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供机动车辆直接进出的隧道疏散救援通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19296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可供机动车辆直接进出的隧道疏散救援通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供机动车辆直接进出的隧道疏散救援通道结构,包括第一消防救援及疏散通道、第二消防救援及疏散通道和交织通道,所述第一隧道车道层的侧面开设有第一出入口,所述第一消防救援及疏散通道的侧面开设有第二出入口,所述第二隧道车道层的侧面开设有第三出入口,所述第二消防救援及疏散通道的侧面开设有第四出入口,第一出入口、第二出入口、第三出入口和第四出入口均分别与所述交织通道导通连接。本实用新型十分适用于长大隧道中机动车辆进行纵向疏散救援,机动车辆可便捷地由车道层进出消防救援及疏散通道,能够有效实现火灾情况下快速便捷地进出隧道疏散救援通道,适应各种火灾情况下,隧道的安全疏散与救援。
【专利说明】
可供机动车辆直接进出的隧道疏散救援通道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结构设计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供机动车辆直接进出的隧道疏散救援通道结构。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道路隧道的数量在不断的增加、规模在不断扩大,道路隧道的安全性能倍受关注。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建成的大直径盾构法道路隧道已有20多座,这些地处城市市区的道路隧道长度基本都大于1km,部分甚至超过3km,均可称之为长大隧道。由于长大隧道自身的特点,如:比较封闭,自然排烟困难等,使得其内部一旦发生火灾将对隧道结构以及其内乘行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并且给疏散逃生救援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
[0003]目前已建成隧道采用的救援疏散模式有:横向、纵向、横一纵结合三种。从适应性角度分析,纵向救援疏散模式对盾构隧道相对适宜。现有隧道纵向救援疏散模式一般为利用盾构隧道行车道下方闲置空间设置专用救援疏散通道进行救援疏散。如:上海在建的虹梅南路隧道,隧道总长度5.26km,隧道内径13.30m、外径14.5m,设计断面为单层双管,双向6车道,利用车道板下的空间作为安全通道,每隔10m设置一处逃生楼梯、每隔10m设置一处消防人员出入口,两出入口间距约30m,在车行道一侧以明显的标志标明紧急出口。南京长江隧道总长度3.474m,隧道内径13.30m、外径14.50m,设计断面为单层双管,隧道利用车道板下纵向通道作为疏散通道,车道层每80m设一处滑梯供火灾工况下乘行人员疏散,每240m设一处救援爬梯,供救援人员从服务层到达火灾现场,救援口与疏散口间隔设置。此夕卜,双层隧道也大都利用上下层互为疏散通道组织疏散救援,如:上海上中路越江隧道为双管双层8车道型式,隧道上下层每400m设一楼梯相互连通满足救援与疏散的需要,两条隧道之间不再设横向连通道。
[0004]长大隧道的结构体系是由盾构段+两侧明挖结构组成,两侧明挖段主要起到接地面线的功能,通常设置在500m以内,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箱型结构。从发展趋势来看,长大隧道利用盾构隧道车道板下方的纵向通道作为安全道正在成为一种趋势,尤其对于超长隧道来说,纵向疏散救援具有更大的优越性。上述安全道的断面布置及设施配置已有不少的成功案例,但目前所采用的纵向救援疏散结构存在以下几点不足之处:
[0005]I)从车道层进入安全通道尚无完善的衔接系统。
[0006]2)安全通道内缺乏明确的交通组织方式。
[0007]因此,本 申请人:致力于开发一种适用于长大隧道中机动车辆进行纵向疏散救援的可供机动车辆直接进出的隧道疏散救援通道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0008]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适用于长大隧道中机动车辆进行纵向疏散救援的可供机动车辆直接进出的隧道疏散救援通道结构。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供机动车辆直接进出的隧道疏散救援通道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隧道下部的第一消防救援及疏散通道,以及设置在第二隧道下部的第二消防救援及疏散通道,所述第一隧道和所述第二隧道并排设置,所述第一消防救援及疏散通道沿所述第一隧道纵向布置在所述第一隧道车道层的下方,所述第二消防救援及疏散通道沿所述第二隧道纵向布置在所述第二隧道车道层的下方。
[0010]其中,所述隧道疏散救援通道结构还包括用于导通连接车道层和消防救援及疏散通道的交织通道,所述交织通道置于所述第一隧道和所述第二隧道之间,所述第一隧道车道层邻近所述交织通道的侧面开设有供机动车辆出入的第一出入口,所述第一消防救援及疏散通道邻近所述交织通道的侧面开设有供机动车辆出入的第二出入口,所述第二隧道车道层邻近所述交织通道的侧面开设有供机动车辆出入的第三出入口,所述第二消防救援及疏散通道邻近所述交织通道的侧面开设有供机动车辆出入的第四出入口,所述第一出入口、所述第二出入口、所述第三出入口和所述第四出入口均分别与所述交织通道导通连接。
