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劈裂锚杆桩加固桥台区域软土层路面的方法

文档序号:5347904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采用劈裂锚杆桩加固桥台区域软土层路面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施工方法,尤其是在软土地基区域进行路面施工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东南沿海,特别是江浙一带软土地基较多;软土层一般厚度大,承载力差,经常会由于软土沉降导致道路高度产生较大变化,尤其在桥台边的路面落差更大,进而出现桥台跳车现象,形成交通事故的隐患。而且,目前尚无特别好的治理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加固桥台软土地基的方法,该方法应能有效消除软土地基路面的桥台跳车现象,并且施工方法简单、施工成本不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采用劈裂锚杆桩加固桥台区域软土层路面的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在沿桥路交界处路面10-30m范围内,按I.5-2. 5mXl. 5-2. 5m的间距钻制多个锚杆孔,锚杆孔0>100±10 mm;锚杆孔深度为穿越软土层进入持力层l_3m,或者锚杆孔深度^ 20m ;
2、在锚杆孔中放入长度相适合的劈裂锚杆;该劈裂锚杆包括内外套接的内管和外管,内管的上下头均从外管上下两端的管口中伸出一定的长度;内管和外管上还分别制有若干个穿透管壁的出浆孔;
3、采用孔塞封固外管顶端与内管之间的间隙;
4、在劈裂锚杆的外管中注入水泥浆;注浆压力为2-6kg/cm2,以使位于持力层的劈裂锚杆底端部位形成一个水泥浆扩散体K ;
5、在劈裂锚杆的内管中注浆,注浆压力压力为外管注浆压力的2倍以上,以使浆料从劈裂锚杆外圆周面上的出浆孔中注入软土中形成一个劈裂体P ;
6、路面修复。所述劈裂锚杆放入锚杆孔中后,再在外管的顶端放入一用于注浆的短管,该短管的底端通入外管内腔。所述孔塞为凝固的混凝土块。所述出浆孔在内管和外管的管壁上交错排列。所述锚杆孔的顶端需配置一穿越孔塞的排气管。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多个位于软土层中的劈裂锚杆桩组成了一个水泥浆块体,类似于块石垫层;因此显著增加了该部位地基对路面的支撑力;而水泥浆块体的重量又通过持力层(一般是岩石层)消化,不会给路基造成新的荷载。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所提供的方法显著增强了软土地基的支撑力度,因此桥台区域的路面沉降现象得到了根本性的消除,也就完全解决了常规公路的桥台跳车现象;而且本发明完全可以利用现有设备,没有增加施工技术难度,因而可普遍推广使用。


图I是本发明中的劈裂锚杆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中的劈裂锚杆的使用原理示意图。图3是桥台区域的道路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的A-A向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提供的采用劈裂锚杆桩加固桥台区域软土层路面的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I、在沿桥路交界处10_30m范围内(如图3、图4所示),往地下垂直钻制多个锚杆孔7,锚杆孔之间相互间隔I. 5-2. 5m的距离,锚杆孔孔径巾100±10 mm ;锚杆孔深度通常为穿越软土层进入持力层l_3m;沿海地区锚杆孔深度深度不易到达持力层时,锚杆孔深度> 20m。2、在锚杆孔中放入长度相适合的劈裂锚杆;该劈裂锚杆包括内外套接的内管I和外管2,内管的上下头均从外管上下两端的管口中伸出一定的长度(通常为50-100cm即可),外管的外径通常小于锚杆孔的孔径(推荐小5-lOcm);内管和外管上还分别制有若干个穿透管壁的出浆孔8 ;这些出浆孔通常交错分布(又称梅花状分布),即上排的出浆孔与下排的出浆孔互相错开分布;所述劈裂锚杆放入锚杆孔中后,再在外管的顶端放入一用于注浆的短管3,该短管的底端通入外管的内腔。 3、采用孔塞4封固外管顶端与内管之间的间隙(同时也固定短管);通常孔塞采用混凝土浇注形成。