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液压油田套管自动取出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14988发布日期:2018-07-24 23:21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油田套管取拔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全液压油田套管自动取出机。



背景技术:

在陆地油田开采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油田套管。当石油采集完后,油田设备需要进行拆除转移,位于地面的设备通过直接拆卸便能带走,而位于地下的套管则较难取出。现有技术中,有两种方式取出地下套管,一种是采用钻井机反转,但由于钻井机设计的初衷是用于钻探,对于反向提升,其功率远远不能满足,取出效率相当低下。另一种是粗放式取出,通过搭设大量支架,开挖,爆破等操作,实现取出套管的目的,但这一方法作业量巨大,且效率低,取出的套管残破不堪。现有技术还缺乏一种高效取出油田套管的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油田套管取出设备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全液压油田套管自动取出机。

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全液压油田套管自动取出机,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稳定底板、下夹紧机构、升降机构、旋转机构、上夹紧机构,所述稳定底板的中轴线上开设有供套管穿过的通孔,所述下夹紧机构安装在稳定底板的中轴线上,所述升降机构固定在稳定底板上,所述旋转机构安装在升降机构上,所述上夹紧机构设置在旋转机构上,所述下夹紧机构、旋转机构和上夹紧机构的中心位于同一轴线上。

作为优选,所述下夹紧机构包括互相配合的连珠单向夹紧套、下夹紧油缸,所述连珠单向夹紧套设置在通孔上方。

作为优选,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油缸底座、顶升油缸、升降机架,所述油缸底座均布在稳定底板四周,所述顶升油缸安装在油缸底座上,所述升降机架与顶升油缸连接,所述旋转机构和上夹紧机构安装在升降机架上。

作为优选,所述旋转机构包括互相配合的液压旋转马达、旋转夹紧套筒,所述液压旋转马达和旋转夹紧套筒安装在升降机构上,所述上夹紧机构固定在旋转夹紧套筒上。

作为优选,所述上夹紧机构包括夹紧卡盘、上夹紧油缸,所述夹紧卡盘通过上夹紧油缸安装在旋转机构的正上方。

作为优选,还包括用于控制油液供应的液压控制系统,所述液压控制系统通过高压油管与各个油缸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液压控制系统包括电动机、齿轮泵、油箱体、串联管路、调压阀,所述电动机安装在油箱体上,所述电动机与齿轮泵连接,所述齿轮泵通过串联管路与油箱体连通,所述串联管路通过调压阀与各个用油部件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油箱体上还设置有用于清洗更换油液的清洗口。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现有技术的油田套管取出设备工作效率低,且容易破坏套管,针对这一问题,本装置设计了全自动的套管取出装置,使废弃油田深埋地下的套管得以快速高效的取出,大大提高了套管的拔出效率。本装置工作时,先将稳定底板固定在待拔出的套管正上方,微调稳定底板的位置,使下夹紧机构的中轴线与套管的中轴线重合,控制下夹紧机构进一步移动,使其与套管套设在一起,并将套管的上端依次穿过升降机构、旋转机构、上夹紧机构上预留的通孔中,当位置到位后,启动油缸的控制开关,使所有机构的夹紧装置与套管夹紧,接下来,启动升降机构,强大的提升力带动套管整体向上移动一定距离,直到下一段的接口处位于下夹紧机构和上夹紧机构之间时,暂停升降机构,保持目前位置,再启动旋转机构,驱动上一段套管转动,从而与下一段套管实现松脱,当两段套管松脱后,松动旋转机构和上夹紧机构的夹紧控制油缸,取下上一段套管,重复上述操作,便可持续快速的取下低下的套管,大大提高了套管拔出效率。

2.由于套管长度较长,拔出一段距离后,底部失去支撑,套管在重力作用下容易回落,普通的夹紧机构在取出上一段套管后容易导致下面的套管回落,有需要重新对准,无法持续施工,影响施工进度,降低效率。针对这一问题,本装置设计了连珠单向夹紧套,套管只能自下而上的运动,及时失去下部支撑,也会被限制在连珠单向夹紧套内,不会回落,从而提高了拔管效率。

3.当升降机构将套管连接处拔出到旋转机构后,启动液压旋转马达,控制旋转夹紧套筒旋转,从而带动上一段套管与下一段套管反向转动,实现退丝操作,从而更加快捷的实现了套管的拔起回收。

4.本装置需要大功率动力才能实现拔管,这就需要稳定可靠的液压控制系统,本装置设计的液压控制系统,将各个用油部件的控制集成到一起,实现统一监控,统一换油,使设备运行更加高效。

