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地下洞室溶洞处理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22511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地下洞室溶洞处理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地下洞室溶洞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构是在溶洞(3)的上方洞口外布置一块混凝土结构的底板(1),底板(1)将溶洞(3)的洞口遮盖;在底板(1)内部设有网格暗梁(2),底板(1)与网格暗梁(2)形成整体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底板内设置“井”型网格暗梁的结构,能有效地将底板上部荷载传至溶洞区域以外可靠的基础上,降低对底板溶洞范围基础承载力的要求;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经济可行,具有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专利说明】一种用于地下洞室溶洞处理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地下洞室溶洞处理结构,属于水利水电工程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在灰岩地区的地下洞室工程中,由于岩溶问题在某种程度上的不可预见性,经常会遇到溶洞,且溶洞的发育深度往往不可预见;若溶洞发育在地下洞室底板位置,一般采取将溶洞内充填的粘土、粉砂及灰岩块石等开挖出来然后采用混凝土进行换填,以满足承载力要求;这样会使投资增加,又拖延了工期。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投资小、结构简单、方便施工的用于地下洞室溶洞处理结构。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本实用新型是用于地下洞室如引水隧洞、导流洞等的溶洞处理结构,它处理的溶洞位于地下洞室的底板下部,溶洞向上开口通向地下洞室内部,溶洞内一般充填充填粘土、粉砂及灰岩块石。本实用新型的处理结构是在溶洞的上方洞口外布置一块混凝土结构的底板,底板将溶洞的洞口遮盖;在底板内部设有网格暗梁,底板与网格暗梁形成整体结构。
[0006]进一步的,网格暗梁由纵横相交的单独暗梁组成“井”型结构,每根单独暗梁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每根单独暗梁的断面形状为矩形。每根单独暗梁的两端均位于溶洞洞口范围之外的可靠基础上。
[000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08]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底板内设置“井”型网格暗梁的结构,能有效地将底板上部荷载传至溶洞区域以外可靠的基础上,降低对底板溶洞范围基础承载力的要求;本实用新型的这种溶洞处理结构对地下洞室底板下部有溶洞、溶蚀破碎带等不利地质条件适宜性较好,可以降低对底板下部溶洞的处理成本,节约了投资,保证了地下洞室工程的施工工期;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经济可行,具有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图;
[001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0011]附图标记说明:1-底板,2-网格暗梁,3-溶洞。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3]如图1所示,图1展示了本实用新型的平面图,可以看到,本实用新型的这种处理结构,是通过底板1及其内的网格暗梁2从溶洞3的开口上方将其洞口覆盖,网格暗梁2由纵横相交的单独暗梁组成,每根单独的暗梁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每根单独暗梁的两端均搭在溶洞3的洞口范围之外的可靠基础上,以形成简支梁的可靠支撑,这样可以将底板1上部传来的荷载通过底板1和网格暗梁2共同作用传递到溶洞3区域以外可靠的基础上。图1中展示的网格暗梁2由四根单独暗梁组成,四根单独暗梁形成“井”型网格暗梁2,与底板1一起共同形成对溶洞3的处理结构。实际实施的过程中根据溶洞3范围、底板1上部的荷载及现场施工条件可由四根、五根、六根、七根单独暗梁组成网格暗梁3,如采用五根单独暗梁时,可选择横向三根纵向两根的布置方式,或者横向两根纵向三根的布置方式。
[0014]看图2,图2展示了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从图中可以看到,底板1及网格暗梁2形成的整体结构将溶洞3的上方开口完全覆盖。底板1为混凝土结构,厚度一般大于0.3%小于 21110
[0015]溶洞3中一般充填粘土、粉砂及灰岩块石等,少数溶洞内没有填充物。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处理结构将溶洞3进行处理,可以保证其上方的地下洞室工程的正常施工及运行。
[0016]当然,以上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本实用新型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地下洞室溶洞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构是在溶洞(3)的上方洞口外布置一块混凝土结构的底板(I),底板(I)将溶洞(3 )的洞口遮盖;在底板(I)内部设有网格暗梁(2),底板(I)与网格暗梁(2)形成整体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地下洞室溶洞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暗梁(2)由纵横相交的单独暗梁组成“井”型结构,每根单独暗梁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每根单独暗梁的断面形状为矩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地下洞室溶洞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每根单独暗梁的两端均位于溶洞(3)洞口范围之外的可靠基础上。
【文档编号】E02D29/045GK204185881SQ201420637140
【公开日】2015年3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30日
【发明者】秦晓亮, 陈海坤, 彭继乐, 俞灵光, 余志超, 赵继勇 申请人: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