4、在劈裂锚杆的外管中注入水泥浆(包括水泥砂浆,或水泥轻质砂浆,或水泥泡沫砂浆);根据土层情况,注浆压力为2-6kg/cm2,以使位于持力层的劈裂锚杆底端部位形成一个水泥浆扩散体K (如图2中所示)。为保证水泥浆注入持力层,需待混凝土孔塞凝固并养护2-3天后,再进行本步骤的操作。另外,制作孔塞时,预先放置一穿越孔塞的排气管6,以利于注浆时,锚杆孔内的空气能够顺利排出;并且在空气排尽、砂浆从排气管中涌出时,应采用塞子(通常是橡皮塞)堵住排气管,然后继续注浆。5、在劈裂锚杆的内管中注入混凝土砂浆,注浆压力为外管注浆压力的2倍以上,以使砂浆从劈裂锚杆外圆周面上的出浆孔中注入软土中形成一个劈裂体P ;
6、最后采用常规方法修复路面。此外,当砂浆注满外管以及内管时,应用塞子(通常是橡皮塞)堵住外管以及内管,以防砂浆从外管以及内管的顶端溢出;也可在外管以及内管的顶部安装一注浆阀门5(常规部件)进行封堵。
权利要求
1.一种采用劈裂锚杆桩加固桥台区域软土层路面的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在沿桥路交界处路面10-30m范围内按I.5-2. 5mXl. 5-2. 5m的间距钻制多个锚杆孔(7),锚杆孔CDlOOilO mm,锚杆孔深度为穿越软土层进入持力层l_3m,或者锚杆孔深度^ 20m ; 2)在锚杆孔中放入长度相适合的劈裂锚杆;该劈裂锚杆包括内外套接的内管(I)和外管(2),内管的上下头均从外管上下两端的管口中伸出一定的长度;内管和外管上还分别制有若干个穿透管壁的出浆孔(8); 3 )采用孔塞(4 )封固外管顶端与内管之间的间隙; 4)在劈裂锚杆的外管中注水泥浆,注浆压力为2-6kg/cm2,以使位于持力层的劈裂锚杆底端部位形成一个水泥浆扩散体(K); 5)在劈裂锚杆的内管中注浆,注浆压力压力为外管注浆压力的2倍以上,以使浆料从劈裂锚杆外圆周面上的开孔中注入软土中形成一个劈裂体(P); 6)路面修复。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采用劈裂锚杆桩加固桥台区域软土层路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劈裂锚杆放入锚杆孔中后,再在外管的顶端放入一用于注浆的短管(3),该短管的底端通入外管内腔。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种采用劈裂锚杆桩加固桥台区域软土层路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孔塞为凝固的混凝土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采用劈裂锚杆桩加固桥台区域软土层路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浆孔在内管和外管的管壁上交错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采用劈裂锚杆桩加固桥台区域软土层路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孔的顶端需配置一穿越孔塞的排气管(6)。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劈裂锚杆桩加固桥台区域软土层路面的方法。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的方法应能有效消除软土地基路面的桥台跳车现象,并且施工方法简单、施工成本不高。技术方案是一种采用劈裂锚杆桩加固桥台区域软土层路面的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在沿桥路交界处路面10-30m范围内,按1.5-2.5m×1.5-2.5m的间距钻制多个锚杆孔,锚杆孔Ф100±10mm;锚杆孔深度为穿越软土层进入持力层1-3m,或者锚杆孔深度≥20m;2、在锚杆孔中放入长度相适合的劈裂锚杆;3、采用孔塞封固外管顶端与内管之间的间隙;4、在劈裂锚杆的外管中注入水泥浆;5、在劈裂锚杆的内管中注浆;6、路面修复。
文档编号E02D3/08GK102644266SQ20121013236
公开日2012年8月22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日
发明者潘金龙 申请人:杭州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