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非开挖岩石扩孔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77342阅读:164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非开挖岩石扩孔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非开挖岩石扩孔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非开挖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岩石地层中使用非开挖技术进行管道铺设施工也越来越普遍。岩石扩孔器是必不可少的施工工具。行业从业人员设计了各种形式的岩石层扩孔器。应用比较广泛的是一种借鉴于石油钻井领域的三牙轮技术设计出的牙轮扩孔器。这种扩孔器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两方面的缺陷,一是牙轮的滑动轴承部位处于扩孔器与孔壁摩擦的位置,且保护不足,很容易磨损致轴承损坏,使用寿命短;二是这种牙轮扩孔器皆采用单支点支撑方式,一旦这个支点受力过大或者磨损就会导致牙轮脱落,给施工带来很大风险。以上两方面的问题急需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非开挖岩石扩孔器,以解决上述问题的至少一个方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新型非开挖岩石扩孔器,包括扩孔器中心轴、耐磨筋板、前后固定板和双锥型牙轮结构,所述耐磨筋板与扩孔器中心轴连接,前后固定板设置在耐磨筋板上,双锥型牙轮结构对称的设在前后固定板上;所述双锥型牙轮结构包括耐磨齿、牙轮体、轴承,耐磨齿镶嵌在牙轮体上,使用时破碎岩石,牙轮体通过轴承固定在前后固定板上;使用时,双锥型牙轮扩孔器可双向扩孔。

优选的,所述耐磨齿为硬质合金齿,硬质合金齿采用孕镶的方式镶嵌在牙轮体上。

优选的,牙轮体采用耐磨合金制成,以承载硬质合金齿及轴承。

优选的,所述轴承为滚动和顶推双作用轴承,用以牙轮体自转及防止牙轮前后移动。轴承处于前后固定板及牙轮体的保护之下,避免与孔壁发生摩擦,使整个牙轮处于良好运转状态,增长其使用寿命。

优选的,牙轮体采用前后双支点支撑方式固定在前后固定板上,从而使扩孔器使用过程中牙轮的受力均匀,且多一个支撑点,最大程度上避免使用时断裂、磨损等导致脱落。

优选的,前后固定板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扩孔器中心轴上,双锥型牙轮结构采用焊接的方式前后两点固定在前后固定板上,耐磨筋板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中心轴及前后固定板。

优选的,扩孔器中心轴上设有水眼,用来使用时通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所述新型岩石扩孔器的双锥型牙轮结构及牙轮支撑方式避免了在使用过程中的牙轮磨损、轴承损坏、牙轮脱落等,增加了扩孔器的使用寿命,降低了施工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双锥型牙轮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参见图1、图2,本实施例中,图中耐磨齿4、牙轮体5、轴承6三部分组成双锥型牙轮结构,耐磨齿4为硬质合金齿,采用孕镶的方式镶嵌在牙轮体5上,用以使用时破碎岩石;牙轮体5采用耐磨合金制成,用以承载硬质合金齿及轴承6;轴承6为牙轮的轴承部分,为滚动和顶推双作用轴承,用以牙轮体自转及防止牙轮前后移动。

使用时,双锥型牙轮扩孔器可以双向扩孔,以解决现有牙轮扩孔器只能一个方向扩孔的弊端。

双锥型牙轮机构的轴承部分在使用是始终处于牙轮体5和前后固定板3的保护之下,避免轴承部分与岩石接触而磨损损坏,从而大大延长其使用寿命。

由耐磨齿4、牙轮体5、轴承6三部分组成的双锥型牙轮结构,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前后固定板3上,即双支点支撑方式。这种双支点支撑方式的好处在于,扩孔器使用过程中整个牙轮的受力是均匀的,区别于现有牙轮扩孔器的单支点支撑方式,避免单支点受力不均匀导致牙轮损坏脱落的状况;且双支点支撑多了一个支撑连接点,为防止牙轮脱落增加了一层保障,降低了施工风险。

前后固定板3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扩孔器中心轴1上,由耐磨齿4、牙轮体5、轴承6三部分组成的双锥型牙轮结构采用焊接的方式前后两点固定在前后固定板3上,耐磨筋板2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中心轴1及固定板3,用以加强固定板3,扩孔器中心轴上设有水眼,用来使用时通水。

以上实施例只是阐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有各种变化和改变,这些变化和改变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留言
  • 访客 来自[中国] 2020年09月26日 22:56
    我说一点,可能也是重中之重的问题,岩石扩孔器牙轮外张角度问题,现在都把度数改小了,这样牙轮支臂很容易就磨坏了,还有螺杆马达钻头也是,也许这是行业的经营策略,改改策略,质量好上去为工作需求而力求上进,价格,利润可以高上去,不能一钻300米岩石扩到1250,扩碎6个扩孔器,1250,1100,950,800,这些都很贵的,一钻下来扩孔器几十万进去了,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