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轴水泥土搅拌墙内插型钢的围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文档序号:5394293阅读:38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轴水泥土搅拌墙内插型钢的围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劲性搅拌桩的围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所述的竖向围护结构包括搅拌桩和内插型钢,所述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两道工序:第一道工序为新型FCW工法多轴水泥土搅拌桩的施工方法;第二道工序为型钢的插入,在水泥土搅拌桩初凝前通过机履带吊机吊起型钢,由型钢自重插入桩体内,形成一种复合受力桩。较于传统搅拌桩工艺相比,采用的设备不同和成桩机理不同,FCW工法成桩的桩体强度及桩身均匀性明显优于传统的工艺,桩体的垂直性、桩与桩的平行性和搭接程度都十分良好,保证了良好的防水性能,同时有利于型钢的插入和回收。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程中对软弱岩土加固和支护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劲性水 泥土搅拌桩施工方法,能有效缩短工期、大大的降低工程造价。 一种多轴水泥土搅拌墙内插型钢的围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劲性搅拌桩在我国出现较晚,而在日本、东南亚各国,早已出现并广泛应用,而 "SMW"工法地下连续墙在国外已有较多的应用。"SMW"工法是日本1976年发明的一种地 下连续墙新工法,是在水泥土搅拌桩和地下连续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水泥土搅拌桩 初凝之前插入劲性的Η型钢作为受力体,形成具有一定强度和刚度的连续无接缝的劲性水 泥土结构。近年来,我国基坑工程三轴搅拌桩为了获得良好的水泥土浆液流动性及桩体均 匀性,该工法是以桩体的强度和单方造价为代价,且三轴搅拌桩在施工过程中产生大量的 置换土,置换出的土体为碱性,无法回归农田,造成大量污染。本发明所涉及的搅拌桩为新 型的五(六)轴水泥土搅拌墙(以下简称FCW工法),该工法使用新型的智能化五(六)轴桩机 施工,一次最多可成桩五(六)根,无置换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上述几种搅拌桩工艺的不 足,具有高效、无置换、智能化、绿色环保的特点。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施工周期短、机 械化程度高、对周围环境影响小、无置换土产生的劲性搅拌桩施工工法。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 -种多轴水泥土搅拌墙内插型钢的围护结构,该坚向围护结构包括新型搅拌桩和 内插型钢。
[0006] 所述的新型搅拌桩一次成型多根。
[0007] 所述的新型搅拌桩在施工过程中没有置换土产生。
[0008] 所述的新型搅拌桩通过多轴分布式转杆的搅拌桩机械(五轴或六轴)进行施工。
[0009] 所述的内插型钢尺寸可以不一样,形状也可以不一样。
[0010] 所述的内插型钢分布可以是密插的形式。
[0011] 所述的内插型钢分布可以是间隔插入的形式。
[0012] 所述的内插型钢在搅拌桩初凝前插入。
[0013] 一种多轴水泥土搅拌墙内插型钢的坚向围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包含两道工序:第一 道工序为新型FCW工法多轴水泥土搅拌桩的施工方法;第二道工序为型钢的插入,在水泥 土搅拌桩初凝前通过机履带吊机吊起型钢,由型钢自重插入桩体内,必要时可借助外力将 型钢压入设计标高。
[001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0015] 1、本发明施工效率高,搅拌桩一次性成桩根数多,冷缝出线的几率小,且无置换土 产生、绿色环保,桩体均匀性优于普通搅拌桩,这样利于型钢的插入与回收;
[0016] 2、较之传统的灌注桩排桩、SMW工法等传统的挡土结构,造价方面可减少30%左 右。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 图1多轴水泥土搅拌墙型钢密插(以五、六轴为例)
[0018] 图2多轴水泥土搅拌墙型钢隔一插一(以五、六轴为例)
[0019] 图3多轴水泥土搅拌墙型钢隔一插二(以五、六轴为例)
[0020] 图4多轴水泥土搅拌墙插型钢施工工艺流程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发明技术方案 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 下述的实施例。
[0022] 实施例
[0023] 如图1所示,一种采用上述施工方法施工的五轴水泥土搅拌墙内插型钢的围护结 构,包括五轴搅拌桩和型钢,所述的搅拌桩五轴为一幅。具体实施步骤为:
[0024] (1)放样,根据施工图放出实样;
[0025] (2)开沟槽,根据图纸要求开沟槽;
[0026] (3)装置就位,将五轴水泥土搅拌桩装置移动到待施工位置;
[0027] (4)起动后台水泥浆搅拌系统,然后把水泥浆送至存浆桶;
[0028] (5)开启集成计算机,让计算机来控制预先设置的数据:每米下降速度、每米喷浆 量、桩端设计标高、总喷浆量和总搅拌时间;
[0029] (6)开启动力头驱动多功能钻头边搅拌边喷水泥浆,正转下沉到设计桩底标高,反 转边喷浆边提钻至带翼钻杆长度,再正转边喷浆边向下钻至设计标高;
[0030] (7)再反转电机,边提钻边喷水泥浆边搅拌;一次成桩;
[0031] (8)根据需要形成重力坝;
[0032] (9) 一组结束,移至第二组继续施工;
[0033] ( 10)在上一组搅拌桩初凝前将型钢插入桩体内。
【权利要求】
1. 一种多轴水泥土搅拌墙内插型钢的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坚向围护结构包括新 型搅拌桩和内插型钢。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轴水泥土搅拌墙内插型钢的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新型搅拌桩一次成型多根。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轴水泥土搅拌墙内插型钢的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新型搅拌桩在施工过程中没有置换土产生。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轴水泥土搅拌墙内插型钢的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新型搅拌桩通过多轴分布式转杆的搅拌桩机械(五轴或六轴)进行施工。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轴水泥土搅拌墙内插型钢的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内插型钢尺寸可以不一样,形状也可以不一样。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轴水泥土搅拌墙内插型钢的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内插型钢分布可以是密插的形式。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轴水泥土搅拌墙内插型钢的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内插型钢分布可以是间隔插入的形式。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轴水泥土搅拌墙内插型钢的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内插型钢在搅拌桩初凝前插入。
9. 一种多轴水泥土搅拌墙内插型钢的坚向围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方法包含两道工序:第一道工序为新型FCW工法多轴水泥土搅拌桩的施工方法;第二道工 序为型钢的插入,在水泥土搅拌桩初凝前通过机履带吊机吊起型钢,由型钢自重插入桩体 内,必要时可借助外力将型钢压入设计标高。
【文档编号】E02D5/46GK104110026SQ201310133983
【公开日】2014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17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17日
【发明者】谢晓东, 谢益飞, 周玉石, 赵伟明, 黄立伟, 鲍国强, 汤武, 张群, 施问知, 邢克伦 申请人:上海城地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城地岩土设计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