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防水结构的底节沉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01539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防水结构的底节沉井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防水结构的底节沉井。本实用新型的底节沉井的内侧井壁在浇筑底板的位置处设置有若干凸部,所述凸部均沿着底节沉井的径向平面向底节沉井的内侧平伸;所述凸部上预埋有止水带,所述止水带的一端伸入凸部并与凸部中的内置钢板固定联接,所述止水带的另一端伸出在凸部的外侧。当沉井井壁与底板进行二次浇注时,本实用新型中的牛腿与底板浇注为一体,同时牛腿上的止水带也被浇注在底板中,这种防水结构不但极大地增强了底节沉井与底板的整体性,而且大大提高了底节沉井和底板的防水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带有防水结构的底节沉井与原沉井结构相比,不但结构简单,防水效果好,而且易于浇注成型,经济性好。
【专利说明】一种带有防水结构的底节沉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防水结构的底节沉井。
【背景技术】
[0002]沉井结构在设计与施工过程中,封底是最后一步工序,封底时沉井井壁与底板连接属于二次浇筑,由于施工缝的存在,防水措施就尤为重要。一般的防水措施是在沉井井壁和内隔墙上预留凹槽即基槽,待沉井达到设计标高,清理凹槽后在凹槽处浇筑底板,但是由于二次浇筑很难浇捣密实,特别是湿封的情况下,因此预留凹槽的防水措施效果不是特别
理相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防水结构的底节沉井,本底节沉井与底板连接后具有较好的防水效果,同时本实用新型中的底节沉井结构简单,易于现场浇筑成型。
[0004]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有防水结构的底节沉井,底节沉井的内侧井壁在浇筑底板的位置处设置有若干凸部,所述凸部均沿着底节沉井的径向平面向底节沉井的内侧平伸;所述凸部上预埋有止水带,所述止水带的一端伸入凸部并与凸部中的内置钢板固定联接,所述止水带的另一端伸出在凸部的外侧。
[0005]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得以进一步实现:
[0006]优选的,所述凸部为牛腿,所述牛腿的向底节沉井内侧平伸的一侧端部设置有便于浇筑底板的后浇企口缝。
[0007]进一步的,所述后浇企口缝呈上下两端向底节沉井内侧凸出、中部内陷的凹口状。
[0008]优选的,所述内置钢板为工字钢,所述止水带为钢板止水带;所述工字钢的一个翼板设置在凸部中,另一个翼板设置在底节沉井的井壁中;所述工字钢的设置在凸部中的翼板板面与钢板止水带的位于凸部的一端焊接为一体。
[0009]优选的,所述牛腿的向底节沉井内侧平伸的长度至少为500mm,且牛腿的底部与底节沉井底侧踏面之间的距离为1000?1200mm。
[0010]优选的,所述止水带向上伸出在凸部的外侧,且止水带的伸出在凸部外侧的一端向底节沉井的内侧弯折;或者所述止水带向下伸出在凸部的外侧,且止水带的伸出在凸部外侧的一端向底节沉井的井壁一侧弯折。
[0011]优选的,所述凸部的位于止水带伸出一侧的边缘处预埋有便于拆除的木模。
[0012]进一步的,所述止水带的厚度至少为3_,且止水带的伸出在凸部外侧的长度至少为 1 SOmnin
[0013]进一步的,所述木模的厚度至少为50mm。
[00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5]I)、本实用新型改变了现有技术在沉井井壁和内隔墙上预留凹槽的施工方式,转而在沉井井壁的内侧设置向外伸出的牛腿,并在牛腿上预埋钢板止水带,则当沉井井壁与底板进行二次浇注时,底板与牛腿浇注为一体,同时牛腿上的止水带也被浇注在底板中,这种防水结构不但极大地增强了底节沉井与底板的整体性,而且大大提高了底节沉井和底板的防水效果。
[0016]2)、本实用新型中的钢板止水带与牛腿中的内置钢板固定联接为一体,确保了钢板止水带的稳固性,进一步提高了防水效果。
[0017]3)、本实用新型在钢板止水带自牛腿中穿出的位置处封置有木模,待浇筑底板时再拆除木模,这种封置结构不但有利于钢板止水带在牛腿浇筑成型时的位置稳固性,而且拆除木模后在牛腿表面形成的凹处有利于牛腿与底板的浇筑连接,进一步增强了底板与牛腿的整体性。
[0018]4)、本实用新型中牛腿端部的企口缝呈两端伸出而中部内陷的凹口状,从而不但增大了牛腿与底板的接触面积,而且确保了牛腿和底板的连接紧密性。
[0019]5)、本实用新型的带有防水结构的底节沉井与原沉井结构相比,不但结构简单,防水效果好,而且易于浇注成型,经济性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图1、3均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底节沉井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图1中所示底节沉井与底板浇筑成型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4是图3中所示底节沉井与底板浇筑成型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标记的含义如下:
[0024]10—底节沉井11—刃脚12—踏面20—牛腿
[0025]21—内置钢板22—后烧企口缝23—木模30—止水带
[0026]40—封底50—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中的底节沉井及其封底方法做详细说明。
[0028]实施例1
[0029]如图1、2所示,底节沉井10的内侧井壁在浇筑底板50的位置处设置有若干牛腿20,所述牛腿20均沿着底节沉井10的径向平面向底节沉井10的内侧平伸;所述牛腿20上预埋有止水带30,所述止水带30的一端伸入牛腿20中并与牛腿20中的内置钢板21固定联接,所述止水带30的另一端向下伸出在牛腿20的外侧,且止水带30的伸出在牛腿20外侧的一端向底节沉井10的井壁一侧弯折。
