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致密储层孔隙可动流体侵入剖面成像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140936发布日期:2018-12-01 01:54阅读:37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基于阵列感应测井电阻率数据,提出一种致密储层孔隙可动流体侵入剖面成像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加剧,致密油勘探越来越引起行业重视。致密储层以细-极细砂岩为主,物性致密、孔喉狭小、杂基含量高,成岩作用强,导致空间非均质性强。致密储层孔隙连通性与可动流体分布特征评价是致密储层质量评价的关键,影响着致密油勘探开发。目前仅有实验室岩心样品化验及核磁共振测井可进行致密储层孔隙可动流体评价,但由于采集率低,解释周期长,同时致密储层空间非均质性强,导致现有技术适用性受到制约。

国外斯伦贝谢fmi、阿特拉斯star、哈里伯顿emi及国产eilog、ermi等电成像测井设备主要通过井周密集电阻率采集,应用数字图像处理,评价井周界面孔隙、裂缝及构造特征。由于上述设备通过井周密集电阻率采集,导致探测深度浅(小于5cm),难以反映地层深部孔隙连通性及可动流体分布特征。

阵列感应测井纵向采样间隔为0.125m,有1、2、4英尺三种工作模式,可以测量距井筒10、20、30、60、90、120in深度地层的电阻率值(以1英尺工作模式为例,可测量m1r1、m1r2、m1r3、m1r6、m1r9、m1rx六条电阻率曲线)。该测井方法费用低、采集率高,目前主要根据实测电阻率值纵向差异进行油层识别,具体表现在水层电阻率值低,油层电阻率值高,对径向不同探测深度电阻率差异蕴含的地质信息挖掘程度不足,同时常规径向电阻率曲线叠加显示直观性较差。因此,挖掘阵列感应电阻率实测值与各探测深度电阻率相对值所蕴含的地质信息,进行致密储层孔隙连通性及可动流体评价方法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在钻井压力作用下,钻井液沿着地层连通孔隙驱替可动流体,逐渐侵入地层,连通孔隙发育程度越高的地层,钻井液侵入量越多,如相对高渗储层;连通孔隙发育程度越低的地层,钻井液侵入量越少,如相对低渗储层及泥岩地层。由于钻井液与地层孔隙流体性质差异,导致井周连通孔隙电阻率与不连通孔隙电阻率出现差异化,具体表现在孔隙连通程度越高的储层,侵入钻井液量多,电阻率值越小,径向不同探测深度电阻率间差异越明显;孔隙连通程度越低的储层,侵入钻井液量越少,电阻率值越大,径向不同探测深度电阻率间差异越小。

目前实验室主要通过岩心样品离心、恒速压汞测定孔隙可动流体,或利用核磁共振测井t2谱资料进行孔隙可动流体评价。由于致密储层强空间非均质性,甚至同一储层由于岩性变化导致孔隙连通性差异明显,岩心样品不具有普遍代表性,应用受到制约;核磁共振测井t2谱可根据油、水弛豫信号特征进行孔隙可动流体评价,但由于测井费用高昂,采集率极低、代表性差,同时需要专业化软件进行处理,解释周期较长,应用受到限制。

现有斯伦贝谢fmi、阿特拉斯star、哈里伯顿emi及国产eilog、ermi等电成像测井设备通过井周密集电阻率采集数据,评价井周界面孔隙及构造特征,由于趋肤效应的影响,采集数据密度越大,导致探测深度越小(现有成像设备探测深度均小于5cm),难以反映地层深部孔隙连通性及可动流体分布特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基于阵列感应测井电阻率数据,提出一种致密储层孔隙可动流体侵入剖面成像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于:

一种致密储层孔隙可动流体侵入剖面成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数据校正:对全井阵列感应测井电阻率值进行数据校正,全井电阻率值校正范围为0~255,即电阻率最小值校正为0,电阻率最大值校正为255;

