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斜井扩挖用的人员运输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16916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斜井扩挖用的人员运输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斜井扩挖用的人员运输车,旨在提供一种便于人员运输且人员运输安全可靠的人员运输车。它包括:钢结构的架体,架体的两侧与底部圆弧过渡形成圆弧面,便于放入斜井中与斜井壁面接触;设置于架体内位于底部的楼梯;沿架体长度方向设置且位于架体两侧及底部呈直线排列的多组行走轮组;设置于架体一端用于连接牵引设备的吊环;设置于架体上接近吊环一端可启闭的防护门;以及分别设置于架体两端下部便于穿越障碍的导向件。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斜井扩挖施工人员运输困难、安全隐患突出的问题。
【专利说明】一种斜井扩挖用的人员运输车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斜井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斜井扩挖用的人员运输车。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在大断面、长斜井开挖一般采用"反导井法"施工,首先利用反井钻机从斜井 上部自上而下完成直径为216mm的导孔。导孔施工完成后,继续采用反井钻机自下而上将 导孔反扩成直径为1400mm的导井,最后再根据斜井设计断面采用"钻爆法"分次将斜井扩 挖至设计断面。其中第一次扩挖需要人员下井,采用手风钻自下而上分段造孔,扩挖成直径 为3000mm?3500mm溜渔井。一次扩挖过程中,人员通道及操作空间的直径仅为1400mm,在 人员运输及扩挖过程中安全隐患突出。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了一种便于人员运输且人员运输安全 可靠的斜井扩挖用的人员运输车。
[0004]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斜井扩挖 用的人员运输车,包括:
[0005] 钢结构的架体,架体的两侧与底部圆弧过渡形成圆弧面,便于放入斜井中与斜井 壁面接触;
[0006] 设置于架体内位于底部的楼梯;
[0007] 沿架体长度方向设置且位于架体两侧及底部呈直线排列的多组行走轮组;
[0008] 设置于架体一端用于连接牵引设备的吊环;
[0009] 设置于架体上接近吊环一端可启闭的防护门;以及
[0010] 分别设置于架体两端下部便于穿越障碍的导向件。
[0011] 优选的是,所述行走轮组为四组,均布于架体两侧及底部构成的圆弧面上。
[0012] 优选的是,所述行走轮组一组由i^一个行走轮构成。
[0013] 优选的是,所述行走轮为尼龙行走轮。
[0014] 优选的是,所述吊环通过焊接与架体固定连接。
[0015] 优选的是,所述防护门通过合页与架体铰接。
[0016] 优选的是,所述导向件为圆钢,焊接于架体两侧面的下部并向上弯曲。
[0017] 优选的是,所述架体内部设置多块可启闭的隔板,隔板将架体内部分为多个空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0018] 本实用新型采用带有行走轮组的人员运输车,利用多组高强度的尼龙行走轮组在 直径1. 4m的光滑斜井内行进,可有效较低运输车行走于斜井内岩壁间的摩擦力。通过在运 输车下端的底部设置导向件,可解决斜井施工错台造成小车行走受阻现象。通过在小车内 部设置楼梯及隔层,增加了人员运输数量。通过在顶部设置安全防护门,避免在运输过程中 因井口坠物砸伤车内人员。该结构运输车具有结构轻便、载人数量较多、安全性能较好的特 点,在水电、矿山等行业斜井工程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 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 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 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主视图,图中运输车为模仿在斜井中倾斜放置;
[0021] 图2为图1中沿A-A的剖视图;
[0022] 图3为图1中沿B-B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4] 图1-3所示的斜井扩挖用的人员运输车,包括:
[0025] 钢结构的架体1,架体1的两侧与底部圆弧过渡形成圆弧面,便于放入斜井中与斜 井壁面接触,架体1可由角钢、槽钢及钢板焊接而成;
[0026] 设置于架体1内位于底部的楼梯2,可采用4mm?6mm厚的普通钢板制作,作为人 员运输车的通道;
[0027] 沿架体1长度方向设置且位于架体1两侧及底部呈直线排列的四组行走轮组3 ; 四组行走轮组3均布于架体1两侧及底部构成的圆弧面上,每组行走轮组3由十一个尼龙 行走轮构成,优选采用Φ 250X60 mm的尼龙行走轮;
[0028] 设置于架体1 一端用于连接牵引设备的吊环4,通过焊接与架体1连接;
[0029] 设置于架体1上接近吊环4 一端可启闭的防护门(图中未示出),可采用5mm的厚 花纹钢板制成,并通过合页与架体1连接;以及
[0030] 分别设置于架体1两端下部便于穿越障碍的导向件6,所述导向件6优选采用圆 钢,焊接于架体1两侧面的下部并向上弯曲。
[0031] 所述架体1内部还设置有多块可启闭的隔板7,隔板7将架体1内部分为多个空 间。
[0032] 本实用新型采用带有行走轮组的人员运输车,利用多组高强度的尼龙行走轮组在 直径1. 4m的光滑斜井内行进,可有效较低运输车行走于斜井内岩壁间的摩擦力。通过在运 输车下端的底部设置导向件,可解决斜井施工错台造成小车行走受阻现象。通过在小车内 部设置楼梯及隔层,增加了人员运输数量。通过在顶部设置安全防护门,避免在运输过程中 因井口坠物砸伤车内人员。该结构运输车具有结构轻便、载人数量较多、安全性能较好的特 点,在水电、矿山等行业斜井工程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0033]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 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 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 一种斜井扩挖用的人员运输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钢结构的架体(1),架体(1)的两侧与底部圆弧过渡形成圆弧面,便于放入斜井中与斜 井壁面接触; 设置于架体(1)内位于底部的楼梯(2); 沿架体(1)长度方向设置且位于架体(1)两侧及底部呈直线排列的多组行走轮组(3); 设置于架体(1) 一端用于连接牵引设备的吊环(4 ); 设置于架体(1)上接近吊环(4) 一端可启闭的防护门;以及 分别设置于架体(1)两端下部便于穿越障碍的导向件(6)。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斜井扩挖用的人员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轮组(3)为四 组,均布于架体(1)两侧及底部构成的圆弧面上。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斜井扩挖用的人员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轮组(3)-组 由i 个行走轮构成。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斜井扩挖用的人员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轮为尼龙行 走轮。
5. 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斜井扩挖用的人员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环(4) 通过焊接与架体(1)固定连接。
6.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斜井扩挖用的人员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门通过合 页与架体(1)铰接。
7.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斜井扩挖用的人员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6)为圆 钢,焊接于架体(1)两侧面的下部并向上弯曲。
8.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斜井扩挖用的人员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1)内部设 置多块可启闭的隔板(7),隔板(7)将架体(1)内部分为多个空间。
【文档编号】E21F13/04GK203906002SQ201420319236
【公开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16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16日
【发明者】侯孝军, 张述毕, 胡传安, 钟镇, 许承虎, 张国良, 杨泽恒, 董之村, 于兵, 周中华, 李所, 魏惊蛰, 顾兴宇, 张楚, 李功子, 路志利, 李华雄, 林增何 申请人: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