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景观挡土块及挡土块干垒砌筑挡土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58881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景观挡土块及挡土块干垒砌筑挡土墙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景观挡土块及挡土块干垒砌筑挡土墙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程领域所使用的景观挡土块及挡土块干垒砌筑挡土墙。
背景技术
[0002]挡土墙是常用的挡土构造物,目前的挡土墙一般用砖、混凝土和石块等材料构建, 这些材料建成的挡土墙属于刚性结构,对变形的适应能力比较差,对不均匀的小规模地基 沉降和地震动载的适应较差。传统的浆砌块石挡墙占地面积比较大,施工比较繁琐,耗费材 料多,会浪费大量的资源。[0003]上世纪60年代欧美等国提出一种由墙面板、加筋和填料等组成的复合体支挡结 构——加筋土挡墙,该挡墙面板依靠加筋材料的拉力来维持稳定,而加筋材料的拉力通过 填料与加筋材料之间的摩擦力来实现,加筋土挡墙的主要优点就是施工快、造价低、节约更 多土地、生态环保等。上世纪80年代国外提出将加筋土挡墙面板砌块化,所需砌块需满足 构造合理、施工方便、美化景观等特点,同时砌块需工厂化的生产,生产需满足一定的规模 以降低经济成本,该面板砌块须具备耐磨抗腐蚀性能、美观性能、生态性能和抗冲击性能, 这种挡土墙砌块在水利、交通、市政、房产等各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0004]最初挡墙砌块在生产预制时须埋设预埋件,增加生产难度;砌块的重量比较大,在 施工时须用机械进行吊装施工,施工比较繁琐而且增加成本造价,所使用的加筋材料一般 为钢塑带,加筋材料通过块体中的预埋件来连接块体,因此该块型不便于生产和施工,同时 随着土工合成技术材料的发展,加筋土技术不断发展,采用土工格栅作为加筋材料的加筋 土挡墙得到广泛应用,而且此种加筋土挡墙的面板材料采用混凝土砌块型式能取得良好的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0005]目前的块体在干垒成挡墙后大多只能成单一的角度要么是直立的要么是有一定 斜度的,不能根据工程实际用地情况来调整角度,在这种情况下往往满足不了现场的实际 情况,而且挡墙砌块的最前面往往是平面或毛糙的劈裂面,给人一种呆板单调的感觉,视觉 效果差,达不到景观要求。块体跟加筋材料的连接依靠块体凸出的后缘来强行压制加筋材 料,这样后缘处的加筋作用力改变了方向,容易靠后缘的剪切作用将加筋材料剪断,而不是 抗拉破坏,块体跟格栅之间完全脱离,失去了拉筋的作用,同时块体上下表面不是平面的 话,给生产和码垛带来极大的不便,而且在运输工程中块体凸出的地方很容易损坏。发明内容[0006]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重量轻、便于人工搬运的块体,该 块体干垒成挡墙后可以是直立的也可以是有一定斜度的,可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用不同 的角度,同时挡墙从外观上看整体的竖向感较强,克服单调呆板的效果,加筋材料跟块体的 连接强度以及加筋受力性能的发挥效果均得到显著的改善。[0007]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0008]一种景观挡土块,包括块体,所述块体包括接触地面的底面,与底面相对的顶面、两个侧面、前面以及后面,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块体的中心设置有大孔,所述大孔贯通顶 面和底面,两个侧面的对称线为中心线,所述大孔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一号安装孔和二 号安装孔,所述一号安装孔和二号安装孔均以中心线对称设置。[0009]上述通槽从顶面指向底面。[0010]还包括三号安装孔,所述三号安装孔以中心线为对称轴设置在大孔的两侧,所述 三号安装孔为肾形孔。[0011]上述侧面的截面为曲折面。[0012]上述大孔的形状为长方形、梯形、圆形、正方形或椭圆形。[0013]上述通槽的截面为梯形。[0014]包括多个垒砌筑的景观挡土块和多个锚固棒,所述挡土块,包括块体,所述块体包 括接触地面的底面,与底面相对的顶面、两个侧面、前面以及后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块体的 中心设置有大孔,所述大孔贯通顶面和底面,两个侧面的对称线为中心线,所述大孔的两侧 分别设置有所述大孔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一号安装孔和二号安装孔,所述一号安装孔和 二号安装孔均以中心线对称设置,相邻干垒的块体通过安装孔中插锚固棒固定。[0015]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优点[0016]1、本实用新型挡土块前面设置有通长竖向凹槽,给人整体的竖向感,同时块体前 面板的两侧采用向内的曲折面以区别前面板的通长竖向凹槽,达到一种层次感的效果。[0017]2、本实用新型在块体中间开设大孔,在节省材料的同时可以在块体中加入级配碎 石等不同材料以增加块体之间的抗剪强度,块体上开设两个安装孔和肾形孔三号安装孔, 目的是在上述孔中插入锚固棒以固定上下块体增加上下块体的抗剪强度。[0018]3、本实用新型通过一号安装孔、二号安装孔、三号安装孔位置相错设置,通过锚固 棒固定,若各个安装孔正对设置责成直立面墙体,若各个安装孔相错干垒,形成倾斜面墙 体,可以根据需要垒砌成不同的墙面。


