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矿的开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34891发布日期:2018-08-21 20:21阅读:282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矿产开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铜矿的开采工艺。



背景技术:

铜是人类发现的最早的铜合金之一,它质软,富有延展性,具有良好的导热和导电性能,稍加敲打即可加工成工具和生活用品。人类社会的发展依赖于物质,而矿产资源则是这些重要物质基础之一。目前,95%以上的能源、80%以上的工业原料和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都来自矿产资源。矿产资源大多来自于矿山,而露天开采建筑石料型矿山作为我国各类矿山的一部分,就矿山个数而言可占到总矿山60%左右,因此它的资源综合利用实现的程度,对我国矿山资源综合利用总体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建筑矿山领域中如何综合利用矿山资源,保护矿山环境,建设绿色矿山,推进绿色矿业多做些有益探索,促进矿产资源开发综合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我国矿业开采秩序较为混乱,大量民采使得天然矿体内存在许多有采空区,且由于民采没能使用先进的采矿设备及科学的采矿方法,使得天然矿体内的采空区形状、结构不科学,且其分布不规则,导致采空区稳定性差,且人员无法直接进入采空区作业,给矿体的安全高效回采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且造成回采过程中矿石的损失率和贫化率过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铜矿的开采工艺,本发明的开采工艺对矿体的控制程度高,能有效提高采矿时的铜矿回收率,降低铜矿损失率和铜矿贫化率,提高了矿物资源的利用率,为矿山持续发展提供资源保障,具有良好的使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铜矿的开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探矿:在预定标高上垂直于矿体主体长度的方向布置间隔一定距离的勘探行线,沿勘探行线掘进探矿巷道,直至击穿整个矿体;

(2)采矿:采用大断面掘进的方式进行采矿,采矿的同时,将已经开采空置矿区的四壁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构筑成上下左右四个面的环形体,每向前开采一段就构筑一段环形体,相邻两环形体构筑成一体式结构,在环形体的上下内壁之间间隔构筑支撑用的竖梁,对环形体的内壁面进行防渗气、防漏水处理,矿层开采完成后形成生产或生活用的矿洞;

(3)回采:在步骤(1)所述的预定标高上,将矿体分为两矿层分别进行回采,沿着矿体主体走向采用浅孔留矿法对矿体主体进行挑顶;

(4)脱泥:采用水力旋流器对采集得到的矿浆进行一段分级脱泥,一段分级的沉砂送入浮选前的搅拌桶,一段分级的溢流送入浓泥斗进行二段分级脱泥,二段分级的沉砂送入所述搅拌桶,二段分级的溢流丢尾。

本发明中,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的回采是对矿体两矿层分别进行回采,先采上层后采下层,待上层矿顶板岩石崩落并稳定后回采下层矿层。

本发明中,进一步地,所述上、下层两种采矿方法采场之间的夹层应保证有4-6m的厚度。

本发明中,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对环形体的内壁面进行防渗气、防漏水处理的具体方式是:通过喷射或注浆或表面喷塑的方式对环形体的内壁面进行处理。

本发明中,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回采步骤采用凿岩机凿岩、爆破,放出矿石的三分之一,剩下所述矿石作为下次回采凿岩的工作平台。

本发明中,进一步地,所述在采矿区的外部设置有将新鲜空气输送至采矿区的通风设施。

本发明中,进一步地,所述在采矿区内设置有瓦斯探测及报警设备。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铜矿的开采工艺在预定标高上垂直于矿体主体长度的方向探矿巷道直至击穿整个矿体,在探矿穿脉揭露矿体和围岩分布的状况下,通过对矿体进行采切工作,利用浅孔留矿法对矿体主体进行挑顶回采,对矿体的控制程度高,能有效提高采矿时的矿石回收率,降低矿石损失率和矿石贫化率,提高了矿物资源的利用率,为矿山持续发展提供资源保障。本发明对矿体进行的采切工作,稳定性好、安全可靠,能有效提高采矿效率。

2.本发明大大降低了采矿工人作业的危险系数,且采矿的综合成本低,适合各种矿物的开采。

3.本发明采用浅孔留矿法对矿体主体进行挑顶回采,结构简单、管理方便、采准工程量小,具有很好的使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4.本发明针对铜矿的特点,即在采矿和选矿的各个流程或作业中,容易产生细粒和微细粒级的过粉碎矿泥,直接影响了选矿设备的选别效率,降低了铜矿选矿回收率和资源利用率,因此在采矿后进行脱泥的步骤,采用水力旋流器进行一段分级脱泥,浓泥斗进行二段分级脱泥,利用水力旋流器与浓泥斗分级作用力的不同,对矿粒度进行调节,特别是对细粒级别矿物的去除,在保证粗粒级别矿物损失减少的情况下,尽量减少细粒级别矿物的含量,使矿浆达到浮选所需的理想粒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实施例可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发明,但不可以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铜矿的开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采矿区设置:采矿区的外部设置有将新鲜空气输送至采矿区的通风设施;在采矿区内设置有瓦斯探测及报警设备;

