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矿机电传输运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01436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设备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煤矿机电传输运动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煤矿开采生产中,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采掘机械化程度逐步提高,井下所需的材料、设备品种也越来越多,而材料、设备单重也在增加,而在煤矿采煤工作面上下两端头材料、设备进出,掘进工作面的迎头的材料、设备的进出的搬运工作仍然是传统的搬运方式,主要有人抬肩扛或用地轨调度绞车牵引矿车运输,人力施工时,对较重材料或设备需多人共同运输,劳动强度大,危险系数高;用调度绞车牵引矿车运输阻力大、易断绳、在坡度上跑车损坏装备,严重危及人员生命安全。

为提高煤矿井下特殊地段的材料、设备的运输效率,减轻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煤矿运输安全可靠性,急需一种能够机动运输,并且不会产生电火花和静电的运输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运输效率高的,安全性可靠的煤矿机电传输运动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煤矿机电传输运动装置,包括轨道、牵引绳、吊钩和牵引变速电机,牵引绳与牵引变速电机连接,其结构要点是,轨道与牵引绳位于同一水平面并且平行设置,所述的吊钩与轨道连接,吊钩与轨道之间设有导轮,所述的牵引变速电机上设有拉力检测装置,所述的轨道和牵引绳均采用耐磨橡胶制成,所述的吊钩采用刚玉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牵引绳和轨道内均设有金属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金属芯采用数根钢丝拧接制成,数根钢丝之间混合有尼龙丝。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导轮包括轮毂和外轮,轮毂采用氧化铝陶瓷制成,外轮采用耐磨橡胶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轨道包括上轨道和下轨道,导轮设在上轨道和下轨道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导轮连接有吊杆,吊杆穿过轮毂与牵引绳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吊杆与吊钩连接,吊杆采用氧化铝陶瓷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能够适用在复杂的矿道,并且,在工作过程中不会产生静电或电火花,提高了安全性,同时,能够检测运输的重量和运输的状态,能够根据运输状态改变运输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轨道,2-牵引绳,3-吊钩,4-牵引变速电机,5-导轮,6-拉力检测装置,7-轮毂,8-外轮,9-上轨道,10-下轨道,11-吊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但不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煤矿机电传输运动装置,包括轨道1、牵引绳2、吊钩3和牵引变速电机4,牵引绳2与牵引变速电机4连接,所述的轨道1与牵引绳2位于同一水平面并且平行设置,所述的吊钩3与轨道1连接,吊钩3与轨道1之间设有导轮5,所述的牵引变速电机4上设有拉力检测装置6,所述的轨道1和牵引绳2均采用耐磨橡胶制成,所述的吊钩3采用刚玉制成;所述的牵引绳2和轨道1内均设有金属芯;所述的金属芯采用数根钢丝拧接制成,数根钢丝之间混合有尼龙丝;所述的导轮5包括轮毂7和外轮8,轮毂7采用氧化铝陶瓷制成,外轮8采用耐磨橡胶制成;所述的轨道1包括上轨道9和下轨道10,导轮5设在上轨道9和下轨道10之间;所述的导轮5连接有吊杆11,吊杆11穿过轮毂7与牵引绳2连接;所述的吊杆11与吊钩3连接,吊杆11采用氧化铝陶瓷制成。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耐磨橡胶制成了轨道1和外轮8,使得导轮5在运动时不会产生静电和火花,并且由于导轮5与牵引绳2通过吊杆11连接,所以在吊杆11运动时,导轮5会随之前进,由于牵引变速电机4上设有拉力检测装置6,所以,当在吊钩3上吊挂重物后,拉力检测装置6能够显示数值,此时可以改变牵引变速电机6的转速,从而加快了输送效率。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