[0019]图1为本实用新型挡土块的平面图;[0020]图2为本实用新型挡土块的前视图;[0021]图3为本实用新型挡土块的侧视图;[0022]图4a为单个挡土块,图4b为本实用新型采用挡土块垒置的直立墙体示意图;[0023]图5a为单个挡土块,图5b为本实用新型采用挡土块垒置的倾斜墙体示意图;[0024]其中附图标记为1-块体,2-大孔,3- 一号安装孔,4-三号安装孔,5-通槽,6_ 二 号锚固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挡土块前面板有通长竖向凹槽,给人整体的竖向感,同时 块体前面板的两侧采用向内的曲折面以区别前面板的通长竖向凹槽,达到一种层次感的效 果。如图2所示,块体中间开设长方形的大孔,在节省材料的同时可以在块体中加入级配碎 石等不同材料以增加块体之间的抗剪强度,块体上开设一号安装孔3、二号安装孔6和三号 安装孔4,目的是在上述孔中插入锚固棒以固定上下块体增加上下块体的抗剪强度,当墙体是直立面时,上层块的一号安装孔对准下层块的一号安装孔插锚固棒;当墙体是倾斜面时, 上层块的二号安装孔对准下层块的一号锚固孔插锚固棒,曲线施工时可通过上层块的三号 安装孔对准下层块的一号安装孔插锚固棒。如图3所示,块体的上下表面均是平的,可以保 证加筋材料在此处不易被剪断,充分保证加筋材料受力性能的发挥。[0026]一种利用上述挡土块垒置挡土墙的方法,具体为上下层挡土块在干垒时,上层挡 土块的一号安装孔与下层挡土块的一号安装孔插锚固棒时,如图4b所示,采用该种方式砌 筑的挡墙与垂直方向成O度的角度即是直立挡墙,该直立墙体加筋后的结构。该挡墙适合 于用地较紧张、开挖面不足或加筋长度受限制的条件,使用该挡墙可节省更多的土地资源。[0027]采用另一种方法垒置挡土墙,具体为上下层挡土块错位垒置,即上层挡土块的二 号安装孔与下层挡土块的一号安装孔插锚固棒时,如图5b所示,采用该种方式砌筑的挡墙 与垂直方向成一定的角度即为倾斜挡墙,该角度的大小由一号安装孔与二号安装孔的水平 距离决定,可通过改变水平距离来改变该倾斜角度的大小,该墙体采用错位垒置,使得墙体 的中心靠后使得受力更合理,在结构上更加安全。
权利要求1.一种景观挡土块,包括块体,所述块体包括接触地面的底面,与底面相对的顶面、两个侧面、前面以及后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块体的中心设置有大孔,所述大孔贯通顶面和底面,两个侧面的对称线为中心线,所述大孔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一号安装孔和二号安装孔,所述一号安装孔和二号安装孔均以中心线对称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景观挡土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面设置有多条通槽,所述通槽从顶面指向底面。
3.根据权利要求书I或2所述的景观挡土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三号安装孔,所述三号安装孔以中心线为对称轴设置在大孔的两侧,所述三号安装孔为肾形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景观挡土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的截面为曲折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景观挡土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孔的形状为长方形、梯形、圆形、正方形或椭圆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景观挡土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的截面为梯形。
7.挡土块干垒砌筑的挡土墙,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垒砌筑的景观挡土块和多个锚固棒,所述挡土块,包括块体,所述块体包括接触地面的底面,与底面相对的顶面、两个侧面、前面以及后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块体的中心设置有大孔,所述大孔贯通顶面和底面,两个侧面的对称线为中心线,所述大孔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大孔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一号安装孔和二号安装孔,所述一号安装孔和二号安装孔均以中心线对称设置,相邻干垒的块体通过安装孔中插锚固棒固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程领域所使用的景观挡土块及挡土块干垒砌筑挡土墙,包括块体,块体包括接触地面的底面,与底面相对的顶面、两个侧面、前面以及后面,块体的中心设置有大孔,大孔贯通顶面和底面,两个侧面的对称线为中心线。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目前的块体在干垒成挡墙后大多只能成单一的角度,要么是直立的要么是有一定斜度的,不能根据工程实际用地情况来调整角度,提供一种重量轻、便于人工搬运的块体,该块体干垒成挡墙后可以是直立的也可以是有一定斜度的,可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角度,同时挡墙从外观上看整体的竖向感较强,克服单调呆板的效果,加筋材料跟块体的连接强度以及加筋受力性能的发挥效果均得到显著的改善。
文档编号E02D29/02GK202850047SQ20122026723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7日
发明者邹瑾 申请人:邹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