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有耳石笼固袋的生态工法

文档序号:9231753阅读:518来源:国知局
基于有耳石笼固袋的生态工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生态工法,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有耳石笼固袋的生态工法,属于生态保护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常见的防护坡是使用石块、水泥等材料砌成的,这种结构的防护坡不仅施工量大,实施困难,而且使用一段时间后相对容易溃堤,同时其也不能对环境进行绿化等,无法长期、有效的实现防护。而普通的防护坡更容易形成溃堤,造成土壤流失,不利于环境保护,更对堤坡附近的人们造成重大损失。尤其在全球气候变迀及我国其它雨水充足的地域,防护坡的好坏直接影响当地的发展。
[0003]中国专利ZL200910260112.X公开了一种柔性强结构的生态工法,包括:反滤基底层、铅丝笼、生态石笼袋、麻椰毯层、砂土层、植生层和箱型笼体,多个箱型笼体相互平行、错位排列形成梯形堤坡,箱型笼体一侧为砂土层,箱型笼体与砂土层之间铺设反滤基底层,箱型笼体由多个铅丝笼组成,铅丝笼内放置生态石笼袋。其工序为:
[0004]1、砂土层上平铺反滤基底层,砂土层靠近河床一侧的反滤基底层上平置一层箱型笼体;
[0005]2、在箱型笼体的铅丝笼内固定生态石笼袋及麻椰毯层;
[0006]3、底层箱型笼体上平置一层箱型笼体,并和底层箱型笼体连接固定,重复步骤2,形成第二层箱型笼体;
[0007]4、重复步骤3,直到顶层箱型笼体;
[0008]5、每一层箱型笼体顶部外露部分铺撒泥土及草种形成植生层。
[0009]经实践我们发现,现有的生态工法在实施过程中较为费时费力,具体体现在:
[0010](I)在步骤2中,在铅丝笼内固定生态石笼袋后,需要人工将笼盖与笼体绑扎固定;
[0011](2)在步骤3中,顶层箱型笼体与底层箱型笼体连接时,也是需要人工进行绑扎固定。
[0012]由于铅丝笼与生态石笼袋的固定、顶层箱型笼体与底层箱型笼体的固定均需要人工进行绑扎固定,所以施工过程中不仅费时费力,而且一旦绑定不结实容易带来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0013]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有耳石笼固袋的生态工法,该工法不仅施工起来容易,而且护坡效果好、安全。
[0014]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15]一种基于有耳石笼固袋的生态工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16]Stepl:砂土层上平铺反滤基底层,砂土层靠近河床一侧的反滤基底层上平置一层有耳石笼固袋,前述有耳石笼固袋由石笼网框架和衬在石笼网框架内部的透水织物组成,前述透水织物的材质为PET,前述石笼网框架主要由笼盖和笼体组成,笼盖和笼体的水平方向上的杆体上均形成有向外凸起的耳部,对齐相邻两个石笼网框架的耳部,将长钉竖直穿过两个笼体的耳部并钉于砂土层内;
[0017]Step2:将透水织物与石笼网框架固定,在石笼网框架内的外露部分置入麻椰毯层,向透水织物内填充现状土,填满并夯实,封口透水织物;
[0018]Step3:拔出长钉,将长钉重新竖直穿过笼盖和笼体的耳部并牢牢钉于砂土层内,石笼网框架的固定与封口一步完成;
[0019]St印4:在石笼网框架上方的外露区域铺设一层麻椰毯层,从而形成完整的第一层平台;
[0020]Step5:在第一层平台上平置一层石笼网框架,对齐相邻两个石笼网框架的耳部,将长钉竖直穿过两个笼体的耳部并钉于砂土层内或第一层平台内,重复St印2至Step4,从而形成完整的第二层平台;
[0021]St印6:重复St印5,直到形成完整的顶层平台;
[0022]St印7:在每一层平台的顶部外露部分铺撒泥土及草种形成植生层。
[0023]前述的基于有耳石笼固袋的生态工法,其特征在于,在Step2中,在相邻的石笼网框架所形成的空隙处放置透水织物,将透水织物与石笼网框架固定,并向透水织物内填充碎石块,封口透水织物。
[0024]前述的基于有耳石笼固袋的生态工法,其特征在于,前述长钉呈“T”字型或者“ η,,字型。
[0025]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
[0026](I)堤坡结构设计合理、科学,是一种生态工法,主体外露部分包裹的麻椰毯层具有良好的植生效果,从而形成生态环保、加强绿化、促进生态平衡,形成的自然景观与人文互动,大幅减少水泥丛林冲击环境;
[0027](2)石笼网框架的笼盖和笼体的水平方向上的杆体上均形成有向外凸起的耳部,将长钉竖直穿过笼盖和笼体的耳部并牢牢钉于砂土层内,石笼网框架的固定与封口一步完成,施工过程中不仅省时省力,而且避免了因绑定不结实而带来的安全隐患;
[0028](3)透水织物的材质为ΡΕΤ,替换了现有市场通用的PP、PE等材质,PET织物不仅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弯曲强度及弹性模量大,耐腐蚀、耐高低温、有自熄性,耐摩擦不裂丝,耐稀碱耐酸性,优异的阻水性,更具备高拉力、长时间抗老化等优点,而且耐热熔点高(240-2600C ),抗冻(零下100°C不蠕变),同时无毒无味,绿色环保可回收再利用,利于节能减排环境保护。
【附图说明】
[0029]图1是石笼网框架的第一种结构的示意图;
[0030]图2是石笼网框架的第二种结构的示意图;
[0031]图3是本发明的生态工法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1-反滤基底层,2-砂土层,3-有耳石笼固袋,4-麻椰毯层,5-植生层,6-长钉,31-石笼网框架,32-透水织物,311-笼盖,312-笼体,313-耳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具体的介绍。
[0034]首先,介绍有耳石笼固袋的结构和用法。
[0035]有耳石笼固袋由石笼网框架和透水织物组成,其中,石笼网框架主要由笼盖和笼体组成。
[0036]参照图1和图2,笼盖和笼体的水平方向上的杆体上均形成有向外凸起的耳部;透水织物衬在石笼网框架的内部,其材质为PET,透水织物用于盛装现状土。
[0037]有耳石笼固袋的使用方法如下:
[0038](I)对齐相邻两个石笼网框架的耳部,将长钉竖直穿过两个笼体的耳部(此时不要穿过笼盖的耳部),并将长钉钉于砂土层内,从而将耳石笼固袋固定,由于稍后需要拔出长钉,所以钉的深度不需要太深;
[0039](2)将透水织物置于石笼网框架内,并与石笼网框架固定;
[0040](3)向透水织物内填充现状土,填满并夯实,封口透水织物;
[0041 ] (4)拔出长钉,将长钉重新竖直穿过笼盖和笼体的耳部并牢牢钉于砂土层内,石笼网框架的固定与封口一步完成。
[0042]长钉的形状优选呈“T”字型或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