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19811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一种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包括素混凝土桩和桩间土,素混凝土桩的顶部设置有桩帽,桩帽的截面积大于素混凝土桩的截面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在素混凝土桩的顶部设置有桩帽,桩帽的截面积大于素混凝土桩的截面积,由于桩帽的截面积大于素混凝土桩的截面积,则桩帽的下表面一部分与素混凝土桩接触,一部分与桩间土接触,使得作用于桩帽的载荷一部分由素混凝土桩承载,一部分通过桩帽直接处置桩间土承担,与现有的单一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直接充分发挥了桩间土的承载力,提高这桩土共同作用效应,同时可有效减低复合地基沉降量和调整均匀性,工艺简单,不同土层适应性强。
【专利说明】一种素混凝土粧复合地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

【背景技术】
[0002]随着高层建筑的迅速发展,建筑物对地基强度、变形的要求不断提高,原天然地基一般都无法满足设计要求,为了满足建筑物对地基强度和变形的要求,通常采用承载力较高且能有效减少地基变形和控制差异变形的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
[0003]但是现有的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在遇到被处理地基土承载力偏低的情况时,SP桩、土刚度相差太大,则势必造成大部分荷载由素混凝土桩承担,桩间土所承载的载荷偏小,且因相对滞后而增加基础沉降量,复合地基的协同承载效果不是很明显,这就需要投入更多的素混凝土桩才能达到设计要求,施工成本偏高,这样就使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的使用条件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0004]综上所述,如何充分发挥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的桩与土共同承载作用,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以充分和快速地发挥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的桩间土的承载力。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包括素混凝土桩和桩间土,所述素混凝土桩的顶部设置有桩帽,所述桩帽的截面积大于所述素混凝土桩的截面积。
[0008]优选地,上述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中,所述桩帽的截面为圆形截面,桩帽的截面直径大于所述素混凝土桩的截面直径。
[0009]优选地,上述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中,所述桩帽的截面为圆形截面。
[0010]优选地,上述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中,所述桩帽与所述素混凝土桩的顶部为一体烧筑结构。
[0011]优选地,上述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中,还包括铺设在所述桩帽的侧面和上方的褥垫层。
[0012]优选地,上述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中,所述褥垫层为碎石褥垫层。
[0013]优选地,上述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中,所述褥垫层的厚度为20cm?30cm。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在素混凝土桩的顶部设置有桩帽,桩帽的截面积大于素混凝土桩的截面积,由于桩帽的截面积大于素混凝土桩的截面积,则桩帽的下表面一部分与素混凝土桩接触,一部分与桩间土直接接触,使得作用于桩帽的载荷一部分由素混凝土桩承担,一部分直接由桩间土承担,与现有的单一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相t匕,本实用新型的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充分和及时发挥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的桩间土的承载力,减少基础沉降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中的A-A截面的剖视图。
[0019]上述图1和图2中,褥垫层1、桩帽2、素混凝土桩3、桩间土 4。

【具体实施方式】
[0020]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了一种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及时和充分发挥了素混凝土粧复合地基的粧间土的承载力,减少基础变形量。
[00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A-A截面的剖视图。
[002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包括素混凝土桩3、桩间土 4和桩帽2,素混凝土桩3位于桩间土 4中,桩帽2设置在素混凝土桩3的顶部,且桩帽2的截面积大于素混凝土桩3的截面积,桩帽2的下表面一部分与素混凝土桩3接触,一部分与素混凝土桩3周围的桩间土 4接触。
[0024]通过在素混凝土桩3的顶部设置桩帽2,则作用在桩帽2上的载荷一部分由素混凝土桩3承担,另一部分由与桩帽2的下表面接触的桩间土 4承担,使得桩间土 4和素混凝土桩3共同承担上部载荷,而现有技术中的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的大部分载荷由素混凝土桩承担,而桩间土只承担一小部分载荷,且因相对滞后而增大了基础沉降,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的桩与土的共同承担作用较好,充分和及时发挥了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的桩、土协同承载作用。
[002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体的桩帽2,桩帽2的截面为圆形截面,桩帽2的截面直径大于素混凝土桩3的截面直径,更优选地,桩帽2与素混凝土桩3同心布置,采用圆形截面的桩帽2便于计算且容易施工,有效承载面积更大。
[0026]除了采用圆形截面的桩帽2之外,桩帽2的截面还可以是多边形截面,比如,矩形、五边形、六边形、八边形等,只要桩帽2的截面面积大于素混凝土桩3的截面积即可,能够使桩帽2的下表面部分与桩间土 4接触。
[0027]为了保证桩帽2与素混凝土桩3的结合强度,本实施例中的素混凝土桩3的顶部伸入到桩帽2中,且素混凝土桩3与桩帽2为一体浇筑结构,即素混凝土桩3与桩帽2为一个整体。当然,素混凝土桩3与桩帽2还可以是分体结构,桩帽2放置在素混凝土桩3顶部。
[0028]进一步优化,本实施例中的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还包括铺设在桩帽2的侧面和上方的褥垫层1,褥垫层I可以使上部载荷更均匀地作用于桩间土 4和桩帽2上,提高桩、土协同承载作用。
[0029]作为优化,本实施例中的褥垫层I为碎石褥垫层,当然,褥垫层I还可以是由砂石、矿渣、卵石、灰土等组成,还可以是素混凝土褥垫层。
[0030]更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褥垫层I的厚度为20cm?30cm。褥垫层I太厚则不能发挥素混凝土桩3的优点,太薄则承载力过于集中在素混凝土桩3上,因此,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尺寸能够使褥垫层I发挥较好地作用,使桩与土共同承载。
[0031]本实用新型中的桩间距以及桩的深度根据现场施工场地的土层情况而定,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0032]本实施例对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的施工方法进行简要介绍:机具就位,按设计要求成孔并清孔;然后灌注素混凝土并振捣密实,完成素混凝土桩3 ;预留桩头并在桩头部位安装桩帽模板,并浇注完成桩帽2 ;素混凝土桩3和桩帽2完成并达到设计要求后铺设碎石褥垫层,厚度为20?30cm,共同形成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
[0033]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0034]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包括素混凝土桩(3)和桩间土(4),其特征在于,所述素混凝土桩(3)的顶部设置有桩帽(2),所述桩帽(2)的截面积大于所述素混凝土桩(3)的截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其特征在于,所述桩帽(2)的截面为圆形截面,桩帽(2)的截面直径大于所述素混凝土桩(3)的截面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其特征在于,所述桩帽(2)的截面为圆形截面。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其特征在于,所述桩帽(2)与所述素混凝土桩(3)的顶部为一体浇筑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铺设在所述桩帽(2)的侧面和上方的褥垫层(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其特征在于,所述褥垫层(1)为碎石褥垫层。
7.根据权利要求5?6任一项所述的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其特征在于,所述褥垫层(1)的厚度为20cm?30cm。
【文档编号】E02D3/00GK204151766SQ201420476084
【公开日】2015年2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22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22日
【发明者】刘兴国, 魏金庸, 高红, 苟波, 姚存柱, 廖东, 康景文 申请人: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