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浆止水围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57805阅读:9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注浆止水围堰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注浆止水围堰。
背景技术
现有的桥梁施工技术中,对于深水基坑的处理一般采取沉井、钢围堰、钢筋混凝土围堰或钢板桩围堰等施工方法,但是当遇上岩石河床尤其是倾斜岩层或其他不规则岩面时,就会发生围堰无法顺利下放或无法插打到位的现象,从而很难达到止水效果,会给后续工带来诸多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在遇到岩石河床尤其是倾斜岩层 或其他不规则岩面时,仍能达到止水效果的注浆止水围堰。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注浆止水围堰,包括有钢锚管,所述钢锚管插入河床线以下形成锚固部分,所述钢锚管外围套设钢筋笼,所述钢锚管与钢筋笼的空隙填放片石或粘土袋,所述钢锚管顶端设置有型钢桁架,所述型钢桁架将钢锚管连接成一个整体。进一步地,在所述钢锚管的锚固部分上部开设有注浆孔。进一步地,所述钢筋笼包括有主筋和箍筋,在所述钢筋笼的纵向方向上均匀设有加强筋,所述钢筋笼的顶部低于钢锚管的顶部,相邻的所述钢筋笼紧密贴合在一起。进一步地,所述钢筋笼内套设至少一根钢锚管。进一步地,所述型钢桁架采用双层结构,在所述型钢桁架的转角处设置有钢管将钢锚管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在倾斜岩层或其他不规则岩面上施工注浆止水围堰,并能达到很好的止水效果,而且本实用新型的施工过程不受其它外界条件的干扰,简便易行,且各工序间可以交叉作业,能对较为紧张工期的起到缓解作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受力明确,能够形成稳定、密实的止水围堰,为后续基坑开挖或其他基础施工提供了便利条件。

图I是本实用新型注浆止水围堰一实施例的总体布置图;图2是图I所示实施例的立面结构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注浆止水围堰施工平台示意图。图中,I.钢锚管,2.钢筋笼,3.粘土袋,4.型钢桁架,5.填沙,6.压重,7.锚固结构,8.河床线,9.施工平台,10.钻机,11.河岸线,12.钢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如图I和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注浆止水围堰一实施例,包括有钢锚管1,所述钢锚管I插入河床线8以下形成锚固部分,所述钢锚管I的外围套设钢筋笼2,所述钢锚管I与钢筋笼2的空隙填放片石或粘土袋3,所述钢锚管I顶端设置有型钢桁架4,所述型钢桁架4将钢锚管I连接成一个整体。在所述钢锚管I的锚固部分上部开设有注浆孔,通过注浆与基岩锚固,所述钢锚管I的布置原则与水深相关,在水深处布置密集,在水浅处则布置稀疏。如图I所示,所述钢筋笼2套设于钢锚管I外围,根据钢锚管布置的情况,钢筋笼2内套设至少一根钢锚管,本实施例中钢筋笼2内套设有一根、二根或三根钢锚管1, 所述钢筋笼2包括有主筋、箍筋,在所述钢筋笼2的纵向方向上均匀设有加强筋,在本实施例中每隔两米设一道加强箍,所述钢筋笼2的顶部低于钢锚管I的顶部,钢筋笼2比钢锚管I顶部低一米,相邻的所述钢筋笼2紧密贴合在一起,以防止回填砂往外流失。所述型钢桁架4采用的是双层结构,在所述型钢桁架4的转角处设置有钢管12将钢锚管I连接。本实施例中,型钢桁架4布置在钢锚管I顶部,两层型钢桁架4的层距为450毫米。一种注浆止水围堰的其施工方法,如图3所示,在桥梁止水围堰施工时,先搭设施工平台9,施工平台9由两道纵梁和一道横梁组成,纵梁和横梁均由梁桁架组合而成,并通过支撑架连接成整体。纵梁伸入水面之上的一端为悬臂状态,因此另一侧必须通过压重6或锚固结构7的方法与地面固定,从而保证纵梁自身处于稳定状态。在施工平台9上架设钻机10,对所需区域进行钻孔,钻孔要达到河床线8以下数米,钻孔的具体深度由水深、水流等条件决定。在孔内埋设钢锚管1,钢锚管I内注浆并与基岩锚固;然后拆除钻机10和施工平台9,在钢锚管I外套设钢筋笼2,钢锚管I与钢筋笼2的空隙处填片石或粘土袋3等构成封闭墙;在钢锚管I顶部通过型钢连接形成型钢桁架,并在转角处用钢管12将钢锚管I连接,以增加整体的稳定性。在所述封闭墙与河岸线11共同形成的区域内通过填沙5填满,然后进行注浆止水,注浆孔采用的是钻机10钻成的孔,孔位的间距不大于两米,注浆管伸入注浆孔内,注浆压力控制在O. 2兆帕以内,按照跳孔方式进行间隔注浆,以防止串浆,提高了注浆孔内浆液的强度,待有冒浆现象时,注浆应停止。等注浆孔内的浆液强度达到标准后,即形成稳定、密实、止水的止水围堰。该实用新型可以将水上施工改变成了陆上施工,方便了后续工作的进行,也提高了整体施工的安全性。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岸边的围堰施工,水上进行深基坑开挖时,也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止水围堰,同样可达到止水效果。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注浆止水围堰,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钢锚管,所述钢锚管插入河床线以下形成锚固部分,所述钢锚管外围套设钢筋笼,所述钢锚管与钢筋笼的空隙填放片石或粘土袋,所述钢锚管顶端设置有型钢桁架,所述型钢桁架将钢锚管连接成一个整体。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注浆止水围堰,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钢锚管的锚固部分上部开设有注浆孔。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注浆止水围堰,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笼包括有主筋和箍筋,在所述钢筋笼的纵向方向上均匀设有加强筋,所述钢筋笼的顶部低于钢锚管的顶部,相邻的所述钢筋笼紧密贴合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浆止水围堰,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笼内套设至少一根钢锚管。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注浆止水围堰,其特征在于,所述型钢桁架采用双层结构,在所述型钢桁架的转角处设置有钢管将钢锚管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注浆止水围堰,包括有钢锚管,所述钢锚管插入河床线以下形成锚固部分,所述钢锚管外围套设钢筋笼,所述钢锚管与钢筋笼的空隙填放片石或粘土袋,所述钢锚管顶端设置有型钢桁架,所述型钢桁架将钢锚管连接成一个整体。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受力明确,能够形成稳定、密实的止水围堰,为后续基坑开挖或其他基础施工提供了便利条件。
文档编号E02D19/04GK202672165SQ201220219668
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6日
发明者龚宇飞, 耿增现, 余允锋, 曹春宁, 甘六一, 翁金福, 邱训兵, 唐绍华, 王欣, 陶亚成, 陈霜兵, 李奔琦 申请人:中铁大桥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