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液控制大工作阻力四柱放顶煤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01120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电液控制大工作阻力四柱放顶煤支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液控制大工作阻力四柱放顶煤支架,包括整体结构的顶梁和底座,铰接在顶梁柱窝与底座柱窝之间的前、后立柱,以及铰接于顶粱后端的掩护梁;设置在掩护梁后部的放煤机构;铰接于底座后部与掩护粱后部之间的前、后连秆,装于底座中档的推移机构、抬底机构,设置在顶梁前部支护装置;支架中心距为1.75米;前立柱缸径为400mm,后立柱缸径为360mm,前、后立柱工作阻力21000kN以上。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实现厚煤层、大工作阻力的一次采全高(机采)和放顶煤两用途。掩护梁后部铰接放煤机构可进行放顶煤作业,适应高产高效放顶煤开采。由自动顺序进行的尾梁、插板单功能动作联贯起来可实现成组自动放顶煤。
【专利说明】电液控制大工作阻力四柱放顶煤支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炭综采面用的放顶煤液压支架,尤其是涉及电液控制大工作阻力四柱放顶煤支架。
[0002]【背景技术】
[0003]我国是世界上厚煤层储量最大的国家之一,煤层厚度在3.5m以上的煤层约占我国煤炭储量的43%。目前国内、外对厚煤层的开采,主要是使用大采高液压支架一次采全高,或者是放顶煤液压支架进行放顶煤开采,一次采全高目前可达7米,工作阻力大于15000kN,均采用两柱掩护式液压支架。但对于煤层厚度大于7米的厚煤层,基本都属于沙岩顶板,顶板较厚,压力显现较大,普通工作阻力的四柱放顶煤支架很难满足高产高效开采的需要,并且多数放顶煤支架的放煤控制机构采用手动操作方式。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煤矿用可实现厚煤层大工作阻力的一次采全高(机采)和放顶煤两用途的电液控制四柱放顶煤支架。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0006]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液控制大工作阻力四柱放顶煤支架,包括整体结构的顶梁和底座,铰接在所述顶梁柱窝与底座柱窝之间的前、后立柱,以及铰接于顶粱后端的掩护梁;设置在掩护梁后部的放煤机构;铰接于底座后部与掩护粱后部之间的前、后连秆,装于底座中档的推移机构、抬底机构,设置在顶梁前部支护装置;所述支架中心距为1.75米;前立柱缸径为400臟,后立柱缸径为360臟,前、后立柱工作阻力21000kN以上。
[0007]所述顶梁柱窝、底座柱窝均为整体锻造结构;顶梁上与前、后立柱铰接的柱窝之间距离为1800mm。
[0008]所述顶梁前部支护装置包括:托板、伸缩梁、护帮板,所述伸缩梁为五箱型结构,所述托板设在伸缩梁中间箱腔内;伸缩梁插装于顶梁前端箱体内,伸缩梁后端连接有使其前后移动的伸缩梁千斤顶,伸缩梁前端与所述护帮板相铰接;护帮板与托板之间通过四杆机构、护帮千斤顶相连接。
[0009]所述放煤机构包括铰接在掩护梁后端的尾梁,所述尾梁为五箱型结构,尾梁箱腔内设有插扳千斤顶以及由其推拉伸缩的插板;掩护梁与尾梁之间铰接有驱动尾梁摆动放煤的尾粱千斤顶,其活塞杆端与掩护梁铰接。
[0010]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
[0011]1、实现厚煤层、大工作阻力的一次采全高(机采)和放顶煤两用途。掩护梁后部铰接放煤机构,可进行放顶煤作业,适应高产高效放顶煤开采。
[0012]2、支架配置电液控制系统,工作面推进实现自动化控制,大大提高了工作面生产效率。
[0013]3、由一系列自动顺序进行的尾梁、插板单功能动作联贯起来而合成的放煤动作,通过各支架控制器之间的程序控制,又在一个成组的大范围内逐架自动递进,可实现成组自动放顶煤。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实用新型顶梁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本实用新型尾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液控制大工作阻力四柱放顶煤支架,包括整体结构的顶梁I和底座3,铰接在所述顶梁I柱窝与底座3柱窝之间的前、后立柱10.1、10.2,以及铰接于顶粱I后端的掩护梁2 ;设置在掩护梁2后部的放煤机构4 ;铰接于底座3后部与掩护粱2后部之间的前、后连秆5、6,装于底座中档的推移机构7、抬底机构8,设置在顶梁I前部支护装置9 ;所述支架中心距为1.75米;前立柱10.1缸径为400mm,后立柱10.2缸径为360mm,前、后立柱10.1、10.2工作阻力21000kN以上。顶梁I柱窝、底座3柱窝均为整体锻造结构;顶梁I上与前、后立柱10.1、10.2铰接的柱窝之间距离为1800mm。
