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性密封旋转扶正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79430发布日期:2018-10-02 17:36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油管部件领域,尤其是一种设置与抽油管上的弹性密封旋转扶正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定向钻井和侧钻井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井下工具管柱在水平井完井作业时必须通过造斜井段的弯曲套管,当工具进入水平裸眼井段时会遇到很大的摩擦阻力,已聚积在井眼内的地层砂和岩石碎块将使管柱下入阻力进一步增大,当阻力过大时,管柱下入作业就会被迫停止,通常需要将管柱起出来进行通井作业,或者缩短完井长度,提前结束施工作业,给水平井油气开发带来不应有的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一种弹性密封旋转扶正器,该扶正器结构简单,且能够在各种工况下起到旋转通畅且密封的作用,能够保证施工作业正常进行。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弹性密封旋转扶正器,包括管路本体以及套接在管路本体上的扶正环,所述扶正环与管路本体活动连接,所述扶正环包括两层结构,外层为硬质层,内层为弹性层,伸缩轴贯穿硬质层和弹性层后与管路本体接触,所述伸缩轴旋转进入后与管路本体接触后,继续进入,此时伸缩轴带动弹性层与管路本体分离,此时弹性层与管路本体之间形成密闭空腔。

进一步的,所述伸缩轴为多个,且均匀分布设置在扶正环上。

进一步的,所述扶正环两端部内弯形成弧形延展段,弧形延展段与管路本体的外壁活动连接且封闭,此时扶正环与管路本体之间形成密闭空腔。

进一步的,所述弧形延展与管路本体接触的部分与管路本体的外表面齐平,且该部分与管路本体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扶正器通过将扶正环外套在管路本体上且可以在其上旋转,并通过在扶正环两端设置延展的弧形段,内部设置伸缩轴随时调整扶正环与管路本体之间的间隙,使得扶正环能够在管路本体上自由旋转,使得其旋转更为畅通,扶正环与管路本体之间形成密闭空腔,保证旋转的过程中密封良好,密封圈的设置更是保证了管路内部不受外部油路通道的影响。

附图说明

本发明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本发明结构及原理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1是管路本体2是扶正环3是硬质层

4是弹性层5是弧形延展段6是密封圈7是伸缩轴。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如图1所示的本发明的一种弹性密封旋转扶正器,包括管路本体以及套接在管路本体上的扶正环,所述扶正环与管路本体活动连接,我们通过将扶正环两端部向内弯折形成弧形段,且弧形段与管路本体相接的部分弯曲后与管路本体的表面平行,弧形段整体与管路本体活动连接,且可以通过密封装置进行密封,使扶正环与管路本体之间形成密封空腔,并且扶正环设置为两层,外层为硬质层,内层为弹性层,伸缩轴设置在扶正环上并贯穿扶正环与管路本体接触,当伸缩轴旋转进入扶正环与管路本体接触并继续进入后,其前端于管路本体相互作用,从而使弹性层后退,从而使管路本体与弹性层之间形成密封空腔,使扶正环不受外界油路的干扰,另外,为了使外部的油路不会进入到密闭空腔内,对伸缩轴与弹性层之间的配合造成影响,或是腐蚀其内部结构,我们在弧形延展段与管路本体接触的部位设置有密封圈,一般可以在管路本体上和弧形延展段上分别设置密封圈和与该密封圈配合的凹槽结构,可以设置多层次的凹槽和密封圈结构,保证密封且扶正环与管路本体之间的相对旋转运动。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合。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弹性密封旋转扶正器,包括管路本体以及套接在管路本体上的扶正环,所述扶正环与管路本体活动连接,所述扶正环包括两层结构,外层为硬质层,内层为弹性层,伸缩轴贯穿硬质层和弹性层后与管路本体接触,所述伸缩轴旋转进入后与管路本体接触后,继续进入,此时伸缩轴带动弹性层与管路本体分离,此时弹性层与管路本体之间形成密闭空腔。该扶正器结构简单,且能够在各种工况下起到旋转通畅且密封的作用,能够保证施工作业正常进行。

技术研发人员:周华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煜天石油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6.12.12
技术公布日:2018.10.0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