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式隧道供氧台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67738发布日期:2018-08-14 17:41阅读:41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高原隧道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式隧道供氧台架。



背景技术:

在高原地区施工隧道,低含氧量不仅导致了施工人员和施工机械工作效率的大幅降低,甚至对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了直接而严重的威胁,因此,如何在高寒缺氧的恶劣环境下提高施工人员和设备工效,是高原隧道施工需解决的难题之一。

而传统隧道供氧方式简单粗暴,直接由供氧管道连接室外制氧机,虽然对隧道内氧气浓度有所提高,但容易受施工粉尘污染,且隧道内施工地点多,施工地点需氧量并不一致,因此,传统供氧方式很难满足高原隧道施工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高原隧道供氧易受污染、施工地点多,需供氧部位及需氧部位不一致等问题,提供一种可调式隧道供氧台架。

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式隧道供氧台架,包括作为供氧管路的供氧门架,供氧门架底部一端依次通过连接钢管、连接软管与供氧源贯通,供氧门架两侧及上方间隔布设门架接口,门架接口上活动安装有可调式供氧散射管,可调式供氧散射管结构包含活动套装在一起的散射管内管和散射管外管,散射管内管和散射管外管的管壁上在相同位置设置有排梅花型布置的散射管周边孔,散射管内管末端开设散射管尖端孔,散射管内管的散射管周边孔周边粘贴有散射孔密封硅胶圈,散射管内管与散射管外管通过旋转弹簧卡环固定,旋转弹簧卡环的内环固定于散射管内管上,外环固定于散射管外管的后端口内。

连接钢管上间隔设有管道接口及相应的管道阀门。与门架上接口一致,可以在远离掌子面的后端接散射管,对后方零星作业人员供氧。

连接钢管上安装有总闸阀及增压泵。可在隧道掌子面作业人员集中时增大压力,可通过调节散射管外管位置设置为只从内管头端孔集中供氧。

各个可调式供氧散射管通过供氧散射管扣环及橡胶垫圈固定安装于相应门架接口上,各个门架接口处设有分支阀门。

旋转弹簧卡环的内环固定4组定位弹簧片,外环固定4组与定位弹簧片位置相互对应的定位卡片。当对外环施加力旋转至90°位置时相对固定,以确保散射管内壁与外壁周边孔完全重合。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通过旋转外管,调节散射管外管的周边孔位置,当需要散射供氧时,旋转外管90°,此时散射管内管的周边孔与外管的周边孔完全重合,氧气从散射管四周及尖端孔散射溢出,当需要集中对隧道掌子面供氧时,再将外管旋转90°,此时外管周边孔与内管周边孔完全错开,内管周边孔与外管周边孔不重合,氧气只从内管散射管尖端孔射出,再开启增压泵,可对隧道掌子面集中供氧,当隧道后方有零星作业人员时,将散射管安装于连接钢管的管道接口上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 本实用新型可根据隧道内作业人员数量及位置变化提供散射供氧和集中供氧两种方式;

2. 可将氧气更近距离地供至作业人员位置,减少污染;

3. 每个散射管接口位置均设置有阀门,可按需供氧,减少浪费;

4.散射管与门架接口通过螺栓扣连接,拆装方便;

5.连接管道上接口预留有接口,可为隧道后方零星作业人员供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门架接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散射管内管和散射管外管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橡胶垫圈示意图;

图5为散射管外管示意图;

图6为散射管内管周边孔大样图;

图7为散射孔密封硅胶圈示意图;

图8为旋转弹簧卡环示意图;

其中:1-可调式供氧散射管;2-供氧门架;3-连接钢管;4-连接软管;5-供氧散射管扣环;6-分支阀门;7-管道接口;8-管道阀门;9-总闸阀;10-增压泵;11-隧道轮廓;12-散射管内管;13-散射管外管;14-旋转弹簧卡环;15-散射管尖端孔;16-散射管周边孔;17-橡胶垫圈;18-后端口;19-散射孔密封硅胶圈;20-内环;21-外环;22-定位卡片;23-定位弹簧片;24-门架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一种可调式隧道供氧台架,包括作为供氧管路的供氧门架2,供氧门架底部一端依次通过连接钢管3、连接软管4与供氧源贯通,通过连接软管4与供氧源连接,可随隧道掌子面向前移动。供氧门架两侧及上方间隔布设门架接口24,门架接口上活动安装有可调式供氧散射管1,可调式供氧散射管结构包含活动套装在一起的散射管内管12和散射管外管13,散射管内管12和散射管外管13的管壁上在相同位置设置有4排梅花型布置的散射管周边孔16,散射管内管末端开设散射管尖端孔15,散射管内管12的散射管周边孔16周边粘贴有散射孔密封硅胶圈19,以确保在集中供氧时氧气不沿内壁与外壁空隙泄漏,保证散射管尖端孔15的出氧量。散射管内管12与散射管外管13通过旋转弹簧卡环14固定,旋转弹簧卡环14的内环20固定于散射管内管12上,外环21固定于散射管外管13的后端口18内。

连接钢管3上间隔设有管道接口7及相应的管道阀门8。

连接钢管3上安装有总闸阀9及增压泵10。

各个可调式供氧散射管1通过供氧散射管扣环5及橡胶垫圈17固定安装于相应门架接口24上,各个门架接口24处设有分支阀门6。通过分支阀门6控制单支可调式供氧散射管1开关,以适应掌子面作业人员处于不同位置,可调式供氧散射管1还可安装于连接钢管3的管道接口7上,以便为隧道后方零星作业人员供氧。

旋转弹簧卡环14的内环20固定4组定位弹簧片23,外环固定4组与定位弹簧片位置相互对应的定位卡片22。当对外环施加力旋转时在转至90°位置时,定位卡片22卡至定位弹簧片23内,确保内环与外环位置在90°时相对固定,以确保散射管内管12的散射孔16与散射管外管13的散射孔完全重合或者完合不重合。

所述的散射管内管12的散射管周边孔16与散射管外管的周边孔完全重合时,氧气从可调式供氧散射管1的散射管周边孔16及尖端孔15中溢出,以满足散射供氧要求,当散射管内管12的散射管周边孔16与散射管外管的散射孔完全不重合时,氧气只从可调式供氧散射管1的尖端孔15中射出,再开启增压泵10,以满足掌子面集中供氧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通过旋转外管,调节散射管外管的周边孔位置,当需要散射供氧时,旋转外管90°,此时散射管内管的周边孔与外管的周边孔完全重合,氧气从散射管四周及尖端孔散射溢出,当需要集中对隧道掌子面供氧时,再将外管旋转90°,此时外管周边孔与内管周边孔完全错开,内管周边孔与外管周边孔不重合,氧气只从内管散射管尖端孔射出,再开启增压泵,可对隧道掌子面集中供氧,当隧道后方有零星作业人员时,将散射管安装于连接钢管的管道接口上即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