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带行走式皮带转载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68433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履带行走式皮带转载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矿山工程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巷道运输物料的输送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占用巷道空间小,能够实现连续运输作业,移动快速、稳定,适应能力强,可显著提升工作面生产效率,使用安全可靠的履带行走式皮带转载机。



背景技术:

目前,在许多矿山巷道、工程隧道炮掘过程中,对工作面钻孔、爆破后收集及运输散落碎石等物料的主要方式有:使用耙装机将碎石耙装至耙装溜槽内,再经由耙装溜槽卸载到巷道运输设备上;或者是使用侧卸式装岩机等类似设备,将碎石装载到矿车内,再由矿车运输出去。采用耙装机装运碎石的方式,虽然操作简单,但工作过程中缺少必要的安全防护,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尤其是高瓦斯巷道,不适合采用耙装机对碎石进行耙装。而采用侧卸式装岩设备运送碎石,则需要装岩设备频繁地往返于碎石及运输装置之间,无法实现连续运输,且在狭窄的巷道内装岩设备无法转弯。上述这些运输设备及方式,由于安全性及输送效率等方面的原因,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受到较大限制。

虽然还可以采用刮板转载机对矿山巷道物料进行运输;但是,当工作面碎石硬度较大时,采用刮板转载机运输,对刮板转载机的磨损会比较严重,并且凸槽、凹槽、刮板、链条等一旦损坏,维修困难、成本较高。若采用皮带转载机进行运输,则主要的磨损部件是皮带,皮带损坏后的维修方便且成本较低。目前类似的皮带转载机,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2520312U的“带皮带转载机的新型扒渣机”,主要包括工作机构、机架和输送槽,机架后端设置有水平调节油缸,水平调节油缸一端设置有连接件,在连接件上设置有垂直调节油缸,垂直调节油缸与皮带转载机相连;碎石通过输送槽卸载到皮带转载机上,再通过皮带转载机将碎石卸载到顺槽输送机上。由于该设备皮带转载机是悬空放置,通过水平调节油缸和垂直调节油缸进行调整,因此悬空部分不能太长,否则会降低设备稳定性及可靠性。当顺槽输送机距离工作面迎头较近时,该设备可以直接将爆破后的碎石转载至顺槽输送机上;但炮掘巷道实际开采过程中,工作面爆破不仅有碎石飞落、还会有冲击波,为避免对设备造成损坏,顺槽输送机通常距离工作面迎头较远。所以,该设备在炮掘工作面运输中,难以直接将爆破后的碎石转载至顺槽皮带机上,无法满足使用需要。

因此,对岩巷炮掘工作面碎石输送设备的进一步研究,实现运输设备的连续、安全、高效作业,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巷道运输设备的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现有设备装料的连续性、安全性差,作业效率低等问题,提供一种占用巷道空间小,能够实现连续运输作业,移动方便、稳定,适应能力强,可显著提升工作面生产效率,使用安全可靠的履带行走式皮带转载机。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履带行走式皮带转载机包括前部皮带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部皮带输送机的前输送机架体前端设置有铲板,前输送机架体的下方设置有履带行走装置;履带行走装置包括履带底盘架体,履带底盘架体的下部设置有履带驱动机构,履带底盘架体的前端设置有底盘铰接耳板,履带底盘架体的后端设置有后输送机机尾连接部;履带行走装置通过底盘铰接耳板,与前输送机架体下部设置的行走铰接部相铰接;所述前部皮带输送机的卸料端设置有后部皮带输送机,后部皮带输送机的后输送机机尾部与履带行走装置的后输送机机尾连接部相连;后部皮带输送机的后输送机机头部的下方则设置有行走滑车,行走滑车由滑车主体构成,滑车主体的下部设置有滚轮,滑车主体的上部设置有后输送机机头连接部;行走滑车通过滚轮设置在巷道内铺设的导轨上,行走滑车还通过后输送机机头连接部与后部皮带输送机的后输送机机头部相连;后部皮带输送机的卸料端通过卸料槽与顺槽输送机相连。

所述前部皮带输送机的前输送机架体、与其下方设置的履带行走装置的履带底盘架体之间,设置有顶升液压缸。以便于调节前部皮带输送机卸料端与后部皮带输送机机尾端的搭接高度,利于碎石物料的输送。

