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气稠油油藏化学降粘有效施工半径的确定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49947阅读:61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石油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含气稠油油藏化学降粘有效施工半径的确定方法。



背景技术:

其中在我国的石油探明储量中,普通稠油占74.7%,特稠油占14.4%,超稠油占10.9%。对于丰富的稠油资源而言,主要以开展热采为主(其中蒸汽驱和蒸汽吞吐是主要手段),但是开展蒸汽驱或者蒸汽吞吐,会消耗大量的燃料及大量的稀油,最终增加了采油成本,特别对于部分物性较差的油藏而言,断层发育,油层较薄,连通性较差,开展大规模的蒸汽驱等热采手段是难以见效的,或者效果差,导致最终收益成都较低。针对这一部分油藏区块,稠油冷采降粘技术能够有效弥补热采的不足。稠油冷采技术中的化学剂降粘方法,是利用表面活性剂将高粘度的稠油转变为低粘度的水包油乳状液采出。乳化降粘因为降粘率高、成本低、易于操作的特点,在国内外油田均有使用。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发展,陈国华(原油高温化学降粘剂,公开号CN1204680A)和尉小明等(一种高效稠油超稠油降粘剂,公开号CN1472276A),杨光等(一种原油降粘剂及其制备方法,公开号CN104893313A),郑延成等(稠油开采用活性型催化降粘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公开号CN104830305A),都研制出了较好的降粘剂体系及配方。但是对于施工手段和方式,陈兴佳(一种用于原油的化学降粘方法,专利号CN103046913A),吴光焕等(超深层低渗稠油强化降粘方法,公开号CN104847320A),周斌(一种稠油乳化降粘方法,公开号CN104963667A)讲述了化学降粘的不同的施工方式,笼统的介绍了如何施工,施工效果如何,对于具体施工参数是鲜有介绍。稠油冷采降粘施工措施中,现阶段仅有注入量有经验式存在,对于降粘半径的确定均是通过室内模拟实验,或者数值模拟,获取相关参数,并未有一种方法从理论上的指导和确定施工半径。而经过繁琐的模拟、实验确定的施工方案,不但费时费力,而且很难应用于大规模的冷油开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丰富稠油油藏化学冷采降粘施工手段,针对含气稠油油藏,提供一种含气稠油油藏化学降粘有效施工半径的方法。

本含气稠油油藏化学降粘有效施工半径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确立油井是否需要进行施工且具有施工价值;

步骤(2):确立油井要进行施工且具有施工价值后,收集相关计算参数;

步骤(3):根据油井生产形成的压降公式,获取压降曲线,确定不同半径位置条件下地层压力对地下原油的推动作用;

步骤(4):原油低于饱和压力脱气后于临界条件下计算所得的半径,即为含气稠油油藏化学降粘有效施工半径。

作为技术方案完善,步骤(1)所述的油井需要进行施工且具有施工价值的确定方式为,①油井生产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产量,不能没有产量,否则失去施工价值;②开采年限不宜太久,否则失去施工价值;③含水率相对较低的油井,否则失去施工价值。

作为技术方案完善,步骤(2)所述的相关计算参数,包括地层压力、饱和压力、地层温度、泄油半径和井筒半径。

作为技术方案完善,步骤(3)所述的压降公式为,

其中:P-当前半径内的地层压力;Pe-地层压力,MPa;Pwf-井底流压,MPa;re-泄油半径,m;rw-井筒半径,m;r-当前的半径。

作为技术方案完善,步骤(4)所述的临界条件为地层原油低于饱和压力脱气后,原油粘度上升造成的流动阻力上升,完全脱气的时刻。

本发明一种含气稠油油藏化学降粘有效施工半径的方法,其技术目的在于丰富稠油油藏化学冷采降粘施工手段,针对含气稠油油藏,快速确定单井的化学降粘有效施工半径的一种方法,为现场化学降粘的施工操作提供一种快速、便利的指导。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一种含气稠油油藏化学降粘有效施工半径的确定方法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含气稠油油藏化学降粘有效施工半径的确定方法实施方式中饱和压力下的半径rb的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方法实施于克拉玛依油田某区块作为实施例。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按照选井原则:①油井生产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产量,不能没有产量,否则失去施工价值;②开采年限不宜太久,因为开采年限太久,近井区块含油量低,同时稠油流动性差,远井地区难以流动到近井区块,开采意义低;③含水率相对较低的油井,太高会导致生产成本加剧,降粘效果削弱。确定了某井进行施工设计;

步骤(2):某井的基本地质情况如下:其中因为根据生产状况表明,井底流压最大不过4MPa,不能达到饱和压力,所以计算过程选用井底流压0MPa(流压为0,不能生产再高的流压都不能生产)。

表2油井的基本参数

(3)油井压降漏斗式1,通过式1,可以确定不同半径内的,油藏的地层压力P。如表3所示,不同半径下内地层压力

表3不同半径内地层压力

(4)根据油藏基本资料可知饱和压力是9.19MPa,代入饱和压力进入式1,可得rb=12.5m,如图1所示,原油流动进入到近井12.5m处开始原油脱气,流动阻力大幅度上升。

(5)为保证原油因脱气导致粘度上升,应该在上升前开展降粘措施,即饱和压力下的半径rb就是稠油冷采化学降粘的最短施工半径。

上述实施方式旨在举例说明本发明可为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实现或使用,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故本发明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符合本权利要求书或说明书描述,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性、创造性特点的方法、工艺、产品,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