[0011]较佳的,所述第一隧道和所述第二隧道上间隔设置有若干盾构工作井,所述第二出入口和所述第四出入口均处于同一所述盾构工作井内部,所述交织通道延伸至所述盾构工作井处,通过所述第二出入口和所述第四出入口对应接入所述第一消防救援及疏散通道和所述第二消防救援及疏散通道。
[0012]较佳的,所述交织通道处于所述盾构工作井内的端部呈丁字形交叉通道,对应连接所述第二出入口和所述第四出入口。
[0013]较佳的,所述第一出入口与所述第三出入口正对相向设置,分别导通连接在所述交织通道的一端部上。
[0014]较佳的,所述第一出入口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隧道车道层邻近所述交织通道的侧面,分别与所述交织通道导通连接。
[0015]较佳的,所述第二出入口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消防救援及疏散通道邻近所述交织通道的侧面,分别与所述交织通道导通连接。
[0016]较佳的,所述第三出入口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隧道车道层邻近所述交织通道的侧面,分别与所述交织通道导通连接。
[0017]较佳的,所述第四出入口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消防救援及疏散通道邻近所述交织通道的侧面,分别与所述交织通道导通连接。
[0018]本实用新型的可供机动车辆直接进出的隧道疏散救援通道结构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9]I)本实用新型十分适用于长大隧道中机动车辆进行纵向疏散救援,通过本实用新型的隧道疏散救援通道结构,机动车辆可便捷地由车道层进出消防救援及疏散通道,能够有效实现火灾情况下,机动车辆从不同出入口快速便捷地进出隧道疏散救援通道(安全道),适应各种火灾情况下,隧道的安全疏散与救援。
[0020]2)本实用新型还巧妙的结合盾构工作井特点,实现交织通道能够平顺、便捷的与隧道内的消防救援及疏散通道连接而几乎不增加工程措施,进一步减少交织通道构筑过程的工程量和施工难度。
[0021]3)本实用新型能够方便快捷地进行隧道间横向纵向的疏散救援通道的交通组织。
[0022]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具体实施例可供机动车辆直接进出的隧道疏散救援通道结构的平面布置示意图。
[0024]图2为图1的A-A截面示意图。
[0025]图3为图1的B-B截面示意图。
[0026]图4为图1的C-C截面示意图。
[0027]图5为图1的D-D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可供机动车辆直接进出的隧道疏散救援通道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隧道100下部的第一消防救援及疏散通道110,以及设置在第二隧道200下部的第二消防救援及疏散通道210,第一隧道100和第二隧道200并排设置,结合图3所示,第一消防救援及疏散通道110沿第一隧道100纵向布置在第一隧道车道层120的下方,第二消防救援及疏散通道210沿所述第二隧道200纵向布置在第二隧道车道层220的下方。
[0029]其中,本实施例的隧道疏散救援通道结构还包括用于导通连接车道层(即第一隧道车道层120和第二隧道车道层220)和消防救援及疏散通道(即第一消防救援及疏散通道110和第二消防救援及疏散通道210)的交织通道300,结合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交织通道300置于第一隧道100和第二隧道200之间,第一隧道车道层120邻近交织通道300的侧面开设有供机动车辆出入的第一出入口 130,第一消防救援及疏散通道110邻近交织通道300的侧面开设有供机动车辆出入的第二出入口 140,第二隧道车道层220邻近交织通道300的侧面开设有供机动车辆出入的第三出入口 230,第二消防救援及疏散通道210邻近交织通道300的侧面开设有供机动车辆出入的第四出入口 240,第一出入口 130、第二出入口 140、第三出入口 230和第四出入口 240均分别与交织通道300导通连接。
[0030]具体的,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具体实施方式】,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隧道100和第二隧道200上间隔设置有若干盾构工作井400,第二出入口 140和第四出入口240均处于同一盾构工作井400内部,交织通道300延伸至盾构工作井400处,通过第二出入口 140和第四出入口 240对应接入第一消防救援及疏散通道110和第二消防救援及疏散通道210。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交织通道300处于盾构工作井400内的端部呈丁字形交叉通道,对应连接第二出入口 140和第四出入口 240。而第一出入口 130与第三出入口 230正对相向设置,分别导通连接在交织通道300的一端部上。
[0031]本实施例可以根据隧道的长度和设计要求,将第一出入口 130、第二出入口 140、第三出入口 230和/或第四出入口 240的数量分别设置为一个或多个,根据需要分别与交织通道300进行导通连接。示例性的,本实施例的一个隧道疏散救援通道结构上仅设置一个第一出入口 130、第二出入口 140、第三出入口 230和第四出入口 240,在整条第一隧道100和第二隧道200上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多组本实施例的隧道疏散救援通道结构进行配合使用,如图1示出了两组隧道疏散救援通道结构,机动车辆的进出将更加便捷,所能疏散和救援的范围也将进一步加大。
