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移式网、锚、护一体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06706发布日期:2018-08-21 09:52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工作面顶板锚杆支护装置,具体为自移式网、锚、护一体支架。



背景技术:

在空顶范围内进行的作业称为空顶作业。由于巷道顶板事故大都是在空顶作业的情况下发生的,所以《煤矿安全规程》第41条规定:掘进工作面严禁空顶作业。现在井下为避免空顶作业,掘进机在将工作面上部掘开后,需要井下工人站在工作面开口处的煤堆上对顶板进行锚杆支护,锚杆支护时,存在顶板落煤情况,井下锚固作业的工人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而且还影响采煤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自移式网、锚、护一体支架。

本发明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自移式网、锚、护一体支架,包括第一前移支撑、第二前移支撑、第一推移支撑和第二推移支撑,第一前移支撑、第二前移支撑、第一推移支撑和第二推移支撑都包括横梁,横梁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可伸缩的支架腿,第一前移支撑、第二前移支撑的横梁的左右两侧分别通过第一连接梁连接,第一推移支撑和第二推移支撑的横梁的左右两侧分别通过第二连接梁连接,位于左侧的第一连接梁和第二连接梁内插入推移梁,位于右侧的第一连接梁和第二连接梁内插入推移梁,推移梁的一端和第一连接梁连接固定,第二连接梁上设有推移油缸,推移油缸的活塞杆和推移梁连接;第一前移支撑、第二前移支撑的横梁左右两侧的第一连接梁之间设有能前后移动的移动梁(一体支架自移方向为前后方向),移动梁上设置有能左右移动且上下摆动的移动臂,移动臂的自由端固定有锚杆机,第一前移支撑的两支架腿内侧和横梁下方铺设有齿条,齿条上设有可沿齿条移动的铺网电机,铺网电机的轴上缠有支护网,第一前移支撑、第二前移支撑的横梁之间还连接有位于左右侧第一连接梁之间的前探连接梁,前探连接梁内插入有前探梁,前探连接梁内设置有前探油缸,前探油缸的活塞杆和前探梁连接。

工作时,自移式网、锚、护一体支架将掘进机罩在下方,一体支架随着掘进机对工作面的采挖前移并锚护。锚护时,自移式网、锚、护一体支架的铺网电机沿齿条移动,铺网电机从第一前移支撑支架腿的开始沿着支架腿移动,然后沿着横梁移动,最后移动到另一支架腿,支护网随着铺网电机的移动铺满巷道侧壁和顶板,前探连接梁内的前探梁伸出,锚杆机开始工作,移动臂可上下摆动,将锚杆机移动到顶板位置,锚杆机打眼锚固,移动梁能前后移动、移动臂能左右移动,使得锚杆机的工作区域铺满顶板,锚固后支架向前移动,向前移动时,第一前移支撑、第二前移支撑的支架腿伸缩,支架腿离地,第一前移支撑、第二前移支撑悬空,推移油缸推动推移梁向前移动,即推动悬空的第一前移支撑、第二前移支撑向前移动,移动到位后第一前移支撑、第二前移支撑的支架腿伸缩,支架腿触地,第一推移支撑和第二推移支撑的支架腿伸缩,支架腿离地,第一推移支撑和第二推移支撑悬空,推移油缸拉动悬空的第一推移支撑和第二推移支撑向前移动,移动到位后,第一推移支撑和第二推移支撑的支架腿伸缩触地,完成一次前移过程,如此循环实现网、锚、护一体支架的自移。

上述的自移式网、锚、护一体支架,可伸缩的支架腿包括第一方形钢管,第一方形钢管内套有第二支架腿梁,第一方形钢管内设置有竖向的油缸,油缸的活塞杆与第二支架腿梁连接,第二支架腿梁的顶端和横梁的两端连接,所述齿条铺设在第二支架腿梁内侧。

上述的自移式网、锚、护一体支架,第一连接梁为工字梁,可前后移动的移动梁包括梁体和连接在梁体两端的行走机构,行走机构包括方形框体,方形框体内连接有在工字梁下方梁面上滚动的滑轮,方形框体外侧固定有驱动滑轮滚动的电机。

上述的自移式网、锚、护一体支架,移动梁的梁体为工字梁,左右移动的移动臂包括臂体和连接在臂体端部的行走机构,行走机构包括第一方形框体,第一方形框体内连接有在工字梁下方梁面上滚动的滑轮,第一方形框体内固定有驱动滑轮滚动的电机,臂体的端部铰接在第二方形框体上,臂体的摆动由固定在第二方形框体外侧的摆动油缸驱动,第二方形框体的上方固定有滑轮支架,滑轮支架上设有在在工字梁下方梁面上滚动的滑轮,滑轮支架和第一方形框体连接。