5.油液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变质,需要更换,为了方便更换,本装置在油箱体上预留了清洗口,便于换油和对油箱体内部进行清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本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液压控制系统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稳定底板,2-下夹紧机构,21-连珠单向夹紧套,3-升降机构,31-油缸底座,32-顶升油缸,33-升降机架,4-旋转机构,41-液压旋转马达,42-旋转夹紧套筒,5-上夹紧机构,51-夹紧卡盘,6-液压控制系统,61-电动机,62-齿轮泵,63-油箱体,64-串联管路,65-调压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和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全液压油田套管自动取出机,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稳定底板1、下夹紧机构2、升降机构3、旋转机构4、上夹紧机构5,所述稳定底板1的中轴线上开设有供套管穿过的通孔,所述下夹紧机构2安装在稳定底板1的中轴线上,所述升降机构3固定在稳定底板1上,所述旋转机构4安装在升降机构3上,所述上夹紧机构5设置在旋转机构4上,所述下夹紧机构2、旋转机构4和上夹紧机构5的中心位于同一轴线上。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现有技术的油田套管取出设备工作效率低,且容易破坏套管,针对这一问题,本装置设计了全自动的套管取出装置,使废弃油田深埋地下的套管得以快速高效的取出,大大提高了套管的拔出效率。本装置工作时,先将稳定底板1固定在待拔出的套管正上方,微调稳定底板1的位置,使下夹紧机构2的中轴线与套管的中轴线重合,控制下夹紧机构2进一步移动,使其与套管套设在一起,并将套管的上端依次穿过升降机构3、旋转机构4、上夹紧机构5上预留的通孔中,当位置到位后,启动油缸的控制开关,使所有机构的夹紧装置与套管夹紧,接下来,启动升降机构3,强大的提升力带动套管整体向上移动一定距离,直到下一段的接口处位于下夹紧机构2和上夹紧机构5之间时,暂停升降机构3,保持目前位置,再启动旋转机构4,驱动上一段套管转动,从而与下一段套管实现松脱,当两段套管松脱后,松动旋转机构4和上夹紧机构5的夹紧控制油缸,取下上一段套管,重复上述操作,便可持续快速的取下低下的套管,大大提高了套管拔出效率。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了以下优化: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全液压油田套管自动取出机,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稳定底板1、下夹紧机构2、升降机构3、旋转机构4、上夹紧机构5,所述稳定底板1的中轴线上开设有供套管穿过的通孔,所述下夹紧机构2安装在稳定底板1的中轴线上,所述升降机构3固定在稳定底板1上,所述旋转机构4安装在升降机构3上,所述上夹紧机构5设置在旋转机构4上,所述下夹紧机构2、旋转机构4和上夹紧机构5的中心位于同一轴线上。

所述下夹紧机构2包括互相配合的连珠单向夹紧套21、下夹紧油缸,所述连珠单向夹紧套21设置在通孔上方。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由于套管长度较长,拔出一段距离后,底部失去支撑,套管在重力作用下容易回落,普通的夹紧机构在取出上一段套管后容易导致下面的套管回落,有需要重新对准,无法持续施工,影响施工进度,降低效率。针对这一问题,本装置设计了连珠单向夹紧套21,套管只能自下而上的运动,及时失去下部支撑,也会被限制在连珠单向夹紧套21内,不会回落,从而提高了拔管效率。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了以下优化: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全液压油田套管自动取出机,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稳定底板1、下夹紧机构2、升降机构3、旋转机构4、上夹紧机构5,所述稳定底板1的中轴线上开设有供套管穿过的通孔,所述下夹紧机构2安装在稳定底板1的中轴线上,所述升降机构3固定在稳定底板1上,所述旋转机构4安装在升降机构3上,所述上夹紧机构5设置在旋转机构4上,所述下夹紧机构2、旋转机构4和上夹紧机构5的中心位于同一轴线上。

所述升降机构3包括油缸底座31、顶升油缸32、升降机架33,所述油缸底座31均布在稳定底板1四周,所述顶升油缸32安装在油缸底座31上,所述升降机架33与顶升油缸32连接,所述旋转机构4和上夹紧机构5安装在升降机架33上。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了以下优化: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全液压油田套管自动取出机,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稳定底板1、下夹紧机构2、升降机构3、旋转机构4、上夹紧机构5,所述稳定底板1的中轴线上开设有供套管穿过的通孔,所述下夹紧机构2安装在稳定底板1的中轴线上,所述升降机构3固定在稳定底板1上,所述旋转机构4安装在升降机构3上,所述上夹紧机构5设置在旋转机构4上,所述下夹紧机构2、旋转机构4和上夹紧机构5的中心位于同一轴线上。

