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拼图式抗脱落防滑护坡砌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80734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拼图式抗脱落防滑护坡砌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砌块,尤其是涉及一种拼图式抗脱落防滑护坡砌块。
背景技术
传统的护坡的做法有:(I)水泥砂浆人工抹实:需要人工平整基槽边坡、使用钢筋锚杆布置钢丝网片、MlO水泥砂浆70mm厚人工抹实,其特点是适用小面积、场地平整、坡度小,地质稳定的边坡;(2)混凝土喷浆护坡:首先搭设脚手架,其次坡面整修,然后喷射混凝土作业,最后锚杆钻孔及注浆;(3)混凝土灌浆,适用于地质较差,易滑坡山体边坡。采用传统护坡的做法存在以下缺陷:(I)易龟裂:冷热变化时混凝土内外存在温差以至于缩涨程度不同,产生龟裂;(2)易风化、易腐蚀;(3)耐久性差,对渠道小规模变形的适应能力差,容易发生局部破坏和结构不稳;(4) 一旦发生局部破坏,就容易发生大面积的破坏,很难修复;(5)修补比较贵而且施工不方便;(6)施工存在安全隐患。目前护坡常使用护坡砌砖,常用的护坡砖是呈等边六角形的砖体,在铺设的时候,每个砖体的六条边分别与六块砖体相接,相互之间用水泥填充固定,这种砖体固定完全依靠水泥进行粘结,结构不够牢靠。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适用范围广、检修方便、铺设施工简便安全的拼图式抗脱落防滑护坡砌块。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拼图式抗脱落防滑护坡砌块,所述的砌块由护框及设在护框内的混凝土床体构成,所述的护框为正方形,护框相对的两边上设有凸条,护框的另外两边上开设有与凸条形状相吻合的凹槽。所述的凸条与凹槽均设在护框的边的中间位置。所述的凸条为半圆形、U形、长方形、正方形或三角形。所述的混凝土床体表面上设有高于护框上表面的I 30个外凸点。所述的外凸点为半球结构。 所述的护框的内壁与混凝土床体之间粘结为一整体。所述的护框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合制成:水泥260-300份、粗骨料1350-1650份、细骨料20-25份、外加剂0.5-0.9份和水60-80份。其中,水泥采用525#普通硅酸盐水泥;粗骨料选自碎石、陶粒或火山玄武岩中的一种或几种,粒径为10-15mm;细骨料选自细砂或粉煤灰中的一种或两种,粒径小于1.8mm ;外加剂选自木质素磺酸钙减水剂、UNF-2型减水剂、UNF-5型减水剂或高效减水剂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混凝土床体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合制成:水泥230-260份、粗骨料1400-1700份、细骨料20-25份、化学纤维0.9-1.2份、外加剂0.46-0.80份、聚合物6-10份和水60-75份。其中,水泥采用525#普通硅酸盐水泥;粗骨料选自碎石、陶粒或火山玄武岩中的一种或几种,粒径为20-40mm ;细骨料选自细砂或粉煤灰中的一种或两种,粒径小于1.8mm ;化学纤维选自聚丙烯纤维;外加剂选自木质素磺酸钙减水剂、UNF-2型减水剂、UNF-5型减水剂或高效减水剂中的一种或几种;聚合物选自ZV型混凝土修补胶、TG建筑用胶或107建筑用胶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凝土床体养护成型后抗压强度15-18Mpa,孔隙率25-30%,护框养护成型后抗压强度大于20Mpa。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砌块进行护坡铺设时,首先清理场地,除去草木和其他障碍物,压实并整平面层,在孔洞、淤泥和凹陷处填土压实,铺设符合地基土要求的反滤土工布或碎石垫层。然后以一个本实用新型的砌块为中心,四周围绕四个砌块,相邻砌块之间通过砌块上的凸条与凹槽连接在一起,然后在依次在相邻四个砌块的外围继续铺设砌块,相邻的砌块之间均通过凸条与凹槽连接,这样依次铺设砌块形成牢固的一个坡面整体,在铺设完砌块后填满相邻砌块之间的空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为柔性结构,表面上的外凸点具有抗滑能力,可以更广泛应用于山坡、山丘、河堤等各种地形,使用范围更广;2、检修更方便,在例行的安全检查或者某些意外发生后,更利于工人检修或者抢修;3、拼图式排列铺设,全方位的连锁效果,更不易滑落、脱离坡面;4、铺设美观,施工简便安全;5、安全系数更高,混凝土床体上表面设有高于护框上平面的外凸点,具有更强的防滑能力,在施工时或者后续修复养护中,工人在作业过程中的安全系数更高,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砌块进行铺设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为混凝土床体,2为护框,3为凸条,4为凹槽,5为外凸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种拼图式抗脱落防滑护坡砌块,如图1所示,砌块由护框2及设在护框2内的混凝土床体I构成,护框2为正方形,护框2相对的两边上设有凸条3,护框2的另外两边上开设有与凸条3形状相吻合的凹槽4。凸条3与凹槽4均设在护框2的边的中间位置。