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沉管隧道管段基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56169阅读:7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大型沉管隧道管段基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设计中的一种基础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沉管隧道管段基础。
背景技术
沉管隧道基础大体上分为两种,一种是先铺法基础,一种是后铺法基础,先铺法基础包括刮铺基础、桩基础,后铺法基础包括喷砂基础、流砂基础、注浆基础、灌囊基础。在以往施工的沉管隧道中,采用有注浆基础,砂流基础和桩基础,这几种沉管隧道基础中,桩基础施工费用最高,流砂基础施工费用居中,注浆基础施工费用最低,但是注浆基础地基处理不好的话,容易产生不均匀沉降,影响后期运营阶段的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大型沉管隧道管段基础。本实用新型结合隧道地质情况,参考以往沉管隧道施工的资料,设计出一种适合高震区、水流速度小、回淤量小的沉管隧道的基础结构,不但降低了工程成本,而且沉降变形稳定,累计沉降量微小,可以保证沉管隧道基础施工质量。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大型沉管隧道管段基础予以实现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断面呈倒梯形的沉管隧道管段基槽,在所述沉管隧道管段基槽的底部自下而上依次设有片石底基层、碎石次基层和膨润土砂浆注浆层,其中,片石底基层的厚度为40cm,碎石次基层的厚度为20cm,膨润土砂衆注衆层的厚度为40cm。本实用新型大型沉管隧道管段基础,所述片石底基层采用80 150mm 二片石,所述碎石次基层采用20 80mm级配碎石,所述沉管隧道管段基槽的底面距离水位线为20. 43m 23. 2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注浆基础工艺,不仅可以减少施工成本,还能满足沉管隧道的结构特点,实现最大利益化。

图I是本实用新型大型沉管隧道管段基础横断面示意图;图2是图I中I部局部放大图。图中I-沉管隧道管段基槽,2-管段,3-沉管隧道遂址水位线,4-80 150mm 二片石,5-20 80mm级配碎石,6-膨润土砂衆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大型沉管隧道管段基础包括断面呈倒梯形的沉管隧道管段基槽1,在所述沉管隧道管段基槽I的底部自下而上依次设有片石底基层4、碎石次基层5和膨润土砂浆注浆层6,其中,所述沉管隧道管段基槽I的底面距离沉管隧道遂址水位线为20. 43m 23. 2m,所述片石底基层4采用80 150mm 二片石,其厚度为40cm,所述碎石次基层5采用20 80mm级配碎石,其厚度为20cm,膨润土砂衆注衆层6的厚度为40cm。实现本实用新型大型沉管隧道管段基础的基本过程是沉管隧道管段基槽I浚挖完成,用碎石整平船抛填作为基底的片石底基层4的片石,具体操作工艺为(I)沉管隧道管段基槽I浚挖施工主要由抓斗船负责前期的原状基槽表面清理工作,再由绞吸船疏浚到设计标高。海河内水位通常水位标高为+1. 0m,沉管隧道管段基槽I底距离水位线为20. 43m 23. 2m,浚挖到设计标高后,经水下声纳扫测达到设计标高后,用气升式抽泥设备对该沉管隧道管段基槽面进行全面清淤处理;(2)完成管段基础片石底基层片石的抛填施工片石底基层4的厚度为40cm,为80 150mm 二片石,抛填设备为碎石供料船舶配备挖掘机及碎石整平船配备碎石输送及刮平设备,抛填范围为管段宽度两侧各加2m,该片石底基层4能有效的排挤基底淤泥,可以增加基底承载力;(3)管段基础碎石次基层碎石的抛填整平施工用碎石整平船抛填碎石次基层5的碎石,并刮平,使碎石嵌入底基层中;碎石次基层的厚度为20cm,碎石为20 80mm级配碎石,级配碎石整平精度要求为±5cm,(4)管段沉放前再次清淤,管段2沉放安装到位后,进行管段基础注浆施工,注浆采用注浆泵及配套泵管通过管段底板预埋的注浆管向管段基础内注浆,从而形成本实用新型管段基础。本实用新型研究实例天津海河隧道沉管工程,从工程监测结果表明,管段累计沉降量5mm,达到设计与相关规范要求。尽管上面结合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很多变形,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大型沉管隧道管段基础,包括断面呈倒梯形的沉管隧道管段基槽(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沉管隧道管段基槽(I)的底部自下而上依次设有片石底基层(4)、碎石次基层(5)和膨润土砂浆注浆层(6),其中,片石底基层⑷的厚度为40cm,碎石次基层(5)的厚度为20cm,膨润土砂衆注衆层(6)的厚度为40cm。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大型沉管隧道管段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片石底基层(4)采用80 15Ctam 二片石。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大型沉管隧道管段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碎石次基层(5)采用20 80mm级配碎石。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大型沉管隧道管段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沉管隧道管段基槽 (I)的底面距离沉管隧道遂址水位线为20. 43m 23. 2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型沉管隧道管段基础,包括断面呈倒梯形的沉管隧道管段基槽,在所述沉管隧道管段基槽的底部自下而上依次设有片石底基层、碎石次基层和膨润土砂浆注浆层,其中,片石底基层的厚度为40cm,碎石次基层的厚度为20cm,膨润土砂浆注浆层的厚度为40cm。所述片石底基层采用80~150mm二片石,所述碎石次基层采用20~80mm级配碎石,所述沉管隧道管段基槽的底面距离水位线为20.43m~23.2m。本实用新型大型沉管隧道管段基础采用注浆基础工艺,不仅可以减少施工成本,还能满足沉管隧道的结构特点,沉降变形稳定,累计沉降量微小,可以保证沉管隧道基础施工质量实现最大利益化。
文档编号E02D27/52GK202577341SQ20122014268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7日
发明者王朝辉, 代敬辉, 张志安, 李建芳, 郭建文, 肖刚刚, 梁素琴, 罗华平, 张景华, 叶忠厚, 李盼, 安然 申请人: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 中铁十八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