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综放面运输顺槽近采空区段支护及放煤的支架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311393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综放面运输顺槽近采空区段支护及放煤的支架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综放面运输顺槽近采空区段支护及放煤的支架装置,其包括设置在运输顺槽内的转载机机尾,其中,所述转载机机尾侧设置有一排外帮液压支柱,每个外帮液压支柱上端均与巷道支护的钢带相接,横跨转载机刮板溜槽布置一简易支架结构。采用转载机机尾、外帮液压支柱、钢带以及简易支架结构的技术形式,在过渡架前移之后,操作工人可以站在靠近巷道的外帮液压支柱旁利用长柄金属剪刀剪开简易支架结构上方钢带之间金属网形成放煤口,顶煤自动溜到转载机刮槽内,当顶煤不能自动放出时,利用塑料笆片将放煤口堵住,进行移架工作,提高了对顺槽顶煤回收的效率,方便了顺槽放煤。
【专利说明】—种用于综放面运输顺槽近采空区段支护及放煤的支架装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综放面运输顺槽近采空区段支护及放煤的支架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综放面回收率低是制约放顶煤开采发展的一个瓶颈,究其原因主要是回采工艺造成的,如工作面回采初期及收尾阶段的工艺损失、放煤过程的“背煤”损失,以及工作面端头不放煤、区段煤柱的留设等等,针对以上损失构成,现在很多矿区根据自身条件,改进采煤工艺,减少煤炭损失,如缩短采煤初期及收尾阶段不放顶煤距离、减小区间煤柱、利用过渡架进行放煤等等。但是现有技术中诸多矿区对顺槽顶煤进行回收工艺主要有以下缺点。
[0003]1)顺槽内布置的设备较多,不利于放煤工作的进行;
[0004]2)顺槽在靠近工作面位置顶板受到前方的支承压力影响比较大,顶煤的放出不容易控制,同时对顶板的控制也不利于展开;
[0005]3)顺槽放煤不方便运出工作面;
[0006]4)对工作面的正常生产产生影响;
[0007]5)极大的增加工人的劳动强度,增加安全隐患,同时相对于其他采煤工艺的改进来说直接经济效益不大。
[0008]由此可见,现有技术有待于更进一步的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0009]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综放面运输顺槽近采空区段支护及放煤的支架装置,以提高对顺槽顶煤回收的效率,方便顺槽放煤。
[0010]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方案包括:
[0011]一种用于综放面运输顺槽近采空区段支护及放煤的支架装置,所述转载机机尾外帮侧设置有一排外帮液压支柱,每个外帮液压支柱上端均与巷道支护的钢带相接,横跨转载机刮板溜槽布置一简易支架结构。
[0012]所述的支架装置,其中,所述简易支架结构包括前底座与后底座,所述前底座与所述后底座均固定在所述转载机机尾上,所述前底座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千斤顶,所述后底座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千斤顶,在同侧的第一千斤顶与第二千斤顶之间设置有一顶梁,顶梁的后端铰接有掩护梁,掩护梁与对应所述后底座之间设置有液压掩护柱,顶梁均卡顶在对应钢带上,顶梁与对应钢带呈垂直布置。
[00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综放面运输顺槽近采空区段支护及放煤的支架装置,采用转载机机尾、外帮液压支柱、钢带以及简易支架结构的技术形式,在过渡架前移之后,操作工人可以站在靠近巷道的外帮液压支柱旁利用长柄金属剪刀剪开简易支架上方钢带间金属网形成放煤口,顶煤自动溜到转载机刮槽内,当顶煤不能自动放出时,利用塑料笆片将放煤口堵住,进行移架工作,提高了对顺槽顶煤回收的效率,方便了顺槽放煤。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支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综放面运输顺槽近采空区段支护及放煤的支架装置,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1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综放面运输顺槽近采空区段支护及放煤的支架装置,如图1所示的,其包括设置在运输顺槽内转载机机尾2,其中,所述转载机机尾2外帮侧布置一排外帮液压支柱3,每个外帮液压支柱3上端均与支护巷道的钢带4连接,横跨转载机布置一简易支架结构。
[0017]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简易支架结构包括前底座5与后底座6,所述前底座5与所述后底座6均设置在所述转载机机尾2上,所述前底座5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千斤顶7,所述后底座6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千斤顶8,在同侧的第一千斤顶7与第二千斤顶8之间设置有一设置有顶梁9,顶梁9的后端铰接有掩护梁10,掩护梁10与对应所述后底座6之间设置有液压掩护柱11,顶梁9均卡顶在对应钢带4上。
[0018]其具体的应用过程:
[0019]支护过程:利用液压操控阀将立柱向运输顺槽顶板方向伸出,使得顶梁9和巷道顶板上的钢带4紧密接触,同时伸出对应的掩护梁10,与采空区顶板充分接触,然后增大液压,达到支架的初撑力。顶梁9垂直于巷道的钢带4方向。在靠近顺槽外帮增加一排外帮液压支柱3进行加强支护。
[0020]放煤过程:在过渡架I前移之后,操作工人可以站在靠近巷道外帮液压支柱3旁利用长柄金属剪刀剪开转载机刮板上方金属网形成放煤口,顶煤自动溜到转载机刮槽内。当顶煤不能自动放出时,利用塑料笆片将放煤口堵住,进行移架工作。
[0021]移架过程:利用液压操控阀将立柱回缩,使得顶梁9和巷道顶板之间的压力下降,但为了防止顶板突然垮塌,顶梁9仍需接触顶板,通过前移转载机,带着支架结构一起前移。完成一次移架步距后,再升起立柱,支护顶板。
[0022]回收单体柱过程:由于单体柱位于采空区内,同时在支柱旁边没有其他支护体,严谨人员进入采空区进行单体支柱回收工作,可将单体柱下端事先与细钢丝绳固定,通过拽钢丝绳,将单体柱拖出没有支护的采空区。
[0023]当然,以上说明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列举上述实施例,应当说明的是,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说明书的教导下,所做出的所有等同替代、明显变形形式,均落在本说明书的实质范围之内,理应受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综放面运输顺槽近采空区段支护及放煤的支架装置,其包括设置在运输顺槽内的转载机机尾,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载机机尾外帮侧设置有一排外帮液压支柱,每个外帮液压支柱上端均与巷道支护的钢带相接,横跨转载机刮板溜槽布置一简易支架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简易支架结构包括前底座与后底座,所述前底座与所述后底座均固定在所述转载机机尾上,所述前底座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千斤顶,所述后底座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千斤顶,在同侧的第一千斤顶与第二千斤顶之间设置有一顶梁,顶梁的后端铰接有掩护梁,掩护梁与对应所述后底座之间设置有液压掩护柱,顶梁均卡顶在对应钢带上,顶梁与对应钢带呈垂直布置。
【文档编号】E21D23/00GK203756207SQ201420035061
【公开日】2014年8月6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1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1日
【发明者】臧传伟, 苏海, 庄学安, 夏俊峰, 魏小东, 陈淼 申请人:山东科技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