[0018]如图2所示,顶梁I前部支护装置包括:托板11、伸缩梁12、护帮板13,伸缩梁12为五箱型结构,所述托板11设在伸缩梁12中间箱腔内;伸缩梁12插装于顶梁I前端箱体内,伸缩梁12后端连接有使其前后移动的伸缩梁千斤顶18,伸缩梁12前端与所述护帮板13相铰接;护帮板13与托板11之间通过四杆机构19及护帮千斤顶20连接。
[0019]如图1、3所示,放煤机构4包括铰接在掩护梁2后端的尾梁14,所述尾梁14为五箱型结构,尾梁14箱腔内设有插扳千斤顶15以及由其推拉伸缩的插板16 ;掩护梁2与尾梁14之间铰接有驱动尾梁14摆动放煤的尾粱千斤顶17,其活塞杆端与掩护梁(2)铰接。
[0020]本实用新型简述如下:
[0021]支架中心距为1.75米,在顶梁I与底座3之间铰接有一次采全高的四根双伸缩前、后立柱10.1、10.2,前立柱10.1缸径采用400mm,后立柱10.2缸径采用360mm,工作阻力可达21000kN以上,顶梁I上的前后柱窝之间间距达到1800mm以上,有效避免了拔后柱现
象的发生。
[0022]该支架顶梁I为整体顶梁,顶梁I双侧均带有活动侧护板,供架间防矸和防倒之用;顶梁1、底座3上的柱窝采用整体锻造结构,强度高。
[0023]顶梁I前部设置支护装置9,由托板11、伸缩梁12、护帮板13组成。伸缩梁12为五箱型结构,中间箱腔设有随伸缩梁12 —起移动的托板11,伸缩梁12插装于顶梁I前端所设置的箱体内,后端连接有使其前后移动的伸缩梁千斤顶18 ;伸缩梁12前端与护帮板13相铰接使得护帮板13可折叠180°,护帮板13的折叠运动由四杆机构19及护帮千斤顶20控制,采煤机割煤后,伸缩梁千斤顶20伸出,推动整个支护装置9前移,实现对顶板的及时支护。
[0024]为实现厚煤层的放煤需求,掩护梁2后部设有放煤机构4。放煤机构4的尾梁14通过尾粱千斤顶17驱动摆动,幅度可达到65°,用于松动顶煤并维持一个落煤空间;尾梁14内的插扳千斤顶15以及由其推拉伸缩的插板16,用于放煤和破碎大块煤,保证具有连续的放煤口。通过选择不同的放煤参数、改变支架控制器的设定程序,可选择不同的自动放煤方式,可选的放煤参数包括:同时打开放煤口的架数、每架打开放煤口的时间和次数、尾梁14的摆动次数、插板16的伸出长度等。
【权利要求】
1.一种电液控制大工作阻力四柱放顶煤支架,包括整体结构的顶梁(I)和底座(3),铰接在所述顶梁(I)柱窝与底座(3)柱窝之间的前、后立柱(10.1、10.2),以及铰接于顶粱(I)后端的掩护梁(2);设置在掩护梁(2)后部的放煤机构(4);铰接于底座(3)后部与掩护粱(2)后部之间的前、后连秆(5、6),装于底座中档的推移机构(7)、抬底机构(8),设置在顶梁(I)前部支护装置(9);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中心距为1.75米;前立柱(10.1)缸径为400mm,后立柱(10.2)缸径为360_,前、后立柱(10.1、10.2)工作阻力21000kN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液控制大工作阻力四柱放顶煤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梁(I)柱窝、底座(3)柱窝均为整体锻造结构;顶梁(I)上与前、后立柱(10.1、10.2)铰接的柱窝之间距离为18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液控制大工作阻力四柱放顶煤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梁(I)前部支护装置包括:托板(11)、伸缩梁(12)、护帮板(13),伸缩梁(12)为五箱型结构,所述托板(11)设在伸缩梁(12)中间箱腔内;伸缩梁(12)插装于顶梁(I)前端箱体内,伸缩梁(12)后端连接有使其前后移动的伸缩梁千斤顶(18),伸缩梁(12)前端与所述护帮板(13)相铰接;护帮板(13)与托板(11)之间通过四杆机构(19)、护帮千斤顶(20)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液控制大工作阻力四柱放顶煤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煤机构(4)包括铰接在掩护梁(2)后端的尾梁(14),所述尾梁(14)为五箱型结构,尾梁(14)箱腔内设有插扳千斤顶(15)以及由其推拉伸缩的插板(16);掩护梁(2)与尾梁(14)之间铰接有驱动尾梁(14)摆动放煤的尾粱千斤顶(17),其活塞杆端与掩护梁(2)铰接。
【文档编号】E21D23/04GK203603946SQ201320785384
【公开日】2014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4日
【发明者】向家雨, 马茂盛, 郎军, 刘富营, 庞军林, 张军, 李吉堂, 段建平, 张立超 申请人:郑州煤矿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内蒙古伊泰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