本实施例中,凸条3为半圆形。混凝土床体I表面上设有高于护框2上表面的7个外凸点5。外凸点5为半球结构。护框2的内壁与混凝土床体I之间粘结为一整体。护框2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合制成:水泥260份、粗骨料1350份、细骨料20份、外加剂0.5份和水6份。其中,水泥采用525#普通硅酸盐水泥;粗骨料为碎石,粒径为10-15mm ;细骨料为细砂,粒径小于1.8mm ;外加剂为木质素磺酸|丐减水剂。混凝土床体I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合制成:水泥230份、粗骨料1400份、细骨料20份、化学纤维0.9份、外加剂0.46份、聚合物6份和水60份。其中,水泥采用525#普通硅酸盐水泥;粗骨料为陶粒,粒径为20-40_ ;细骨料为粉煤灰,粒径小于1.8mm ;化学纤维为聚丙烯纤维;外加剂为木质素磺酸钙减水剂;聚合物为ZV型混凝土修补胶。混凝土床体I养护成型后抗压强度15Mpa,孔隙率25%,护框2养护成型后抗压强度大于20Mpa。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砌块进行护坡铺设时,首先清理场地,除去草木和其他障碍物,压实并整平面层,在孔洞、淤泥和凹陷处填土压实,铺设符合地基土要求的反滤土工布或碎石垫层。然后以一个本实用新型的砌块为中心,四周围绕四个砌块,相邻砌块之间通过砌块上的凸条3与凹槽4连接在一起,然后在依次在相邻四个砌块的外围继续铺设砌块,相邻的砌块之间均通过凸条3与凹槽4连接,这样依次铺设砌块形成牢固的一个坡面整体,如图2所示,在铺设完砌块后填满相邻砌块之间的空隙。实施例2一种拼图式抗脱落防滑护坡砌块,如图1所示,砌块由护框2及设在护框2内的混凝土床体I构成,护框2为正方形,护框2相对的两边上设有凸条3,护框2的另外两边上开设有与凸条3形状相吻合的凹槽4。凸条3与凹槽4均设在护框2的边的中间位置。凸条3可以为半圆形,U形,长方形,正方形或三角形,本实施例中,凸条3为半圆形。混凝土床体I表面上设有高于护框2上表面的I 30个外凸点5,本实施例中,外凸点5的个数为7个。外凸点5为半球结构。护框2的内壁与混凝土床体I之间粘结为一整体。护框2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合制成:水泥280份、粗骨料1500份、细骨料23份、外加剂0.8份和水70份。其中,水泥采用525#普通硅酸盐水泥;粗骨料为陶粒,粒径为15mm ;细骨料为细砂,粒径小于1.8mm ;外加剂为UNF-2型减水剂。混凝土床体I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合制成:水泥240份、粗骨料1500份、细骨料22份、化学纤维1.0份、外加剂
0.60份、聚合物8份和水70份。其中,水泥采用525#普通硅酸盐水泥;粗骨料为陶粒,粒径为20-40_ ;细骨料为粉煤灰,粒径小于1.8mm ;化学纤维为聚丙烯纤维;外加剂为UNF-2型减水剂;聚合物为TG建筑用胶。混凝土床体I养护成型后抗压强度16Mpa,孔隙率28%,护框2养护成型后抗压强度大于20Mpa。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砌块进行护坡铺设时,首先清理场地,除去草木和其他障碍物,压实并整平面层,在孔洞、淤泥和凹陷处填土压实,铺设符合地基土要求的反滤土工布或碎石垫层。然后以一个本实用新型的砌块为中心,四周围绕四个砌块,相邻砌块之间通过砌块上的凸条3与凹槽4连接在一起,然后在依次在相邻四个砌块的外围继续铺设砌块,相邻的砌块之间均通过凸条3与凹槽4连接,这样依次铺设砌块形成牢固的一个坡面整体,如图2所示,在铺设完砌块后填满相邻砌块之间的空隙。实施例3一种拼图式抗脱落防滑护坡砌块,如图1所示,砌块由护框2及设在护框2内的混凝土床体I构成,护框2为正方形,护框2相对的两边上设有凸条3,护框2的另外两边上开设有与凸条3形状相吻合的凹槽4。凸条3与凹槽4均设在护框2的边的中间位置。凸条3可以为半圆形,U形,长方形,正方形或三角形,本实施例中,凸条3为半圆形。混凝土床体I表面上设有高于护框2上表面的I 30个外凸点5,本实施例中,外凸点5的个数为7个。外凸点5为半球结构。护框2的内壁与混凝土床体I之间粘结为一整体。[0036]护框2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合制成:水泥300份、粗骨料1650份、细骨料25份、外加剂0.9份和水80份。其中,水泥采用525#普通硅酸盐水泥;粗骨料为火山玄武岩,粒径为10-15mm ;细骨料为细砂,粒径小于1.8mm ;外加剂为UNF-5型减水剂。混凝土床体I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合制成:水泥260份、粗骨料1700份、细骨料25份、化学纤维1.2份、外加剂0.80份、聚合物10份和水75份。其中,水泥采用525#普通硅酸盐水泥;粗骨料为火山玄武岩,粒径为40mm ;细骨料为细砂,粒径小于1.8mm ;化学纤维为聚丙烯纤维;外加剂为高效减水剂;聚合物为107建筑用胶。混凝土床体I养护成型后抗压强度18Mpa,孔隙率30%,护框2养护成型后抗压强度大于20Mpa。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砌块进行护坡铺设时,首先清理场地,除去草木和其他障碍物,压实并整平面层,在孔洞、淤泥和凹陷处填土压实,铺设符合地基土要求的反滤土工布或碎石垫层。