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联合采用堆载预压及强夯处理的地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20769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一种联合采用堆载预压及强夯处理的地基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联合采用堆载预压及强夯处理的地基结构,在所述地基结构的处理范围内,包括硬壳土层、粗砂层、淤泥质土层、淤泥层、排水管、砂井、处理边界;所述硬壳土层为1-3米厚度的硬质土体,作为强夯处理的施工面层以及堆载预压的加载体,同时用于地基处理施工的重型机械行走面层;所述粗砂层为1-5米厚度的粗砂,作为地基结构的横向排水层,同时也作为堆载预压的加载体;所述淤泥质土层及淤泥层为地基结构的初始待处理土层;所述排水管和砂井为地基结构的纵向排水结构;处理边界可设置为水泥灰搅拌连续墙,所述水泥灰搅拌连续墙墙体厚度为0.6-1.5米,深度为6-15米。
【专利说明】一种联合采用堆载预压及强夯处理的地基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联合采用堆载预压及强夯处理的地基结构。

【背景技术】
[0002]目前,针对由大面积淤泥质土、淤泥土构成的软土地基,常用的处理方法主要有:堆载预压法、换填垫层法、强夯法。对于孔隙较大的地基及含水量在一定范围内的软弱粘性土地基,可采用重锤夯实或强夯,其原理是土层在巨大的冲击能作用下,土中产生很大的压力和冲击波,致使土体孔隙压缩,夯击点周围一定深度内产生裂隙良好的排水通道,使土中的孔隙水(气)顺利排出,土体迅速固结;强夯法施工处理后地基承载力可得到一定的提高,压缩性可降低200%?1000% ;当软弱土层厚度不是很大,可将软土范围内的软弱土层部分或全部挖除,然后换填强度较大的土或其它稳定性能好、无侵蚀性的材料(通常是渗水性好的砾料)称为换填或垫层法;此法处理的经济实用高度一般为2?3m,如果软弱土层厚度过大,则采用换填法会增加弃方与取土方量而增大工程成本;堆载预压法,是在工程建设之前用大于或等于设计荷载的填土荷载,促使地基提前固结沉降以提高地基的强度,减少工后沉降。但是,部分地基处理工程,若采用上述单一的处理方法并不恰当,综合考虑工程成本、施工工期及施工工艺难度,选择联合采用堆载预压及强夯处理施工技术来获得新的地基结构形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联合采用堆载预压及强夯处理的地基结构,在所述地基结构的处理范围内,包括硬壳土层、粗砂层、淤泥质土层、淤泥层、排水管、砂井、处理边界;所述硬壳土层为硬质土体,作为强夯处理的施工面层以及堆载预压的加载体,同时用于地基处理施工的重型机械行走面层;所述粗砂层选用具有良好渗水功能的粗砂材料,作为地基结构的横向排水层,同时也作为堆载预压的加载体;所述淤泥质土层及淤泥层为地基结构的初始待处理土层;所述排水管和砂井为地基结构的纵向排水结构;处理边界可设置为水泥灰搅拌连续墙。
[0004]作为优选,所述硬壳土层为1-3米厚度的硬质土体,优选采用利于插排水管施工的粘土,所述硬质土体不能选用未经粉碎处理的建筑废料,避免影响排水管插管施工。
[0005]作为优选,所述粗砂层厚度为1-5米。
[0006]作为优选,所述水泥灰搅拌连续墙墙体厚度为0.6-1.5米,深度为6-15米。
[0007]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结构所要求的施工流程及工艺为:先在淤泥质土层上逐层铺设粗砂层并预设好砂井结构;然后在粗砂层上采用插管机械进行排水管插管施工;再在粗砂层上逐层铺设硬壳土层,再分区多次进行强夯处理施工。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0009]图2为本实用新型粗砂层排水管及砂井位置布置示意图。
[0010]其中:1为硬壳土层,2为粗砂层,3为淤泥质土层,4为淤泥层,5为排水管,6为处理边界,7为砂井。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0012]参阅图1、图2,一种联合采用堆载预压及强夯处理的地基结构,具体实施中包括硬壳土层1、粗砂层2、淤泥质土层3、淤泥层4、排水管5、处理边界6、砂井7。
[0013]具体实施中,硬壳土层I为1-3米厚度的硬质土体,优选采用利于插排水管施工的粘土,所述硬质土体不能选用未经粉碎处理的建筑废料,避免影响排水管插管施工。
[0014]具体实施中,粗砂层2选用具有良好渗水功能的粗砂材料,所述粗砂层2的厚度为1-5米,作为地基结构的横向排水层,同时也作为堆载预压的加载体。
[0015]所述淤泥质土层3及淤泥层4为地基结构的初始待处理土层;所述排水管5和砂井7为地基结构的纵向排水结构;处理边界6可设置为水泥灰搅拌连续墙。
[0016]具体实施中,水泥灰搅拌连续墙墙体厚度可设计为1.2米,深度为12米。
[0017]具体实施中,本实用新型结构所要求的施工流程及工艺为:先在淤泥质土层3上逐层铺设粗砂层2并预设好砂井7 ;然后在粗砂层2上采用插管机械进行排水管5插管施工;粗砂层2上的排水管5及砂井7的位置布置可选择梅花桩形错开布置。
[0018]排水管5插管施工完成后,再在粗砂层2上逐层铺设硬壳土层1,再分区多次进行强夯处理施工,以达到地基处理工程的设计要求为止。
【权利要求】
1.一种联合采用堆载预压及强夯处理的地基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地基结构的处理范围内,包括硬壳土层、粗砂层、淤泥质土层、淤泥层、排水管、砂井、处理边界;所述硬壳土层为硬质土体,作为强夯处理的施工面层以及堆载预压的加载体,同时用于地基处理施工的重型机械行走面层;所述粗砂层选用具有良好渗水功能的粗砂材料,作为地基结构的横向排水层,同时也作为堆载预压的加载体;所述淤泥质土层及淤泥层为地基结构的初始待处理土层;所述排水管和砂井为地基结构的纵向排水结构;处理边界可设置为水泥灰搅拌连续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联合采用堆载预压及强夯处理的地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硬壳土层为1-3米厚度的硬质土体,采用利于插排水管施工的粘土铺设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联合采用堆载预压及强夯处理的地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粗砂层厚度为1-5米;所述水泥灰搅拌连续墙墙体厚度为0.6-1.5米,深度为6-15米。
【文档编号】E02D3/02GK204059329SQ201420537801
【公开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18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18日
【发明者】万国平 申请人:江西省辉煌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