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架与提升同心的钻探机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77354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钻架与提升同心的钻探机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探钻机,特别涉及一种钻架与提升同心的钻探机械。



背景技术:

勘探钻机由于可以用于石油钻井勘探、地质勘探等,已经在石油地震勘探、煤田地震勘探和水利及其它建设工程等领域中被广泛应用。钻机在使用过程中要用到起固定作用的钻架,钻架与钻杆连接,通过提升钻架来提升钻杆。在现有技术中,都是通过人力来提升钻架进而带动钻杆的提升,而且在工作时,钻架提升时钻杆与下方的地探钻机的动力孔不同心,造成钻出的孔误差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钻架与提升同心的钻探机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钻架提升时钻杆与下方的地探钻机的动力孔不同心而造成钻出的孔误差大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钻架与提升同心的钻探机械,包括地探钻架底座、折叠油缸、钻架、提升结构和钻杆,所述折叠油缸一端与地探钻机底座铰接,另一端与所述钻架铰接,所述提升结构包括提升轮、导轮板和钢丝绳,所述提升轮通过所述导轮板固定设置在所述钻架上,所述提升轮上设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与所述钻杆的端部通过提引器连接;所述导轮板包括与钻架连接的底板、与底板连接设置在底板两侧的侧板,所述提升轮设置在所述两侧板之间,所述两侧板之间设有用于对所述钢丝绳起到限位作用并可转动的限位套,工作时,折叠油缸将所述钻架推起,利用钢丝绳将所述钻杆提起,所述钻杆从地探钻机底座的动力孔穿过,上方的提升轮与下方的动力孔同心。

依照本申请较佳实施例所述的钻架与提升同心的钻探机械,所述钻架为折叠钻架,所述折叠钻架包括竖直设置在地探钻机底座上的第一钻架、与第一钻架端部铰接的第二钻架和与第二钻架端部铰接的第三钻架,所述折叠油缸连接于所述地探钻机底座与第二钻架之间,所述折叠油缸可带动第二钻架转动;所述第三钻架的端部设有所述导轮板,所述导轮板与所述第三钻架的端部可拆卸连接。

依照本申请较佳实施例所述的钻架与提升同心的钻探机械,所述第一钻架和第二钻架之间通过折叠板一铰接,所述折叠板一包括第一板部一和第二板部一,所述第一板部一和所述第一钻架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板部一与所述第二钻架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板部一的端部和所述第二板部一的端部铰接,所述钻架在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一板部一与所述第二板部一的夹角为90°,所述第一钻架与所述第二钻架垂直;所述钻架被提升至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板部一与所述第二板部一的夹角为0°,所述第一板部一和所述第二板部一之间通过螺栓固定,所述第二钻架位于所述第一钻架上方。

依照本申请较佳实施例所述的钻架与提升同心的钻探机械,所述第二钻架的顶端和所述第三钻架的一端通过折叠板二铰接,所述导轮板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三钻架的另一端;所述折叠板二包括第一板部二和第二板部二,所述第一板部二与所述第二钻架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板部二与所述第三钻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板部二的端部和所述第二板部二的端部铰接,所述钻架在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一板部二与所述第二板部二的夹角为360°,所述第二钻架与所述第三钻架重合;所述钻架在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板部二与所述第二板部二的夹角为0°,所述第一板部二和所述第二板部二并通过螺栓固定,所述第三钻架位于所述第二钻架上方。

依照本申请较佳实施例所述的钻架与提升同心的钻探机械,所述钻杆包括第一杆部和第二杆部,所述第一杆部和所述第二杆部之间通过钻杆接手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杆部与所述钢丝绳通过提引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存在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钻架与提升同心的钻探机械,工作时,折叠钻架全部打开,钢丝绳将钻杆提起,钻杆从地探钻机底座的动力孔穿过,上方的提升轮与下方的地探钻机动力孔同心,提升轮上的钢丝绳由于限位套的作用不产生倾斜,钢丝绳受力均匀,钻出来的孔误差小,精确度高,极大的提高了地探钻机的使用寿命和工作效率。

