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密储层分类模型建立方法及致密储层分类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8312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致密储层分类模型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多个第一取样岩心的孔隙度、含油饱和度和含水饱和度;

根据每个第一取样岩心的含油饱和度和含水饱和度,求取该第一取样岩心的油水饱和度;

以孔隙度作为横轴,以含油饱和度、含水饱和度和油水饱和度作为纵轴,建立孔隙度与饱和度的交会图版,并绘制含油饱和度、含水饱和度和油水饱和度关于孔隙度的趋势线;

根据各趋势线上的极值点或拐点,确定致密储层的各分类的孔隙度范围,得到致密储层分类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密储层分类模型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多个第二取样岩心的孔隙度和氯根含量;

以孔隙度作为横轴,以氯根含量作为纵轴,建立孔隙度与氯根含量交会图版,并绘制氯根趋势线;

根据氯根趋势线上的极值点或拐点,确定常规储层的孔隙度范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密储层分类模型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求取该第一取样岩心的油水饱和度,包括:

将该第一取样岩心的含油饱和度和含水饱和度相加,得到该第一取样岩心的油水饱和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密储层分类模型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多个第一取样岩心的孔隙度、含油饱和度和含水饱和度,包括:

将每个第一取样岩心进行洗油干燥;

将洗油干燥后的第一取样岩心放入装有原油的高压密闭容器充分浸泡;

将放入原油中的第一取样岩心迅速取出后放入装有水的容器中充分浸泡;

将先在原油中、后在水中浸泡的第一取样岩心取出放在空气中晾干;

测定第一取样岩心的孔隙度、含油饱和度和含水饱和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致密储层分类模型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多个取样岩心的孔隙度和氯根含量,包括:

将每个第二取样岩心进行洗油干燥;

将洗油干燥后的第二取样岩心放入装有盐水的高压密闭容器充分浸泡;

将在盐水中浸泡的第二取样岩心放在空气中晾干;

测定第二取样岩心的孔隙度和氯根含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密储层分类模型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密储层分类模型中,含油饱和度为0%的孔隙度区段为非储集层;油水饱和度为100%、含水饱和度与孔隙度呈负相关、含油饱和度与孔隙度呈正相关的孔隙度区段为流体束缚储层;油水饱和度小于100%与孔隙度且呈负相关、含水饱和度与孔隙度呈负相关、含油饱和度与孔隙度呈负相关的孔隙度区段为毛细管储层;油水饱和度小于100%、含水饱和度与孔隙度呈低斜率正相关、含油饱和度与孔隙度呈低斜率负相关的孔隙度区段为油水平衡储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致密储层分类模型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储集层的孔隙度小于1%;所述流体束缚储层的孔隙度在1~3.5%之间;所述毛细管储层的孔隙度在3.5~5%之间;所述油水平衡储层的孔隙度在5~10%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致密储层分类模型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孔隙度与氯根含量不呈正相关趋势的孔隙度区段为常规储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致密储层分类模型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常规储层的孔隙度大于10%。

10.一种致密储层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测定待分类储层的取样岩心的孔隙度;

根据所述孔隙度和权利要求1-9其中任一项的致密储层分类模型建立方法建立的致密储层分类模型,得到待分类储层的确定分类。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