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桩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础桩连接结构,包括基础桩和承重台,基础桩上部周向设若干半圆形的凹槽,凹槽壁上等间距设第一钢筋,第一钢筋包括第一外露部和第一插入部,第一钢筋的第一插入部的端部相聚于基础桩中心轴线上并焊接固定,基础桩上部中心设螺纹套,螺纹套内壁设胶垫,承重台底部周向设有与第一外露部配合的第二钢筋,第二钢筋包括第二外露部和第二插入部,第二外露部伸入对应的相邻两个第一外露部之间的空间内并与相邻两个第一外露部焊接固定,第二钢筋的第二插入部的端部相聚于承重台中心轴线上并焊接固定,承重台下部中心设螺栓,螺栓一端伸入承重台内,螺栓可以配合伸入螺纹套内。本实用新型承载力大,稳定性和抗震能力好。
【专利说明】基础粧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是一种基础桩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基础桩连接结构中,基础桩与承重台之间的连接成为影响房屋稳定性和抗震能力的重点,现有技术为钢筋锚固法、单一螺栓固定法和凹槽内嵌法,不符合房屋稳定性和抗震能力的要求,并且施工工艺复杂,且现有基础桩的形状普遍是圆柱体和四棱柱体,承载力较小。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承载力大,稳定性和抗震能力好的基础桩连接结构。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基础桩连接结构,包括基础桩和位于基础桩上方的承重台,所述基础桩上部周向设有若干半圆形的凹槽,所述凹槽壁上等间距设有第一钢筋,所述第一钢筋包括竖直贴设在凹槽壁上的第一外露部和伸入基础桩内部的第一插入部,各个第一钢筋的第一插入部的端部相聚于基础桩中心轴线上并焊接固定,所述基础桩上部中心设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内壁设有胶垫,所述承重台底部周向设有与第一外露部配合的第二钢筋,所述第二钢筋包括竖直的第二外露部和伸入承重台内部的第二插入部,所述第二外露部伸入对应的相邻两个第一外露部之间的空间内并与相邻两个第一外露部焊接固定,各个第二钢筋的第二插入部的端部相聚于承重台中心轴线上并焊接固定,所述承重台下部中心设有螺栓,所述螺栓一端伸入承重台内,螺栓可以配合伸入螺纹套内。
[0005]各个第一钢筋的第一插入部的端部位于同一高度。
[0006]各个第二钢筋的第二插入部的端部位于同一高度。
[0007]所述螺纹套的底端位于第一插入部的端部上方。
[0008]所述螺栓的顶端位于第二插入部的端部下方。
[000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基础桩上部周向设若干半圆形的凹槽,使同等体积的基础桩获得更大的表面积,当基础桩埋入地下时与土壤的接触面也就增大,产生的承受力也增大,提高房屋的强度;通过第一外露部和第二外露部交错设置并焊接固定,同时螺栓伸入设有胶垫的螺纹套内,加强了基础桩与承重台之间的稳定性和抗震能力。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基础粧的俯视图;
[001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承重台的仰视图。
[0013]图中:基础桩1、凹槽11、螺纹套12、胶垫13、承重台2、第一外露部3、第一插入部31、第二外露部4、第二插入部41、螺栓5。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0015]如图1?图3所不,基础粧连接结构,包括基础粧I和位于基础粧I上方的承重台2,所述基础桩I上部周向设有若干半圆形的凹槽11,使同等体积的基础桩I获得更大的表面积,当基础桩I埋入地下时与土壤的接触面也就增大,产生的承受力也增大,提高了房屋的强度。
[0016]凹槽11壁上等间距设有第一钢筋,所述第一钢筋包括竖直贴设在凹槽11壁上的第一外露部3和伸入基础桩I内部的第一插入部31,各个第一钢筋的第一插入部31的端部相聚于基础桩I中心轴线上并焊接固定,各个第一钢筋的第一插入部31的端部位于同一高度,第一钢筋在基础桩I内可靠固定。所述承重台2底部周向设有与第一外露部3配合的第二钢筋,所述第二钢筋包括竖直的第二外露部4和伸入承重台2内部的第二插入部41,所述第二外露部4伸入对应的相邻两个第一外露部3之间的空间内并与相邻两个第一外露部3焊接固定,各个第二钢筋的第二插入部41的端部相聚于承重台2中心轴线上并焊接固定,各个第二钢筋的第二插入部41的端部位于同一高度,第二钢筋也可靠固定在承重台2上,第一钢筋的第一插入部31和第二钢筋的第二插入部41交错分布且贴紧并焊接固定,使得基础桩I与承重台2之间的稳定性和抗震能力大大加强。
[0017]基础桩I上部中心设有螺纹套12,所述螺纹套12内壁设有胶垫13,所述承重台2下部中心设有螺栓5,所述螺栓5 —端伸入承重台2内,螺栓5可以配合伸入螺纹套12内,所述螺纹套12的底端位于第一插入部31的端部上方,所述螺栓5的顶端位于第二插入部41的端部下方,通过螺栓5伸入带有胶垫13的螺纹套12内,进一步加强了基础桩I与承重台2之间的稳定性和抗震能力。
[001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基础桩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桩(I)和位于基础桩(I)上方的承重台(2),所述基础桩(I)上部周向设有若干半圆形的凹槽(11),所述凹槽(11)壁上等间距设有第一钢筋,所述第一钢筋包括竖直贴设在凹槽(11)壁上的第一外露部(3)和伸入基础桩(I)内部的第一插入部(31),各个第一钢筋的第一插入部(31)的端部相聚于基础桩(I)中心轴线上并焊接固定,所述基础桩(I)上部中心设有螺纹套(12),所述螺纹套(12)内壁设有胶垫(13),所述承重台(2)底部周向设有与第一外露部(3)配合的第二钢筋,所述第二钢筋包括竖直的第二外露部(4)和伸入承重台(2)内部的第二插入部(41),所述第二外露部(4)伸入对应的相邻两个第一外露部(3)之间的空间内并与相邻两个第一外露部(3)焊接固定,各个第二钢筋的第二插入部(41)的端部相聚于承重台(2)中心轴线上并焊接固定,所述承重台(2)下部中心设有螺栓(5),所述螺栓(5) —端伸入承重台(2)内,螺栓(5)可以配合伸入螺纹套(12)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础桩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各个第一钢筋的第一插入部(31)的端部位于同一高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础桩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各个第二钢筋的第二插入部(41)的端部位于同一高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础桩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套(12)的底端位于第一插入部(31)的端部上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础桩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5)的顶端位于第二插入部(41)的端部下方。
【文档编号】E02D27/12GK204125958SQ201420565516
【公开日】2015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8日
【发明者】鲁光德 申请人:浙江久城建设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