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下向进路充填采矿通风的辅助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317606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下向进路充填采矿通风的辅助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下向进路充填采矿通风的辅助装置,包括风筒、封堵板、锚杆以及挂钩;所述风筒为内置伸缩杆的圆环骨架式可伸缩刚性风筒,所述风筒端部安装带金属的外沿,所述封堵板中间带有回风口;其中,风筒通过金属外沿直接与封堵板中间的回风口对接形成回风通路,封堵板通过锚杆固定于充填回风井井口下端,风筒通过伸缩杆控制长度随进路推进不断伸长,通过挂钩将风筒悬吊于进路中上覆充填体下。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化、操作方便,使用灵活,成本低,能极大程度上改善金属矿床开采进路沿矿体走向布置的下向进路充填采矿过程中的通风弊端。
【专利说明】—种用于下向进路充填采矿通风的辅助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矿下作业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下向进路充填采矿通风的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金属矿地下开米的米矿方法多种多样,但因金属矿体本身所具有的矿体赋存条件,矿体产状的复杂程度大,以及金属矿岩石坚硬,机械化程度低等限制条件,使得金属矿采矿过程中的通风技术还有很大的发展改进空间。
[0003]现有进路沿矿体走向布置的下向进路充填法普遍采用的通风方式为,人行通风天井自下而上压入式进风,新风进入进路工作面后再折回并经充填回风井被抽出至上部沿脉回风巷,直至主充填一回风系统。
[0004]上述现有通风系统至少存在以下缺点:新风进入开采进路后会经过充填回风井,所以绝大部分新鲜风还没到达进路工作面就被充填回风井抽走了,同时,部分进入工作面冲刷后的乏风在进路中折回与新风混杂,造成工作面新鲜风大量流失,风流质量差,进路通风效率低下,成本高,情况严重时会极大的影响进路工作面的开采施工。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下向进路充填采矿通风的辅助装置,旨在解决或改善金属矿床开采进路沿矿体走向布置的下向进路充填采矿过程中的通风弊端的问题。
[0006]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下向进路充填采矿通风的辅助装置,包括风筒、封堵板、锚杆以及挂钩;所述风筒为内置伸缩杆的圆环骨架式可伸缩刚性风筒,所述风筒端部安装带金属的外沿,所述封堵板中间带有回风口 ;其中,
[0007]所述风筒通过金属外沿直接与封堵板中间的回风口对接形成回风通路,所述封堵板通过锚杆固定于充填回风井井口下端,所述风筒通过伸缩杆控制长度随进路推进不断伸长,通过挂钩将风筒悬吊于进路中上覆充填体下。
[0008]相比于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化、操作方便,使用灵活,成本低,能极大程度上改善金属矿床开采进路沿矿体走向布置的下向进路充填采矿过程中的通风弊端。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下向进路充填采矿通风的辅助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10]图2是本实用新型用于下向进路充填采矿通风的辅助装置中风筒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圆环骨架式可伸缩刚性风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13]如图1和2所示,其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下向进路充填采矿通风的辅助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用于下向进路充填采矿通风的辅助装置中风筒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圆环骨架式可伸缩刚性风筒的结构示意图。
[0014]一种用于下向进路充填采矿通风的辅助装置,包括风筒7、封堵板5、锚杆6以及挂钩9 ;所述风筒7为内置伸缩杆的圆环骨架式可伸缩刚性风筒,所述风筒7端部安装带金属的外沿,所述封堵板5中间带有回风口 ;其中,
[0015]所述风筒7通过金属外沿与封堵板5中间的回风口嵌套扣合形成回风通路,所述封堵板5通过锚杆9固定于充填回风井2井口下端,所述风筒7通过伸缩杆控制长度随进路推进不断伸长,通过挂钩9将风筒7悬吊于进路中上覆充填体10下。
[0016]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金属矿床开采进路沿矿体走向布置的下向进路充填采矿法,如图1所示,矿下内包括上部沿脉回风巷1、充填回风井2、人行通风天井3、采矿进路4、未开米矿体8、上覆充填体10。
[0017]在本实用新型的实际应用过程中,新风经人行通风天井3部分进入采矿进路4,部分直接进入上部沿脉回风巷I中,封堵板5经锚杆6固定于充填回风井2下端,圆环骨架式可伸缩刚性风筒7经挂钩9悬吊于上覆充填体10下。风筒3随进路推进伸长时通过挂钩6悬吊于上覆充填体10下。
[0018]在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更具体的,圆环骨架式可伸缩刚性风筒7适用于本实用新型装置的改进之处是在风筒端部设计金属外沿71,使风筒可自下而上穿过回风口,风筒7端部嵌套于封堵板5中间回风口中,风筒7骨架为其内部每隔一定距离的圆环72,在进路中挂钩悬吊圆环将风筒固定,通过控制风筒中伸缩杆控制风筒长度使其随进路推进逐步伸长及时抽走乏风。
[0019]在本实用新型的实际应用过程中,封堵板5与风筒7结合的辅助通风装置,在充填回风井2实现回风井功能时,一方面,能封堵充填回风井2,防止新风流经充填回风井2下端进口时被大量抽走,另一方面,可伸缩的风筒2随进路推进逐步伸长,可将冲刷工作面的乏风及时的抽入风筒内,再经充填回风井2进入上部沿脉回风巷I。在该下向进路采完,充填回风井2实现充填进料功能时,将封堵板5和风筒7拆下即可。本装置可安装拆卸简易,操作方便,可实现下向进路充填采矿法的高效率回风,即节约通风成本,又改善进路工作面的工作环境。
[002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下向进路充填采矿通风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风筒、封堵板、锚杆以及挂钩;所述风筒为内置伸缩杆的圆环骨架式可伸缩刚性风筒,所述风筒端部安装带金属的外沿,所述封堵板中间带有回风口 ;其中, 所述风筒通过金属外沿直接与封堵板中间的回风口对接形成回风通路,所述封堵板通过锚杆固定于充填回风井井口下端,所述风筒通过伸缩杆控制长度随进路推进不断伸长,通过挂钩将风筒悬吊于进路中上覆充填体下。
【文档编号】E21F1/04GK204238962SQ201420356058
【公开日】2015年4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30日
【发明者】郭忠平, 姜桂鹏, 张阳阳, 冯帆, 吕文刚, 韩春 申请人:山东科技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