本技术方案还通过折叠油缸推升钻架进而带动钻杆的提升,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和降低了人力劳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钻架与提升同心的钻探机械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导轮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折叠钻架的折叠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举一具体实施例加以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和图2,一种钻架与提升同心的钻探机械,包括地探钻架底座1、折叠油缸2、钻架3、提升结构和钻杆5,折叠油缸2一端与地探钻机底座1铰接,另一端与钻架3铰接,提升结构包括提升轮6、导轮板4和钢丝绳8,提升轮6通过导轮板4固定设置在钻架3上,提升轮6上设有钢丝绳8,钢丝绳8与钻杆3的端部通过提引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导轮板4包括与钻架3连接的底板、与底板连接设置在底板两侧的侧板,提升轮6设置在两侧板之间,两侧板之间设有用于对钢丝绳8起到限位作用并可转动的限位套7。两侧板之间设有连杆,连杆上套接有可转动的限位套7,限位套7的位置设置在提升轮6的外侧偏下的位置处,两提升轮6的侧边均设有,也就是一共设置了两个。工作时,折叠油缸2将钻架3推起,并利用钢丝绳8将钻杆5提起(提起时钻杆5垂直于地面),钻杆5从地探钻机底座1的动力孔穿过,上方的提升轮6与下方的动力孔同心。

请参考图3,在本实施例中,钻架3为折叠钻架,折叠钻架包括竖直设置在地探钻机底座1上的第一钻架31、与第一钻架31端部铰接的第二钻架33和与第二钻架33端部铰接的第三钻架35,折叠油缸2连接于地探钻机底座1与第二钻架33之间,折叠油缸2可带动第二钻架33转动;第三钻架35的端部设有导轮板4,导轮板4与第三钻架35的端部可拆卸连接,如通过螺栓螺纹连接。

第一钻架31和第二钻架33之间通过折叠板一32铰接,折叠板一32包括第一板部一321和第二板部一322,第一板部一321和第一钻架31的端部固定连接,第二板部一322与第二钻架33的底端固定连接,第一板部一321的端部和第二板部一322的端部铰接,钻架3在折叠状态时,第一板部一321与第二板部一322的夹角为90°,第一钻架31与第二钻架32垂直;钻架3被提升至工作状态时,第一板部一321与第二板部一322的夹角为0°,第一板部一321和第二板部一322之间通过螺栓固定,第二钻架33位于第一钻架31上方,第一钻架31与第二钻架33呈一条直线。

第二钻架33的顶端和第三钻架35的一端通过折叠板二34铰接,导轮板4固定设置在第三钻架35的另一端;折叠板二34包括第一板部二和第二板部二,第一板部二与第二钻架33的顶端固定连接,第二板部二与第三钻架35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板部二的端部和第二板部二的端部铰接,钻架3在折叠状态时,第一板部二与第二板部二的夹角为360°,第二钻架33与第三钻架35重合,即第二钻架33与第三钻架35是平行的;钻架3在工作状态时,第一板部二与第二板部二的夹角为0°,第一板部二和第二板部二并通过螺栓固定,第三钻架35位于第二钻架33上方。钻架3在工作状态时,第一钻架31、第二钻架33和第三钻架呈35一条直线,第三钻架35位于第二钻架33上方,第二钻架33位于第一钻架31上方。在本实施例中,折叠板一32的宽度大于第一钻架31和第二钻架33的宽度,折叠板二34的宽度大于第二钻架33和第三钻架35的宽度,方便第二钻架33以及第三钻架35的折叠。在本实施例中,第三钻架35的长度小于第二钻架33的长度。

在本实施例中,钻杆5包括第一杆部51和第二杆部53,第一杆部51和第二杆部53之间通过钻杆接手52固定连接,第二杆部53与钢丝绳8通过提引器连接。工作时,折叠钻架3全部打开,钢丝绳8将钻杆5提起(钻杆5提起时钻杆5垂直于地面),钻杆5从地探钻机底座1的动力孔穿过,上方的提升轮6与下方的地探钻机动力孔同心,提升轮6上的钢丝绳8由于限位套7的作用不产生倾斜,钢丝绳8受力均匀,钻出来的孔误差小,精确度高,极大的提高了地探钻机的使用寿命和工作效率。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但本申请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