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角转角处防水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15126阅读:5200来源:国知局
阴阳角转角处防水构造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阴阳角转角处不易撕裂、对基层要求低且整体性强的阴阳角转角处防水构造。一种阴阳角转角处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聚乙烯发泡棉层、第一SBS改性沥青层、网状加强层、第二SBS改性沥青层和第二聚乙烯发泡棉层,网状加强层压装在第一SBS改性沥青层及第二SBS改性沥青层之间,第一聚乙烯发泡棉层和第二聚乙烯发泡棉层分别粘接在第一SBS改性沥青层内侧和第二SBS改性沥青层外侧。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低下工程防水施工,具体涉及一种阴阳角转角处防水构 造。 阴阳角转角处防水构造

【背景技术】
[0002] SBS防水卷材施工中以3+3 (3毫米厚+3毫米厚)防水形式最为常见,按照地下工 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规定:阴阳角转角处应做成圆弧或45°坡角,其尺寸应根据 卷材品种确定。
[0003] 参考附图1,在阴阳角转角处等特殊部位,应增做宽度为300?500mm的卷材加强 层。现有技术中阴阳角转角处SBS防水层数为4层包括两层厚防水卷材2及设置防水卷材 2内外两侧的内加强层1及外加强层3,造成了该部位构造较为复杂。加之,此处为阴阳角 转角处,受力较为复杂,因此,该部位为漏水高发部位。施工中存在以下问题:1、该部位构造 复杂,施工质量不能保证;2、该部位受力较为集中,容易被拉断;3、对基层要求较高;4、耗 费人工较多。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阴阳 角转角处不易撕裂、对基层要求低且整体性强的阴阳角转角处防水构造。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 -种阴阳角转角处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聚乙烯发泡棉层、第一 SBS改 性浙青层、网状加强层、第二SBS改性浙青层和第二聚乙烯发泡棉层,网状加强层压装在第 一 SBS改性浙青层及第二SBS改性浙青层之间,第一聚乙烯发泡棉层和第二聚乙烯发泡棉 层分别粘接在第一 SBS改性浙青层内侧和第二SBS改性浙青层外侧。
[0007] 进一步地,第一聚乙烯发泡棉层和第二聚乙烯发泡棉层厚度均为1. 5_2mm,宽度为 600-800mm〇
[0008] 进一步地,第一 SBS改性浙青层、网状加强层及第二SBS改性浙青层总厚度为 5-6mm,且宽度大于第一 SBS改性浙青层及第二SBS改性浙青层的宽度。
[0009] 进一步地,网状加强层为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
[0010] 进一步地,网状加强层为纵横交错编织而成的尼龙网。
[001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2] 1、两侧采用聚乙烯发泡棉保护,对基层要求较低,保护效果好,有一定的抗变形能 力,其本身也有一定的防水、防潮效果。
[0013] 2、加入网状加强层,增强了 SBS改性浙青层的抗拉强度,防止因结构变形破坏产 生的相对位移对阴阳角转角处改性浙青层的撕裂,同时也能防止改性浙青层改性浙青层因 老化而产生的皲裂。
[0014] 3、整体性强,把各层合并成一层,减少了中间层出现空鼓、气泡的概率。
[0015] 4、施工过程简易,施工时在基层上涂108胶3-5分钟后即可铺设,方便快捷,节省 人工,降低施工成本同时,可以充分保证施工质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现有技术SBS做法及剖位剖面图。
[0017]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分层构造示意图。
[0018]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平立剖图。
[0019] 图4为网状加强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为了便于本领域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 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下述仅是示例性的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21] 参考附图2、3-种阴阳角转角处防水构造,包括第一聚乙烯发泡棉层4、第一 SBS 改性浙青层5、网状加强层6、第二SBS改性浙青层7和第二聚乙烯发泡棉层8,网状加强层 6压装在第一 SBS改性浙青层5及第二SBS改性浙青层7之间,第一聚乙烯发泡棉层4和 第二聚乙烯发泡棉层8分别粘接在第一 SBS改性浙青层内侧5和第二SBS改性浙青层7外 侧。
[0022] 本实施例中,第一聚乙烯发泡棉层4和第二聚乙烯发泡棉层8厚度均为1. 5_2mm, 宽度为600-800mm。第一 SBS改性浙青层5、网状加强层6及第二SBS改性浙青层7总厚度 为5-6mm,且宽度大于第一 SBS改性浙青层5及第二SBS改性浙青层7的宽度。
[0023] 参考附图4,本实施例中网状加强层6为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网状加强层6也可 以为纵横交错编织而成的尼龙网。
[0024] 本实用新型加工过程如下:在第一 SBS改性浙青层5及第二SBS改性浙青层7构 成的浙青层两面附加第一聚乙烯发泡棉层4和第二聚乙烯发泡棉层8,把第一聚乙烯发泡 棉层4和第二聚乙烯发泡棉层8粘接在浙青层两侧。在其浙青层中间加设网状加强层6,在 加工过程中把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或尼龙网压入浙青层,使其成为一个良好的整体。
[0025]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成本对比表如下:
[0026]

【权利要求】
1. 一种阴阳角转角处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聚乙烯发泡棉层、第一 SBS改性 浙青层、网状加强层、第二SBS改性浙青层和第二聚乙烯发泡棉层,网状加强层压装在第一 SBS改性浙青层及第二SBS改性浙青层之间,第一聚乙烯发泡棉层和第二聚乙烯发泡棉层 分别粘接在第一 SBS改性浙青层内侧和第二SBS改性浙青层外侧。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阴阳角转角处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第一聚乙烯发泡棉层和 第二聚乙烯发泡棉层厚度均为1. 5-2mm,宽度为600-800mm。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阴阳角转角处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第一 SBS改性浙青层、网 状加强层及第二SBS改性浙青层总厚度为5-6mm,且宽度大于第一 SBS改性浙青层及第二 SBS改性浙青层的宽度。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阴阳角转角处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网状加强层为 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阴阳角转角处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网状加强层为 纵横交错编织而成的尼龙网。
【文档编号】E02D31/02GK203846535SQ201420233234
【公开日】2014年9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8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8日
【发明者】王有振 申请人:王有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