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道清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761513发布日期:2019-01-29 17:44阅读:1270来源:国知局
巷道清理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煤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巷道清理方法。



背景技术:

麦垛山煤矿为水文极复杂型矿井,巷道掘进期间淋水大,局部涌水大。在出渣过程中,矿井水与煤矸石混为一体通过矸石斜井向外运输。由于矸石斜井的井筒坡度较大,约为20°,因此,矸石斜井沿线尤其是距离矸石斜井底部变坡点1000m范围内撒煤、撒渣严重,其中,底部变坡点为距离矸石斜井井底最近的变坡点,变坡点是指路线纵断面上两相邻坡度线的相交点,纵断面与路线长度方向平行。然而,矸石斜井井筒的宽度约为3.2m,井筒内铺设皮带后,剩余空间狭小,工作人员在清理井筒底板上的撒煤、撒渣时,危险系数大,清理难度大,耗时耗力,而且清理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巷道清理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巷道清理方法,其包括:在出渣巷道的皮带机的机尾处,沿垂直于所述出渣巷道延伸方向施工形成清淤联络巷;在清淤联络巷的底板施工形成溜槽,以使废渣进入所述溜槽;将溜槽内的所述废渣运至所述皮带机上。

可选地,将溜槽沿垂直于皮带机皮带长度方向施工至所述皮带机主皮带下方。

可选地,将溜槽内的所述废渣运至所述皮带机上之前,还包括:在皮带机的底皮带上装设扫煤器,在所述扫煤器下方安设倒料斗;所述底皮带上的废渣经所述扫煤器、倒料斗进入所述溜槽内。

可选地,将溜槽内的所述废渣运至所述皮带机上包括:所述第一刮板机将废渣转运第二刮板机上,其中,第一刮板机位于溜槽内;所述废渣通过第二刮板机运至所述皮带机上,其中,第一刮板机和第二刮板机平行排布,且运行方向相反。

可选地,所述溜槽沿所述清淤联络巷的中心轴线施工。

可选地,将所述清淤联络巷与出渣巷道联络巷连通,其中,所述出渣巷道联络巷连通出渣巷道与大巷。

可选地,所述清淤联络巷包括横向巷道和纵向巷道,所述横向巷道与所述出渣巷道平行,所述溜槽位于纵向巷道内,所述横向巷道内设置有沉降池,溜槽内含有废渣的废水流至所述沉降池中。

可选地,所述横向巷道和纵向巷道的连接处设置为倒角,倒角的半径为2.5-3.5m。

可选地,所述横向巷道的长度为28-29m,纵向巷道的长度为19-20m。

可选地,所述溜槽的槽深为0.8-1m。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巷道清理方法通过在出渣巷道最底部开挖清淤联络巷,在清淤联络巷的底板上施工溜槽,废渣进入溜槽内沉淀后在运至皮带机上,可增大清理空间,降低清理难度,提高清理的安全系数,而且还可实现机械化清理,提高清理效率和清理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巷道清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清淤联络巷的位置分布图。

图3是图2中a-a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巷道清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巷道清理方法,主要应用于坡度大于12°的出渣巷道。该巷道清理方法包括:

s110,在出渣巷道的皮带机的机尾处,沿垂直于所述出渣巷道延伸方向施工形成清淤联络巷;

如图2所示,皮带机机尾处为出渣巷道1的最底部,以方便撒落的煤渣、煤泥进入清淤联络巷2。

s120,在清淤联络巷的底板施工形成溜槽,以使废渣进入所述溜槽;