[0030]所述牛腿20的向底节沉井10内侧平伸的一侧端部设置有便于浇筑底板50的后浇企口缝22,所述后浇企口缝22呈上下两端向底节沉井10内侧凸出、中部内陷的凹口状。
[0031]所述内置钢板21为工字钢,所述止水带30为钢板止水带;所述工字钢的一个翼板设置在凸部中,另一个翼板设置在底节沉井10的井壁中;所述工字钢的设置在凸部中的翼板板面与钢板止水带的位于凸部的一端焊接为一体。
[0032]所述牛腿20的位于止水带30伸出一侧的边缘处预埋有便于拆除的木模23。
[0033]所述牛腿20的向底节沉井10内侧平伸的长度为500mm,且牛腿20的底部与底节沉井底侧踏面12之间的距离为1000mm。所述止水带30的厚度为3mm,且止水带30的伸出在凸部外侧的长度为150mm。所述木模23的厚度至少为50mm。
[0034]浇筑底板时首先在底节沉井10的下侧浇筑封底40,封底40可以为素砼;然后拆除木模23,浇筑底板所用混凝土,并振捣密实,最后即可得到与牛腿20连接为一体的底板50。图2中的止水带30有效地防止了地下水的渗透。
[0035]实施例2
[0036]如图1、2所示,底节沉井10的内侧井壁在浇筑底板50的位置处设置有若干牛腿20,所述牛腿20均沿着底节沉井10的径向平面向底节沉井10的内侧平伸;所述牛腿20上预埋有止水带30,所述止水带30的一端伸入牛腿20中并与牛腿20中的内置钢板21固定联接,所述止水带30的另一端向上伸出在牛腿20的外侧,且止水带30的伸出在牛腿20外侧的一端向底节沉井10的内侧弯折。
[0037]所述牛腿20的向底节沉井10内侧平伸的一侧端部设置有便于浇筑底板50的后浇企口缝22,所述后浇企口缝22呈上下两端向底节沉井10内侧凸出、中部内陷的凹口状。
[0038]所述内置钢板21为工字钢,所述止水带30为钢板止水带;所述工字钢的一个翼板设置在凸部中,另一个翼板设置在底节沉井10的井壁中;所述工字钢的设置在凸部中的翼板板面与钢板止水带的位于凸部的一端焊接为一体。
[0039]所述牛腿20的位于止水带30伸出一侧的边缘处预埋有便于拆除的木模23。
[0040]所述牛腿20的向底节沉井10内侧平伸的长度为500mm,且牛腿20的底部与底节沉井底侧踏面12之间的距离为1200mm。所述止水带30的厚度为3mm,且止水带30的伸出在凸部外侧的长度为150mm。所述木模23的厚度至少为50mm。
[0041]浇筑底板时首先在底节沉井10的下侧浇筑封底40,封底40可以为素砼;然后拆除木模23,浇筑底板所用混凝土,并振捣密实,最后即可得到与牛腿20连接为一体的底板50。图4中的止水带30有效地防止了地下水的渗透。
[0042]实施例2中的止水带30的设置方式更加有利于底板混凝土的浇筑和振捣,并增大了底板的密实性。
【权利要求】
1.一种带有防水结构的底节沉井,其特征在于:底节沉井(10)的内侧井壁在浇筑底板(50)的位置处设置有若干凸部,所述凸部均沿着底节沉井(10)的径向平面向底节沉井(10)的内侧平伸;所述凸部上预埋有止水带(30),所述止水带(30)的一端伸入凸部并与凸部中的内置钢板(21)固定联接,所述止水带(30)的另一端伸出在凸部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防水结构的底节沉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为牛腿(20),所述牛腿(20)的向底节沉井(10)内侧平伸的一侧端部设置有便于浇筑底板(50)的后浇企口缝(2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有防水结构的底节沉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钢板(21)为工字钢,所述止水带(30)为钢板止水带;所述工字钢的一个翼板设置在凸部中,另一个翼板设置在底节沉井(10)的井壁中;所述工字钢的设置在凸部中的翼板板面与钢板止水带的位于凸部的一端焊接为一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防水结构的底节沉井,其特征在于:所述牛腿(20)的向底节沉井(10)内侧平伸的长度至少为500mm,且牛腿(20)的底部与底节沉井底侧踏面(12)之间的距离为1000?1200m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防水结构的底节沉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浇企口缝(22)呈上下两端向底节沉井(10)内侧凸出、中部内陷的凹口状。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有防水结构的底节沉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止水带(30)向上伸出在凸部的外侧,且止水带(30)的伸出在凸部外侧的一端向底节沉井(10)的内侧弯折; 或者所述止水带(30)向下伸出在凸部的外侧,且止水带(30)的伸出在凸部外侧的一端向底节沉井(10)的井壁一侧弯折。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有防水结构的底节沉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的位于止水带(30)伸出一侧的边缘处预埋有便于拆除的木模(23)。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有防水结构的底节沉井,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带(30)的厚度至少为3mm,且止水带(30)的伸出在凸部外侧的长度至少为150mm。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有防水结构的底节沉井,其特征在于:所述木模(23)的厚度至少为50mm。
【文档编号】E02D23/00GK203668962SQ201320817949
【公开日】2014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2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12日
【发明者】戴良军, 曾伟, 秦旭飞, 陈卫东, 刘晓晗, 崔林创 申请人:安徽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