然后以一个本实用新型的砌块为中心,四周围绕四个砌块,相邻砌块之间通过砌块上的凸条3与凹槽4连接在一起,然后在依次在相邻四个砌块的外围继续铺设砌块,相邻的砌块之间均通过凸条3与凹槽4连接,这样依次铺设砌块形成牢固的一个坡面整体,如图2所示,在铺设完砌块后填满相邻砌块之间的空隙。实施例4一种拼图式抗脱落防滑护坡砌块,如图1所示,砌块由护框2及设在护框2内的混凝土床体I构成,护框2为正方形,护框2相对的两边上设有凸条3,护框2的另外两边上开设有与凸条3形状相吻合的凹槽4。凸条3与凹槽4均设在护框2的边的中间位置。凸条3可以为半圆形,U形,长方形,正方形或三角形,本实施例中,凸条3为半圆形。混凝土床体I表面上设有高于护框2上表面的I 30个外凸点5,本实施例中,外凸点5的个数为7个。外凸点5为半球结构。护框2的内壁与混凝土床体I之间粘结为一整体。护框2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合制成:水泥260-300份、粗骨料1350-1650份、细骨料20-25份、外加剂0.5-0.9份和水60-80份。其中,水泥采用525#普通硅酸盐水泥;粗骨料选自碎石、陶粒或火山玄武岩中的一种或几种,粒径为10-15_ ;细骨料选自细砂或粉煤灰中的一种或两种,粒径小于1.8mm ;外加剂选自木质素磺酸钙减水剂、UNF-2型减水剂、UNF-5型减水剂或高效减水剂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凝土床体I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合制成:水泥230-260份、粗骨料1400-1700份、细骨料20-25份、化学纤维0.9-1.2份、外加剂
0.46-0.80份、聚合物6-10份和水60-75份。其中,水泥采用525#普通硅酸盐水泥;粗骨料选自碎石、陶粒或火山玄武岩中的一种或几种,粒径为20-40_ ;细骨料选自细砂或粉煤灰中的一种或两种,粒径小于1.8mm ;化学纤维选自聚丙烯纤维;外加剂选自木质素磺酸钙减水剂、UNF-2型减水剂、UNF-5型减水剂或高效减水剂中的一种或几种;聚合物选自ZV型混凝土修补胶、TG建筑用胶或107建筑用胶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凝土床体I养护成型后抗压强度15-18Mpa,孔隙率25-30 %,护框2养护成型后抗压强度大于20Mpa。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砌块进行护坡铺设时,首先清理场地,除去草木和其他障碍物,压实并整平面层,在孔洞、淤泥和凹陷处填土压实,铺设符合地基土要求的反滤土工布或碎石垫层。然后以一个本实用新型的砌块为中心,四周围绕四个砌块,相邻砌块之间通过砌块上的凸条3与凹槽4连接在一起,然后在依次在相邻四个砌块的外围继续铺设砌块,相邻的砌块之间均通过凸条3与凹槽4连接,这样依次铺设砌块形成牢固的一个坡面整体,如图2所示,在铺设完砌块后填满相邻砌块之间的空隙。
权利要求1.一种拼图式抗脱落防滑护坡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砌块由护框及设在护框内的混凝土床体构成,所述的护框为正方形,护框相对的两边上设有凸条,护框的另外两边上开设有与凸条形状相吻合的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拼图式抗脱落防滑护坡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条与凹槽均设在护框的边的中间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拼图式抗脱落防滑护坡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条为半圆形、U形、长方形、正方形或三角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拼图式抗脱落防滑护坡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凝土床体表面上设有高于护框上表面的I 30个外凸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拼图式抗脱落防滑护坡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凸点为半球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拼图式抗脱落防滑护坡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护框的内壁与混凝土 床体之间粘结为一整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拼图式抗脱落防滑护坡砌块,砌块由护框及设在护框内的混凝土床体构成,护框为正方形,护框相对的两边上设有凸条,护框的另外两边上开设有与凸条形状相吻合的凹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适用范围广、检修方便、铺设施工简便安全等优点。
文档编号E02D17/20GK203160259SQ201320109228
公开日2013年8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11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11日
发明者陈小珍 申请人:福建恒瑞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