由皮带机皮带上撒落的煤渣、煤泥与矿井水混合后,在自重作用下流入溜槽内。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将溜槽沿垂直于皮带机皮带长度方向施工至所述皮带机主皮带下方,以方便皮带撒落的煤渣、煤泥进入溜槽内。其中,主皮带是运输废渣的皮带。所述溜槽沿所述清淤联络巷2的中心轴线施工,以保证废渣与矿井水更好地流入溜槽内。

s130,将溜槽内的所述废渣运至所述皮带机上。

废渣在溜槽内沉淀后,然后将废渣捞出并运至皮带机上。可人工将废渣运至皮带机上,也可采用机械设备将废渣运至皮带机上,机械设备可选用刮板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巷道清理方法通过在出渣巷道最底部开挖清淤联络巷,在清淤联络巷的底板上施工溜槽,废渣进入溜槽内沉淀后在运至皮带机上,可增大清理空间,降低清理难度,提高清理的安全系数,而且还可实现机械化清理,提高清理效率和清理效果。

进一步地,s130,将溜槽内的所述废渣运至所述皮带机上之前,还包括:

s122,在皮带机的底皮带上装设扫煤器,在所述扫煤器下方安设倒料斗;

s124,所述底皮带上的废渣经所述扫煤器、倒料斗进入所述溜槽内。

底皮带位于主皮带下方。底皮带上的煤渣、煤泥等废渣,经过扫煤器清扫,落入倒料斗内,由倒料斗进入溜槽内。

通过在底皮带上设置扫煤器,扫煤器将底皮带上的废渣扫至倒料斗后,再进入溜槽内,不仅可避免皮带上携带大量煤泥、煤渣,影响皮带机的正常运转,而且还可避免煤泥、煤渣四散,减少清扫工作量,提高清理效率。

可选地,s130,将溜槽内的所述废渣运至所述皮带机上包括:

s1301,所述第一刮板机将废渣转运第二刮板机上,其中,第一刮板机位于溜槽内;

废渣与矿井水混合后,可自动流入溜槽内的第一刮板机上,经沉淀后,由第一刮板机运至第二刮板机。

s1302,所述废渣通过第二刮板机运至所述皮带机上,其中,第一刮板机和第二刮板机平行排布,且运行方向相反。

通过采用两个运行方向相反的刮板机,将废渣运至皮带机上,可减少清理的人力成本,降低清理的劳动强度,进一步地提高废渣运送效率,提高清理速度。

可选地,如图2所示,将所述清淤联络巷2与出渣巷道联络巷3连通。其中,所述出渣巷道联络巷3连通出渣巷道1与大巷,不仅可方便清淤联络巷2内的通风,还可使得清淤联络巷2内的废水排至大巷,进一步地提高清理速度。

较佳地,如图2所示,所述清淤联络巷2包括横向巷道22和纵向巷道21,所述横向巷道22与所述出渣巷道1平行,所述溜槽位于纵向巷道21内,所述横向巷道22内设置有沉降池4。

在第一刮板机运送废渣过程中,从第一刮板机上落下的或者由溜槽内流出的含有较小废渣颗粒的废水,流至沉降池4中。经沉降池4沉降后,沉降池4内的废水由出渣巷道联络巷3排至大巷,沉降池4内的废渣由倒运车辆运至第一刮板机上。

如图3所示,沉降池4位于长度方向上的两侧壁的坡度均约为7°,沉降池4的深度约为1m,可方便倒运车辆进出沉降池4,将废渣运至第一刮板机上,提高废渣的处理速度。其中,沉降池4的长度方向与横向巷道22的延伸方向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横向巷道22和纵向巷道21的连接处23设置为倒角,倒角的半径为2.5-3.5m,以方便车辆调车。在本实施例中,倒角的半径约为3m。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清淤联络巷的长度为47-48m,其中,所述横向巷道22的长度为28-29m,纵向巷道21的长度为19-20m。在图2和图3中,清淤联络巷2的长度约47.84,横向巷道22的长度约为28.70m,纵向巷道21的长度约为19.14m。

进一步地,所述溜槽的槽深为0.8-1m,宽度大于等于刮板机的宽度,便于第一刮板机的布置。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思想。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基础上做出的推导和变型也属于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