所述履带行走装置的后输送机机尾连接部、与后部皮带输送机的后输送机机尾部之间,通过前部连接架相连;前部连接架包括前连接架主体,前连接架主体的一端设置有履带底盘铰接部,前连接架主体另一端的上部设置有后输送机铰接部;前部连接架的履带底盘铰接部通过竖直销轴、与履带行走装置的后输送机机尾连接部相铰接;前部连接架的后输送机铰接部通过水平销轴、与后输送机机尾部的机尾部铰接耳板相铰接。以在履带行走装置前进、后退的过程中,使履带底盘架体与后部皮带输送机之间能够自由摆动,提升设备对不同巷道底板条件的适应性。

所述后部皮带输送机的后输送机机头部、与行走滑车的后输送机机头连接部之间,通过后部连接架相连;后部连接架包括后连接架主体,后连接架主体的中部设置有机头部铰接孔,后连接架主体的下部设置有滑车铰接耳板;后部连接架的机头部铰接孔通过竖直销轴、与后输送机机头部的后连接架铰接孔相铰接;后部连接架的滑车铰接耳板通过水平销轴、与行走滑车的后输送机机头连接部相铰接。以在履带行走装置牵引后部皮带输送机移动的过程中,使后部皮带输送机与行走滑车之间能够自由摆动,便于设备顺利通过上坡、下坡或转弯。

所述履带行走装置的履带底盘架体上,设置有支撑液压缸。以在该履带行走式皮带转载机移动至某一位置时,利用伸出的支撑液压缸支撑住巷道底板,进而起到稳固设备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该履带行走式皮带转载机的后部皮带输送机可以架设足够长,所以使巷道内铺设的导轨及顺槽输送机可以与炮掘工作面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后部皮带输送机通过行走滑车的滚轮安装在导轨上,并利用履带行走装置对该套设备的牵引,使该履带行走式皮带转载机可以沿导轨前进或后退。当工作面准备放炮时,该履带行走式皮带转载机在履带行走装置的牵引下,沿导轨向后移动;当皮带转载机与工作面迎头之间距离达到安全距离后,对工作面进行放炮作业,以确保工作面飞落碎石不会对皮带转载机造成损坏。工作面放炮结束以后,在履带行走装置的牵引下,使履带行走式皮带转载机沿导轨向工作面移动,并利用铲板、前部皮带输送机和后部皮带输送机,对碎石进行铲装及运输。该履带行走式皮带转载机设计合理,结构紧凑,占用巷道空间小,能够保证输送工作的连续性,从根本上解决现有运输设备存在的安全性差、作业效率低等问题;设备移动快速、稳定,适应能力强,可显著提升掘进工作面的生产效率,使用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前部皮带输送机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履带行走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的前部连接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的后部皮带输送机机尾部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中的后部皮带输送机机头部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中的后部连接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1中的行走滑车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序号说明:1铲板、2前部皮带输送机、3履带行走装置、4前部连接架、5后部皮带输送机、6导轨、7行走滑车、8顺槽输送机、9卸料槽、10后部连接架、11前输送机架体、12电动滚筒、13托辊、14行走铰接部、15履带底盘架体、16底盘铰接耳板、17履带驱动机构、18后输送机机尾连接部、19支撑液压缸、20前连接架主体、21履带底盘铰接部、22后输送机铰接部、23后输送机机尾部、24机尾部铰接耳板、25后输送机机头部、26后连接架铰接孔、27后连接架主体、28机头部铰接孔、29滑车铰接耳板、30滑车主体、31后输送机机头连接部、32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8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该履带行走式皮带转载机包括前端设置有铲板1的前部皮带输送机2,前部皮带输送机2的前输送机架体11的下方,设置有用于牵引后部皮带输送机5移动的履带行走装置3。履带行走装置3由履带底盘架体15构成,履带底盘架体15下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履带驱动机构17;履带底盘架体15的前端,设置有用于与前部皮带输送机2相连的底盘铰接耳板16;履带底盘架体15的后端,则设置有用于与后部皮带输送机5相连的后输送机机尾连接部18。履带行走装置3通过前端的底盘铰接耳板16,与前部皮带输送机2前输送机架体11前端下部的行走铰接部14相铰接。

