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型棚腿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11484阅读:655来源:国知局
U型棚腿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U型棚腿固定结构,它包括一个U型卡,U型卡的断面尺寸与U型棚腿的尺寸相匹配,使U型卡能卡在U型棚腿上,U型卡的两翼设有水平长孔,水平长孔中插入锚杆,锚杆将U型棚腿拉紧在巷道两帮的钻孔中。由于本实用新型将棚腿固定在巷道两帮,在横向方向卡住U型棚腿,在竖直方向使U型棚腿有自由度,当围岩压力较大,通过棚腿传到底部时,棚腿受到U型卡约束,防止受压弯曲,保持承载能力。U型卡的两翼设置为水平长孔,锚杆穿过时可以左右平行移动,极大的增加了施工可选的面域,降低了施工难度。
【专利说明】U型棚腿固定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矿山巷道支护用的U型钢支护棚。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矿山巷道最有效也最常见的支护方式为U型钢支护棚+锚喷网支护。U型钢支护棚简称“U型棚”。U型棚是由U型钢棚腿和U型钢棚梁连接而成。在软岩或者松散岩体使用时,由于围岩压力较大,支护棚顶部随着围岩下沉将压力通过棚腿传到底部。棚腿在受压情况下很容易被压弯曲,失去承载能力。为了增加棚腿的抗弯能力,有的在棚腿上打孔,通过锚杆将棚腿固定在巷道侧壁。其不足是,一是棚腿打孔后降低了承受荷载的能力,且应力集中导致孔的边缘经常出现裂缝导致棚腿破坏;二是因锚杆穿过U型棚,导致U型棚竖向变形时受到横向锚杆的阻拦,再次增加了中间孔处的应力,导致裂缝进一步扩大;三是安装锚杆时需要精确地与孔对齐,增加了施工难度,降低了施工速度。

【发明内容】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U型棚腿固定结构。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U型棚腿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个U型卡,U型卡的断面尺寸与U型棚腿的尺寸相匹配,使U型卡能卡在U型棚腿上,U型卡的两翼设有水平长孔,水平长孔中插入锚杆,锚杆将U型棚腿拉紧在巷道两帮的钻孔中。
[0006]由于本实用新型将棚腿固定在巷道两帮,在横向方向卡住U型棚腿,在竖直方向使U型棚腿有自由度,当围岩压力较大,通过棚腿传到底部时,棚腿受到U型卡约束,防止受压弯曲,保持承载能力。U型卡的两翼设置为水平长孔,锚杆穿过时可以左右平行移动,极大的增加了施工可选的面域,降低了施工难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08]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
[0009]图2是图1A向局部放大图;
[0010]图3是图2的B向视图。
[0011]图中:1-U型棚腿,2-U型卡,3-锚杆,4-螺母,5-水平长孔,6_钻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如图1-3所示的U型棚腿固定结构,它包括一个U型卡2,U型卡2的断面尺寸与U型棚腿I的尺寸相匹配,使U型卡2能卡在U型棚腿I上,U型卡2的两翼设有水平长孔5,水平长孔5中插入锚杆3,用螺母4固紧,锚杆3将U型棚腿I拉紧在巷道两帮的钻孔6中。[0013]采用本实用新型结构支护的施工步骤如下:
[0014](I)连接上部棚架和下部棚腿后,在棚腿附近两侧相同高度的位置处打钻孔6,不同的棚架之间可根据围岩情况选取不同的高度;
[0015](2)塞入树脂药卷,将本实用新型结构U型卡2卡在U型棚腿I两侧钻孔6高度,让锚杆3从水平长孔5中穿过并插入巷道两帮;
[0016](3)将两根锚杆3分别固定,并用螺母4上紧,施加预紧力,使U型棚腿I紧贴在巷道两帮。
【权利要求】
1.一种U型棚腿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个U型卡,U型卡的断面尺寸与U型棚腿的尺寸相匹配,使U型卡能卡在U型棚腿上,U型卡的两翼设有水平长孔,水平长孔中插入锚杆,锚杆将U型棚腿拉紧在巷道两帮的钻孔中。
【文档编号】E21D15/50GK203655317SQ201420040291
【公开日】2014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2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2日
【发明者】王渭明, 曹正龙 申请人:山东科技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