上述的自移式网、锚、护一体支架,第一前移支撑、第二推移支撑的横梁两端还分别插入有伸缩侧护板,横梁两端位置处还分别安装有伸缩侧油缸,伸缩侧油缸的活塞杆和伸缩侧护板连接。支架前移过程中,当第一前移支撑移动到位后,伸缩侧油缸推动伸缩侧护板顶在巷道两侧的侧壁上,利于第一推移支撑和第二推移支撑的移动,当第二推移支撑移动到位后,伸缩侧油缸推动伸缩侧护板顶在巷道两侧的侧壁上,利于推动第一前移支撑和第二前移支撑向前移动。

本发明可实现工作面顶板的网、锚、护,不需要井下人员站在煤堆上对顶板进行锚杆支护,消除了安全隐患,还提高了采煤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图4为移动臂和移动梁的连接示意图。

图5为第一方形框体和移动梁的连接示意图。

图6为移动臂和移动梁的连接侧视图。

图中:1-第一前移支撑,2-第二前移支撑,3-第一推移支撑,4-第二推移支撑,5-前探梁,6-推移梁,7-伸缩侧护板,8-移动梁,9-移动臂,10-第一连接梁,11-锚杆机,12-第二连接梁,13-推移油缸,14-铺网电机,15-前探连接梁,16-第一方形框体,17-第二方形框体,18-滑轮支架,19-摆动油缸。

具体实施方式

自移式网、锚、护一体支架,包括从前往后依次布置的第一前移支撑1、第二前移支撑2、第一推移支撑3和第二推移支撑4,第一前移支撑1、第二前移支撑2、第一推移支撑3和第二推移支撑4都包括横梁,横梁为两端带有竖直段的梁体,横梁内侧拐角处为圆弧状,与铺网电机14的运动轨迹相适应,横梁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可伸缩的支架腿,支架腿包括第一方形钢管,第一方形钢管内套有第二支架腿梁,第一方形钢管内安装有竖向的油缸,油缸的活塞杆与第二支架腿梁连接,第二支架腿梁的顶端和横梁两端竖直段连接,第一前移支撑1、第二推移支撑4的横梁两端还分别插入有伸缩侧护板7,横梁两端位置处还分别安装有伸缩侧油缸,伸缩侧油缸的活塞杆和伸缩侧护板7连接。

第一前移支撑1、第二前移支撑2的横梁的左侧和右侧分别通过第一连接梁10连接,第一推移支撑3和第二推移支撑4的横梁的左侧和右侧分别通过第二连接梁12连接,位于左侧的第一连接梁10和第二连接梁12内插入推移梁6,位于右侧的第一连接梁10和第二连接梁12内插入推移梁6,推移梁6的一端和第一连接梁10连接固定,第二连接梁上安装有推移油缸13,推移油缸13的活塞杆和推移梁6连接,所述的第一连接梁10采用工字梁。

第一前移支撑1、第二前移支撑2的横梁左右两侧的第一连接梁之间设有能前后移动的移动梁8,移动梁8包括工字梁梁体和连接在梁体两端的行走机构,行走机构包括方形框体,方形框体内连接有在第一连接梁下方梁面上滚动的滑轮,方形框体外侧固定有驱动滑轮滚动的电机,结构如图3所示。

如图4、5、6所示,移动梁8上设置有能左右移动且上下摆动的移动臂9,左右移动的移动臂9包括臂体和连接在臂体端部的行走机构,行走机构包括第一方形框体16,第一方形框体16内连接有在工字梁下方梁面上滚动的滑轮,第一方形框体16内固定有驱动滑轮滚动的电机,电机通过齿轮驱动滑轮在移动梁8上滑动,臂体的端部铰接在第二方形框体17上,臂体的摆动由固定在第二方形框体外侧的摆动油缸19驱动,第二方形框体17的上方固定有滑轮支架18,滑轮支架18上设有在在工字梁下方梁面上滚动的滑轮,滑轮支架18和第一方形框体16螺纹连接。

第一前移支撑1的两支架腿第二支架腿梁内侧和横梁下方铺设有齿条,铺网电机14的轴上连接和齿条配合的齿轮,齿轮、齿条配合实现铺网电机14可沿齿条移动,铺网电机14通过框架、滑轮结构支撑在第二支架腿梁和横梁上,该框架可套在第二支架腿梁和横梁上,滑轮位于框架两端且滑轮可沿着第二支架腿梁和横梁滑动,铺网电机是设置在框架上,铺网电机14的轴上缠有支护网,第一前移支撑1、第二前移支撑2的横梁之间还连接有位于左右侧第一连接梁之间的前探连接梁15,前探连接梁15内插入有前探梁5,前探连接梁内设置有前探油缸,前探油缸的活塞杆和前探梁5连接,第一连接梁10的前端内也可插入前探梁5并通过前探油缸推动前探梁5。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