所述旋转机构4包括互相配合的液压旋转马达41、旋转夹紧套筒42,所述液压旋转马达41和旋转夹紧套筒42安装在升降机构3上,所述上夹紧机构5固定在旋转夹紧套筒42上。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当升降机构3将套管连接处拔出到旋转机构4后,启动液压旋转马达41,控制旋转夹紧套筒42旋转,从而带动上一段套管与下一段套管反向转动,实现退丝操作,从而更加快捷的实现了套管的拔起回收。

实施例5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了以下优化: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全液压油田套管自动取出机,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稳定底板1、下夹紧机构2、升降机构3、旋转机构4、上夹紧机构5,所述稳定底板1的中轴线上开设有供套管穿过的通孔,所述下夹紧机构2安装在稳定底板1的中轴线上,所述升降机构3固定在稳定底板1上,所述旋转机构4安装在升降机构3上,所述上夹紧机构5设置在旋转机构4上,所述下夹紧机构2、旋转机构4和上夹紧机构5的中心位于同一轴线上。

所述上夹紧机构5包括夹紧卡盘51、上夹紧油缸,所述夹紧卡盘51通过上夹紧油缸安装在旋转机构4的正上方。

实施例6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5任一的基础上作了以下优化: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全液压油田套管自动取出机,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稳定底板1、下夹紧机构2、升降机构3、旋转机构4、上夹紧机构5,所述稳定底板1的中轴线上开设有供套管穿过的通孔,所述下夹紧机构2安装在稳定底板1的中轴线上,所述升降机构3固定在稳定底板1上,所述旋转机构4安装在升降机构3上,所述上夹紧机构5设置在旋转机构4上,所述下夹紧机构2、旋转机构4和上夹紧机构5的中心位于同一轴线上。

还包括用于控制油液供应的液压控制系统6,所述液压控制系统6通过高压油管与各个油缸连通。

实施例7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6的基础上作了以下优化: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全液压油田套管自动取出机,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稳定底板1、下夹紧机构2、升降机构3、旋转机构4、上夹紧机构5,所述稳定底板1的中轴线上开设有供套管穿过的通孔,所述下夹紧机构2安装在稳定底板1的中轴线上,所述升降机构3固定在稳定底板1上,所述旋转机构4安装在升降机构3上,所述上夹紧机构5设置在旋转机构4上,所述下夹紧机构2、旋转机构4和上夹紧机构5的中心位于同一轴线上。

还包括用于控制油液供应的液压控制系统6,所述液压控制系统6通过高压油管与各个油缸连通。

所述液压控制系统6包括电动机61、齿轮泵62、油箱体63、串联管路64、调压阀65,所述电动机61安装在油箱体63上,所述电动机61与齿轮泵62连接,所述齿轮泵62通过串联管路64与油箱体63连通,所述串联管路64通过调压阀65与各个用油部件连通。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本装置需要大功率动力才能实现拔管,这就需要稳定可靠的液压控制系统6,本装置设计的液压控制系统6,将各个用油部件的控制集成到一起,实现统一监控,统一换油,使设备运行更加高效。

实施例8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7的基础上作了以下优化: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全液压油田套管自动取出机,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稳定底板1、下夹紧机构2、升降机构3、旋转机构4、上夹紧机构5,所述稳定底板1的中轴线上开设有供套管穿过的通孔,所述下夹紧机构2安装在稳定底板1的中轴线上,所述升降机构3固定在稳定底板1上,所述旋转机构4安装在升降机构3上,所述上夹紧机构5设置在旋转机构4上,所述下夹紧机构2、旋转机构4和上夹紧机构5的中心位于同一轴线上。

还包括用于控制油液供应的液压控制系统6,所述液压控制系统6通过高压油管与各个油缸连通。

所述液压控制系统6包括电动机61、齿轮泵62、油箱体63、串联管路64、调压阀65,所述电动机61安装在油箱体63上,所述电动机61与齿轮泵62连接,所述齿轮泵62通过串联管路64与油箱体63连通,所述串联管路64通过调压阀65与各个用油部件连通。

所述油箱体63上还设置有用于清洗更换油液的清洗口。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油液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变质,需要更换,为了方便更换,本装置在油箱体63上预留了清洗口,便于换油和对油箱体63内部进行清理。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发明的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