为了便于调节前部皮带输送机2卸料端与后部皮带输送机5机尾端的搭接高度,前部皮带输送机2的前输送机架体11、与其下方设置的履带行走装置3的履带底盘架体15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前部皮带输送机2卸料端高度的顶升液压缸,以利于碎石物料的输送。出于提升设备整体稳定性的目的,履带行走装置3的履带底盘架体15上、四个角的位置处,分别设置有支撑液压缸19;以在该履带行走式皮带转载机移动至某一位置时,利用伸出的支撑液压缸19支撑住巷道底板,起到稳固设备的作用。

前部皮带输送机2后部的卸料端,设置有用于将碎石物料输送到顺槽输送机8上的后部皮带输送机5。后部皮带输送机5的后输送机机尾部23,通过前部连接架4与履带行走装置3的后输送机机尾连接部18相连接。前部连接架4由前连接架主体20构成,前连接架主体20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履带行走装置3相连的履带底盘铰接部21;前连接架主体20另外一端的上部,则设置有用于与后部皮带输送机5相连的后输送机铰接部22。前部连接架4的履带底盘铰接部21通过竖直销轴、与履带行走装置3的后输送机机尾连接部18相铰接;以使后部皮带输送机5与履带行走装置3的履带底盘架体15之间,能够产生左、右摆动。前部连接架4的后输送机铰接部22通过水平销轴、与后输送机机尾部23的机尾部铰接耳板24相铰接;以使后部皮带输送机5与履带行走装置3的履带底盘架体15之间,可以产生上、下摆动;进而在履带行走装置3前进、后退的过程中,使履带行走装置3履带底盘架体15与后部皮带输送机5之间能够自由摆动,提升设备对不同巷道底板条件的适应性。

后部皮带输送机5的后输送机机头部25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带动后部皮带输送机5沿导轨6移动的行走滑车7。行走滑车7包括滑车主体30,滑车主体30的下部设置有与导轨6相匹配的滚轮32;滑车主体30的上部设置有后输送机机头连接部31。行走滑车7通过其下部的滚轮32,设置在巷道内铺设的导轨6上;行走滑车7上部的后输送机机头连接部31,通过后部连接架10与后部皮带输送机5的后输送机机头部25相连接。后部连接架10由后连接架主体27构成,后连接架主体27的中部设置有竖直布置的机头部铰接孔28,后连接架主体27下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滑车铰接耳板29。后部连接架10的机头部铰接孔28通过竖直销轴、与后输送机机头部25的后连接架铰接孔26相铰接;以使后部皮带输送机5与行走滑车7之间,能够产生左、右摆动。后部连接架10的滑车铰接耳板29通过水平销轴、与行走滑车7的后输送机机头连接部31相铰接;以使后部皮带输送机5与行走滑车7之间,可产生上、下摆动;进而在履带行走装置3牵引后部皮带输送机5移动的过程中,使后部皮带输送机5与行走滑车7之间能够自由摆动,便于设备顺利通过上坡、下坡或转弯。后部皮带输送机5的卸料端,通过侧向布置的卸料槽9与顺槽输送机8相连接,以将碎石物料运出。

该履带行走式皮带转载机使用时,首先,按照上述结构连接方式,在岩巷炮掘工作面将皮带转载机安装布置好。工作面准备放炮时,在履带行走装置3的牵引下,整套设备沿巷道内铺设的导轨6向后移动;当设备距离工作面迎头一定距离后(保持较大安全距离),在工作面进行放炮作业;以保证工作面飞落碎石不会对该设备造成损坏。工作面放炮结束后,再次驱动履带行走装置3,带动整套设备沿导轨6向工作面方向移动。设备向前移动的过程中,通过前部皮带输送机2前端的铲板1将碎石铲装到前部皮带输送机2内;之后,前部皮带输送机2的电动滚筒12带动传送皮带在托辊13上转动,以将碎石物料经由前部皮带输送机2的卸载端、输送到后部皮带输送机5上。然后,碎石随着后部皮带输送机5传送皮带的转动,从后部皮带输送机5卸载端的卸料槽9、滑落至顺槽输送机8内;最终,将碎石物料运送出掘进工作面。该履带行走式皮带转载机的应用,可实现对工作面碎石的连续输送,显著提高炮掘工作面的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