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矿用压风自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19978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矿用压风自救装置,属于自救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压风自救装置是一种为了保证井下人员安全,而设计的井下压风自救系统,在矿山发生灾变时,压风系统即为自救系统,为井下提供新鲜风流的系统。

目前市场上的压风自救装置不具备显示空气流速功能,难以根据实际情况调节送风速度,从而最大程度的在保证人员体力的前提下,节省空气,延长自保时间,同时降噪、过滤性能不足,容易吸入粉尘导致人员的身体受到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煤矿用压风自救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煤矿用压风自救装置,它包含连接栓、卡箍、缓流室、流量显示器、加固栓、分流管路、气阀、密封器、储纳箱、节流阀、调节旋钮、导气管、面罩和吸收型消声器,卡箍设置在连接栓和缓流室之间,缓流室上方设置有流量显示器,缓流室和分流管路之间安装有加固栓,分流管路下方设置有储纳箱,分流管路通过气阀与密封器连通,密封器安装在节流阀上方,节流阀上还设置有连接栓,节流阀通过导气管与面罩连通,面罩外部安装有吸收型消声器。

作为优选,所述的缓流室与分流管路通过管道密封连接,这样设置可以将煤矿井中压风管路导入的空气由缓流室缓流后导入分流管路中进行分流,从而降低高压空气对本实用新型的冲击,也方便人们呼吸。

作为优选,所述的节流阀与调节旋钮装配连接,这样设置方便用户通过拨动调节旋钮,调节节流阀中空气的流速,从而调整空气流出速度,在保证人员呼吸的前提下节省空气,延长自救时间。

作为优选,所述的调节旋钮通过导气管与面罩密封连接,这样设置可以通过调节旋钮将节流阀中的气体通过面罩排放出去,方便用户通过面罩进行呼吸,同时由吸收型消声器对气体进行过滤、消音处理,避免有毒粉尘吸入用户的体内。

作为优选,所述的吸收型消声器为铜粉末冶金件,这样设置可将噪声降低到环保规定的八十五分贝以下,同时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缓流室降低煤矿中压风管路导出的气体的流速,以便后续对气体进行处理,方便用户呼吸,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调节旋钮调节空气流速,通过流量显示器显示空气流速,方便用户观察,从而延长用户的生存时间,提高生存概率,同时可以通过吸收型消声器对空气进行过滤和降噪,降低了噪音污染的同时可以避免人们吸入有毒粉尘受到伤害。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

1、连接栓;2、卡箍;3、缓流室;4、流量显示器;5、加固栓;6、分流管路;7、气阀;8、密封器;9、储纳箱;10、节流阀;11、调节旋钮;12、导气管;13、面罩;14、吸收型消声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连接栓1、卡箍2、缓流室3、流量显示器4、加固栓5、分流管路6、气阀7、密封器8、储纳箱9、节流阀10、调节旋钮11、导气管12、面罩13和吸收型消声器14,卡箍2设置在连接栓1和缓流室3之间,缓流室3上方设置有流量显示器4,缓流室3和分流管路6之间安装有加固栓5,分流管路6下方设置有储纳箱9,分流管路6通过气阀7与密封器8连通,密封器8安装在节流阀10上方,节流阀10上还设置有连接栓1,节流阀10通过导气管12与面罩13连通,面罩13外部安装有吸收型消声器14。

其中,所述的缓流室3与分流管路6通过管道密封连接,这样设置可以将煤矿井中压风管路导入的空气由缓流室3缓流后导入分流管路6中进行分流,从而降低高压空气对本实用新型的冲击,也方便人们呼吸;所述的节流阀10与调节旋钮11装配连接,这样设置方便用户通过拨动调节旋钮11,调节节流阀10中空气的流速,从而调整空气流出速度,在保证人员呼吸的前提下节省空气,延长自救时间;所述的调节旋钮11通过导气管12与面罩13密封连接,这样设置可以通过调节旋钮11将节流阀10中的气体通过面罩13排放出去,方便用户通过面罩13进行呼吸,同时由吸收型消声器14对气体进行过滤、消音处理,避免有毒粉尘吸入用户的体内;所述的吸收型消声器14为铜粉末冶金件,这样设置可将噪声降低到环保规定的八十五分贝以下,同时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通过连接栓1连接煤矿中的压风管路,平时将面罩13和吸收型消声器14放置在储纳箱9中,当需要进行压风自救时,打开储纳箱9,取出面罩13和吸收型消声器14,将面罩13扣在用户的面部,并通过调节调节旋钮11,由节流阀10调节送风速度,压风管路中的空气经过缓流室3缓流后送入分流管路6中进行分流,方便后续的除尘、降噪处理,之后通过气阀7和密封器8将空气导入节流阀10中,并由导气管12将空气导入面罩13中,以便人们进行呼吸。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