(2)探矿:在预定标高上垂直于矿体主体长度的方向布置间隔一定距离的勘探行线,沿勘探行线掘进探矿巷道,直至击穿整个矿体;

(3)采矿:采用大断面掘进的方式进行采矿,采矿的同时,将已经开采空置矿区的四壁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构筑成上下左右四个面的环形体,每向前开采一段就构筑一段环形体,相邻两环形体构筑成一体式结构,在环形体的上下内壁之间间隔构筑支撑用的竖梁,对环形体的内壁面进行防渗气、防漏水处理,矿层开采完成后形成生产或生活用的矿洞;其中,对环形体的内壁面进行防渗气、防漏水处理的具体方式是:通过喷射或注浆或表面喷塑的方式对环形体的内壁面进行处理。

(4)回采:在步骤(2)所述的预定标高上,将矿体分为两矿层分别进行回采,先采上层后采下层,上、下层两种采矿方法采场之间的夹层应保证有4m的厚度,采用凿岩机凿岩、爆破,放出矿石的三分之一,剩下所述矿石作为下次回采凿岩的工作平台,在回采过程中待上层矿顶板岩石崩落并稳定后回采下层矿层,沿着矿体主体走向采用浅孔留矿法对矿体主体进行挑顶;

(5)脱泥:采用水力旋流器对采集得到的矿浆进行一段分级脱泥,一段分级的沉砂送入浮选前的搅拌桶,一段分级的溢流送入浓泥斗进行二段分级脱泥,二段分级的沉砂送入所述搅拌桶,二段分级的溢流丢尾。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铜矿的开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采矿区设置:采矿区的外部设置有将新鲜空气输送至采矿区的通风设施;在采矿区内设置有瓦斯探测及报警设备;

(2)探矿:在预定标高上垂直于矿体主体长度的方向布置间隔一定距离的勘探行线,沿勘探行线掘进探矿巷道,直至击穿整个矿体;

(3)采矿:采用大断面掘进的方式进行采矿,采矿的同时,将已经开采空置矿区的四壁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构筑成上下左右四个面的环形体,每向前开采一段就构筑一段环形体,相邻两环形体构筑成一体式结构,在环形体的上下内壁之间间隔构筑支撑用的竖梁,对环形体的内壁面进行防渗气、防漏水处理,矿层开采完成后形成生产或生活用的矿洞;其中,对环形体的内壁面进行防渗气、防漏水处理的具体方式是:通过喷射或注浆或表面喷塑的方式对环形体的内壁面进行处理。

(4)回采:在步骤(2)所述的预定标高上,将矿体分为两矿层分别进行回采,先采上层后采下层,上、下层两种采矿方法采场之间的夹层应保证有5m的厚度,采用凿岩机凿岩、爆破,放出矿石的三分之一,剩下所述矿石作为下次回采凿岩的工作平台,在回采过程中待上层矿顶板岩石崩落并稳定后回采下层矿层,沿着矿体主体走向采用浅孔留矿法对矿体主体进行挑顶;

(5)脱泥:采用水力旋流器对采集得到的矿浆进行一段分级脱泥,一段分级的沉砂送入浮选前的搅拌桶,一段分级的溢流送入浓泥斗进行二段分级脱泥,二段分级的沉砂送入所述搅拌桶,二段分级的溢流丢尾。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铜矿的开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采矿区设置:采矿区的外部设置有将新鲜空气输送至采矿区的通风设施;在采矿区内设置有瓦斯探测及报警设备;

(2)探矿:在预定标高上垂直于矿体主体长度的方向布置间隔一定距离的勘探行线,沿勘探行线掘进探矿巷道,直至击穿整个矿体;

(3)采矿:采用大断面掘进的方式进行采矿,采矿的同时,将已经开采空置矿区的四壁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构筑成上下左右四个面的环形体,每向前开采一段就构筑一段环形体,相邻两环形体构筑成一体式结构,在环形体的上下内壁之间间隔构筑支撑用的竖梁,对环形体的内壁面进行防渗气、防漏水处理,矿层开采完成后形成生产或生活用的矿洞;其中,对环形体的内壁面进行防渗气、防漏水处理的具体方式是:通过喷射或注浆或表面喷塑的方式对环形体的内壁面进行处理。

(4)回采:在步骤(2)所述的预定标高上,将矿体分为两矿层分别进行回采,先采上层后采下层,上、下层两种采矿方法采场之间的夹层应保证有6m的厚度,采用凿岩机凿岩、爆破,放出矿石的三分之一,剩下所述矿石作为下次回采凿岩的工作平台,在回采过程中待上层矿顶板岩石崩落并稳定后回采下层矿层,沿着矿体主体走向采用浅孔留矿法对矿体主体进行挑顶;

(5)脱泥:采用水力旋流器对采集得到的矿浆进行一段分级脱泥,一段分级的沉砂送入浮选前的搅拌桶,一段分级的溢流送入浓泥斗进行二段分级脱泥,二段分级的沉砂送入所述搅拌桶,二段分级的溢流丢尾。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