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倾斜煤层外牵引采煤系统的防跳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49678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急倾斜煤层采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急倾斜煤层外牵引采煤系统的防跳链装置。



背景技术:

急倾斜煤层由于角度大,不易于人工采煤作业,一般通过自动化采煤设备进行开采。

申请号为201520864898.7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急倾斜煤层采运煤装置,包括采煤单元、运煤单元和控制系统,采煤单元通过前后端串接在环形的柔性牵引件上,柔性牵引件由具有正反转输出的旋转驱动单元驱动,采煤单元后部设有采煤部,在牵引链段的长度方向上分布有多排可深入所述凹槽的刮煤板,牵引链与刮煤板构成所述运煤单元。该实用新型专利中所公开的牵引部分设置不合理,考虑到煤层长度以及煤层表面的复杂状况,采用双端牵引效果不好,该实用新型中所述柔性牵引件为牵引绳或牵引连,牵引绳所能提供的拉力有限,使用牵引链则由于受牵引链的重力和煤层表面复杂状况的影响易产生跳链,影响采煤系统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急倾斜煤层采煤系统牵引部分设置不合理的缺点,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急倾斜煤层外牵引采煤系统的防跳链装置,通过锚机、锚链、导链架牵引采煤设备构成采煤系统,结构简单,适应性好。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急倾斜煤层外牵引采煤系统的防跳链装置,包括采煤设备、锚机、锚链以及与锚链啮合的滚筒式导链架;所述滚筒式导链架有两个,分别设在巷道顶部和底部,所述采煤设备通过锚链经两个滚筒式导链架与设在巷道底部的锚机连接,滚筒式导链架与采煤设备之间、两个滚筒式导链架之间以及滚筒式导链架与锚机之间的锚链上均设有锚链张紧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为,采用两个与锚链啮合的滚筒式导链架可以使锚链与导链架充分接触、配合稳固,牵引过程顺畅,锚链张紧装置的设置可以有效调整与滚筒式导链架啮合的锚链,防止跳链。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在巷道顶部与锚机、锚链张紧装置、采煤设备均连接的张紧控制模块。张紧控制模块可以根据采煤设备的运行状况调整锚链张紧装置和锚机的状态使牵引过程流畅。

进一步地,所述采煤设备上设有与张紧控制模块连接的用于采集采煤设备周围状况的环境采集模块。张紧控制模块根据环境采集模块采集到的环境信息控制锚链张紧过程,进一步保证牵引过程流畅稳定。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牵引过程顺畅、防跳链的有益效果:采用两个与锚链啮合的滚筒式导链架可以使锚链与滚筒式导链架充分接触、配合稳固,牵引过程顺畅;锚链张紧装置及张紧控制模块的设置可以有效调整与滚筒式导链架啮合的锚链,防止跳链。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急倾斜煤层外牵引采煤系统的防跳链装置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巷道,2-煤层,3-支架,4-采煤设备,5-环境采集模块,6-锚链,7-滚筒式导链架,8-锚机,9-锚链张紧装置,10-张紧控制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急倾斜煤层外牵引采煤系统的防跳链装置,包括采煤设备4、锚机8、锚链6以及与锚链6啮合的滚筒式导链架7,所述滚筒式导链架7有两个,分别设在巷道1顶部和底部,所述采煤设备4通过锚链6经两个滚筒式导链架7与设在巷道1底部的锚机8连接,滚筒式导链架7与采煤设备4之间、两个滚筒式导链架7之间以及滚筒式导链架7与锚机8之间的锚链6上均设有锚链张紧装置9。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在巷道1顶部与锚机8、锚链张紧装置9、采煤设备4均连接的张紧控制模块10,张紧控制模块10可以根据采煤设备4的运行状况调整锚链张紧装置9和锚机8的状态使牵引过程流畅;所述采煤设备4上设有与张紧控制模块10连接的用于采集采煤设备4周围状况的环境采集模块5,张紧控制模块10根据环境采集模块5采集到的环境信息控制锚链6张紧过程,进一步保证牵引过程流畅稳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时,煤层2上设有多个支架3以构成工作空间,采煤设备4通过锚链6经两个滚筒式导链架7连接至锚机8,采煤设备4在重力和锚链6拉力的作用下在煤层2上进行采煤作业,张紧控制模块10根据采煤设备4的运行状态、环境采集模块5采集到的环境状态控制张紧过程以保证牵引过程流畅稳定。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牵引过程顺畅、防跳链的有益效果:采用两个与锚链6啮合的滚筒式导链架7可以使锚链6与滚筒式导链架7充分接触、配合稳固,牵引过程顺畅;锚链张紧装置9及张紧控制模块10的设置可以有效调整与滚筒式导链架啮合7的锚链6,防止跳链。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