新型气压平衡盾构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44514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气压平衡盾构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气压平衡盾构机。
背景技术
网格盾构机在中粗砂性土中施工,含水量又大,工作面上的中粗砂在地下水作用下,是极不稳定的,一旦出现土仓欠压,会造成过量的砂涌入密封仓,如不及时采取措施阻止,则会因大量的砂土涌入网格盾构机造成地面塌陷沉降,有时还会造成在盾构里的操作工人发生意外事故。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网格盾构机在中粗砂性土中推进时,一旦出现土仓欠压,会造成过量的砂涌入密封仓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新型气压平衡盾构 机。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新型气压平衡盾构机,包括盾构机头、拼装机、输泥泵,其特征在于在盾构机头上分成若干层,每层有若干个独立小盾构组成,每个小盾构的前部是泥水仓,在泥水仓的前端安装刃脚和格栅,泥水仓底部有吸泥管,泥水仓后面为操作室,泥水仓和操作室之间由胸板分离,在胸板上安装有观察窗、照明灯及球水枪。其特征在于在操作室内左右仓中间设置气闸门,气闸门前后设有水密门。其特征在于盾构机头上分成三层,每层有左右两个独立小盾构。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一、分区域控制气压,将原来外径分为多层,使压差分为多级,控制每层剩余水位和冲泥仓余压。二、网格挤压闸门开口率原只有5%左右,而气压平衡盾构网格开口率达80%左右,适应沙性土地、碎石、粘土、淤泥质土,适应范围广,还能排除障碍物。三、由于造价低廉,特别适用于永久留置在大江、大海取排水隧道内。

附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左视图,图3是图I的KK剖面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和施工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使用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图中包括盾构机头I、拼装机2、输泥泵3,其特征在于在盾构机头上分成若干层
4,每层有若干个独立小盾构5组成,每个小盾构的前部是泥水仓6,在泥水仓的前端安装刃脚7和格栅8,泥水仓底部有吸泥管15,泥水仓后面为操作室9,泥水仓和操作室之间由胸板10分离,在胸板上安装有观察窗14、照明灯(图中未画)及球水枪13。其特征在于在操作室内左右仓中间设置气闸门11,气闸门前后设有水密门12。其特征在于盾构机头上分成三层,每层有左右两个独立小盾构。新的设计型式把挤压式盾构,分为区域控制局部气压平衡网格盾构机,也就是把原来一只大盾构分为几只小盾构。每只小盾构结构为前部是泥水仓,其前端安装刃脚和格栅,它们的作用是切土和挤土。泥水仓后面是操作室,由胸板将它们分开。胸板上安装观察窗、照明灯及球水枪的辅助设备。工人在操作室内操纵水枪冲泥和排泥,并根据开挖面土体是否稳定的情况决定是否加局部气压。在操作室内左右仓中间设置气闸门,前后有水密门,特殊情况下可通过气闸门、小水密门进入泥水仓处理大石块等其它障碍物。每只小盾构可采用每层水土压力决定局部气压的大小,来平衡地下水压力,要求忍受分区域控制气压,将原来外径分为多层,使力刃脚的顶部气压不小于H,而刃脚底部的气压又要求不能小于H2。在同一气压空间,同时满足上述两个条件是不可能的,大盾构顶部至底部存在大的余压Pa。现在直径上分成三层(六格),每层余压就为原来压差的1/3,在控 制上就减少了很多,再加上每层减少余压,保留每层剩余水位,减少余压就是减小冲泥仓的气压,在粉细砂层就不会立即产生流沙。在簿覆盖层下施工尽量减少余压,否则容易冒顶,对不用的土质,气压的控制也不同。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气压平衡盾构机,包括盾构机头、拼装机、输泥泵,其特征在于在盾构机头上分成若干层,每层有若干个独立小盾构组成,每个小盾构的前部是泥水仓,在泥水仓的前端安装刃脚和格栅,泥水仓底部有吸泥管,泥水仓后面为操作室,泥水仓和操作室之间由胸板分离,在胸板上安装有观察窗、照明灯及球水枪。
2.按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新型气压平衡盾构机,其特征在于在操作室内左右仓中间设置气闸门,气闸门前后设有水密门。
3.按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新型气压平衡盾构机,其特征在于盾构机头上分成三层,每层有左右两个独立小盾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气压平衡盾构机。包括盾构机头、拼装机、输泥泵,其特征在于在盾构机头上分成若干层,每层有若干个独立小盾构组成,每个小盾构的前部是泥水仓,在泥水仓的前端安装刃脚和格栅,泥水仓底部有吸泥管,泥水仓后面为操作室,泥水仓和操作室之间由胸板分离,在胸板上安装有观察窗、照明灯及球水枪。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一、分区域控制气压,将原来外径分为多层,使压差分为多级,控制每层剩余水位和冲泥仓余压。二、网格挤压闸门开口率原只有5%左右,而气压平衡盾构网格开口率达80%左右,适应沙性土地、碎石、粘土、淤泥质土,适应范围广,还能排除障碍物。三、由于造价低廉,特别适用于永久留置在大江、大海取排水隧道内。
文档编号E21D9/06GK202596733SQ20112052118
公开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30日
发明者吴静雯, 吴齐, 周益军 申请人:上海博欢基础钢构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