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富水岩溶隧洞堵排结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07587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富水岩溶隧洞堵排结合结构。适用于岩溶发育地区建设的水工隧洞、交通隧道、输水输气管道、地下管廊等。



背景技术:

岩溶是铁路、公路、水利水电、矿山巷道等地下工程建设中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地球上约有15%的地形是岩溶地貌,世界上许多国家每年都因不同程度的隧洞岩溶灾害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我国幅员辽阔,有70%为山区,地理地质条件十分复杂,是世界上岩溶分布最广的国家,西部已建和在建隧洞中位于岩溶地区的占有相当大比例,在这些隧洞中,由于岩溶不良地质灾害的存在给隧洞的施工和运营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位于隧洞顶板、底板和侧边的溶洞在施工中的突然坍塌或掉块引起了隧洞围岩和支护结构的严重破坏,并引发大量塌方,严重影响了隧洞的正常施工。大规模的涌水、突泥等工程地质灾害,已经成为我国岩溶地区隧洞修建中最严重、最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大规模的突水、突泥不但危及隧洞施工安全,影响施工进度,一旦措施不当,常会使隧洞建成后运营环境恶劣,地表生态恶化,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造成重大损失。

隧洞发生涌水突泥时,以往较多采用以“排"为主的原则,排水处理主要是通过暗沟、管道、涵洞、泄水洞等截流排除地下水。但是这种以“排”为主的处理方法产生了许多严重的地质灾害和环境问题,如地表塌陷、地面沉降变形、水塘井泉干涸、农田缺水、林木枯死等,严重影响了周围的生态平衡。同时,这种治理原则,导致衬砌后的隧洞的运营也存在着很大的后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成本较低的富水岩溶隧洞堵排结合结构,以加强衬砌结构并实现对岩溶水的定量排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富水岩溶隧洞堵排结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在隧洞原有衬砌结构和岩溶管道相交处布置加强钢筋混凝土衬砌结构;

所述岩溶管道底部、远离隧洞侧布置有排水洞,岩溶管道与排水洞之间依次设有级配碎石过滤层和混凝土封堵墙,混凝土封堵墙上设有若干穿过混凝土封堵墙连通级配碎石过滤层和排水洞的排水管。

所述排水管进入级配碎石过滤层的深度大于1m。

所述级配碎石过滤层的厚度为1.5~2m。

所述混凝土封堵墙的厚度为1.5~2m。

所述排水洞尺寸为3m。

所述加强钢筋混凝土衬砌结构厚度大于等于50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实现对结构的加强和对地下水的定量排放,有效减轻了作用在衬砌结构上的水压力,保证了结构安全,并对岩溶管道涌出的泥沙进行了处理,保证了排水效果和排水洞的长期有效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富水岩溶隧洞堵排结合结构,根据岩溶管道揭露情况,在隧洞原有衬砌结构2和岩溶管道4相交处布置加强钢筋混凝土衬砌结构3,该结构厚度不易小于50cm,并进行配筋,以抵抗岩溶管道4突涌水和突泥,保证原有衬砌结构的安全。

在岩溶管道4底部、远离隧洞1侧布置排水洞8,排水洞尺寸要求大约3m,以保证洞内具有足够的空间进行施工。在岩溶管道4与排水洞8相交处,依次布置级配碎石过滤层5和混凝土封堵墙6,混凝土封堵墙6上设有若干穿过混凝土封堵墙6连通级配碎石过滤层5和排水洞8的排水管7。

本实施例中级配碎石过滤层5的厚度一般在1.5~2m,主要作用是应对岩溶管道4内涌出的块石、泥沙等可能对排水洞8和排水管7造成的堵塞,确保排水效果,并能够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

本例中混凝土封堵墙6的厚度一般在1.5~2m,主要作用是抵抗岩溶管道4的高压突涌水,以保证对岩溶管道4的封堵效果。

本实施例中排水管7需进入级配碎石过滤层5一定深度(大于1m),确保过滤层中的水能够及时排出,减少作用在加强钢筋混凝土衬砌结构3和混凝土封堵墙6上的水压力。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做出的变化、添加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