步骤(2)插值重采样:以探测深度为x坐标(x≤120in),以校正后电阻率为y坐标,作为插值样本点s(x,y);为使成像图显示比例协调、直观细腻,径向采样间隔与纵向采样间隔应尽量一致或接近;由于阵列感应测井数据纵向采样间隔为0.125m,因此在将径向最大探测深度120in均匀等分的过程中,分别等分为23、24及25份,所对应的径向采样间隔分别为0.133m、0.127m及0.122m;在24等分时,径向采样间隔0.127m,与纵向采样间隔最为接近,成图效果最为理想,因此优选24等分;以等分后的径向探测深度值作为插值重采样x’坐标,利用插值样本点数据,应用分段线性插值法重采样得到s’(x’,y’);

步骤(3):颜色刻度:将上述s’(x’,y’)进行颜色刻度,将电阻率值以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色彩由暗到亮刻色,即0与黑色对应rgb(0:0:0),255与白色对应rgb(255:255:255),形成可动流体侵入剖面成像图。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

本发明提出的方法基于阵列感应测井电阻率数据,应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通过数据校正、插值重采样、颜色刻度处理,形成致密储层径向120in范围内孔隙可动流体侵入剖面图,挖掘了阵列感应测井电阻率径向差异所蕴含的地质信息,弥补了岩心实验法与核磁共振t2谱采集率低、代表性差的缺陷,较fmi、star等井周成像技术径向探测深度大,可直观显示致密储层径向120in深度范围内孔隙连通性与可动流体分布特征。侵入剖面成像图颜色越深,代表电阻率值越小,泥浆侵入量越多,说明孔隙连通性越好,可动流体含量越多;侵入剖面成像图颜色越亮,电阻率值越大,泥浆侵入量越少,说明孔隙连通性越差,可动流体含量越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zh067处理成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致密储层孔隙可动流体侵入剖面成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数据校正:对全井阵列感应测井电阻率值进行数据校正,全井电阻率值校正范围为0~255,即电阻率最小值校正为0,电阻率最大值校正为255;

步骤(2):插值重采样:以探测深度为x坐标(x≤120in),以校正后电阻率为y坐标,作为插值样本点s(x,y);为使成像图显示比例协调、直观细腻,径向采样间隔与纵向采样间隔应尽量一致或接近;由于阵列感应测井数据纵向采样间隔为0.125m,因此在将径向最大探测深度120in均匀等分的过程中,分别等分为23、24及25份,所对应的径向采样间隔分别为0.133m、0.127m及0.122m;在24等分时,径向采样间隔0.127m,与纵向采样间隔最为接近,成图效果最为理想,因此优选24等分;以等分后的径向探测深度值作为插值重采样x’坐标,利用插值样本点数据,应用分段线性插值法重采样得到s’(x’,y’);

步骤(3):颜色刻度:将上述s’(x’,y’)进行颜色刻度,将电阻率值以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色彩由暗到亮刻色,即0与黑色对应rgb(0:0:0),255与白色对应rgb(255:255:255),形成可动流体侵入剖面成像图。

如图1所示,对zh067井阵列感应测井资料处理,形成致密储层径向120in范围内孔隙可动流体侵入剖面成像图(图1,第6道),并对该井岩心样品进行核磁共振实验,测量岩心样品可动流体饱和度(图1,第5道)。对比分析可动流体侵入成像剖面与核磁共振实验数据结果,可动流体侵入剖面图颜色越深,对应的核磁共振可动流体饱和度越高;可动流体侵入剖面图颜色越亮,对应的核磁共振可动流体饱和度越低,二者吻合程度较高。表明该方法所形成的“致密储层孔隙可动流体侵入剖面成像图”可直观反映致密储层径向120in范围内孔隙连通性与可动流体分布特征;弥补了“成像测井探测深度小于5cm,难以反映地层深部孔隙连通性及可动流体分布特征”的缺陷;较岩心化验等手段,解释周期短、采集程度高,具有重要推广应用价值。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