[0032]示例性的,如图所示,本实施例可供机动车辆直接进出的隧道疏散救援通道结构的具体应用情况如下:
[0033]如图1所示,在如上所述设置了本实施例隧道疏散救援通道结构的两并行的隧道上,隧道疏散救援通道结构与两隧道车道层完成了无缝衔接,并组成了环路内组织疏散救援,处于下层的消防救援及疏散通道与处于上层的隧道车道层通过交织通道导通连接。
[0034]当隧道内发生火灾等需要紧急疏散时,处于车道层上驾驶的机动车辆可以由其侧面出入口进入交织通道内,继而实现快速无阻进入消防救援及疏散通道。而处于消防救援及疏散通道的消防车辆则可以通过交织通道进入火灾段的车道层进行消防救援,机动车辆通过交织通道可以有选择性地在两隧道间进行交错行驶和多点救援及疏散,便于横向和纵向灵活救援及疏散。
[0035]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可供机动车辆直接进出的隧道疏散救援通道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隧道下部的第一消防救援及疏散通道,以及设置在第二隧道下部的第二消防救援及疏散通道,所述第一隧道和所述第二隧道并排设置,所述第一消防救援及疏散通道沿所述第一隧道纵向布置在所述第一隧道车道层的下方,所述第二消防救援及疏散通道沿所述第二隧道纵向布置在所述第二隧道车道层的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疏散救援通道结构还包括用于导通连接车道层和消防救援及疏散通道的交织通道,所述交织通道置于所述第一隧道和所述第二隧道之间,所述第一隧道车道层邻近所述交织通道的侧面开设有供机动车辆出入的第一出入口,所述第一消防救援及疏散通道邻近所述交织通道的侧面开设有供机动车辆出入的第二出入口,所述第二隧道车道层邻近所述交织通道的侧面开设有供机动车辆出入的第三出入口,所述第二消防救援及疏散通道邻近所述交织通道的侧面开设有供机动车辆出入的第四出入口,所述第一出入口、所述第二出入口、所述第三出入口和所述第四出入口均分别与所述交织通道导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供机动车辆直接进出的隧道疏散救援通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隧道和所述第二隧道上间隔设置有若干盾构工作井,所述第二出入口和所述第四出入口均处于同一所述盾构工作井内部,所述交织通道延伸至所述盾构工作井处,通过所述第二出入口和所述第四出入口对应接入所述第一消防救援及疏散通道和所述第二消防救援及疏散通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供机动车辆直接进出的隧道疏散救援通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交织通道处于所述盾构工作井内的端部呈丁字形交叉通道,对应连接所述第二出入口和所述第四出入口。
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可供机动车辆直接进出的隧道疏散救援通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入口与所述第三出入口正对相向设置,分别导通连接在所述交织通道的一端部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供机动车辆直接进出的隧道疏散救援通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入口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隧道车道层邻近所述交织通道的侧面,分别与所述交织通道导通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供机动车辆直接进出的隧道疏散救援通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入口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消防救援及疏散通道邻近所述交织通道的侧面,分别与所述交织通道导通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供机动车辆直接进出的隧道疏散救援通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出入口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隧道车道层邻近所述交织通道的侧面,分别与所述交织通道导通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供机动车辆直接进出的隧道疏散救援通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出入口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消防救援及疏散通道邻近所述交织通道的侧面,分别与所述交织通道导通连接。
【文档编号】E21F11/00GK203978486SQ201420450716
【公开日】2014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11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11日
【发明者】吴晓庚, 胡峥, 顾金龙, 王晓波, 宋飞 申请人: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