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长距离水平面的隧道助推逃生管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61507发布日期:2019-01-29 17:44阅读:39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长距离水平面的隧道助推逃生管道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用于长距离水平面的隧道助推逃生管道。



背景技术:

隧道是一种为了运输或通行而施工的项目,理论上的隧道施工坍塌是可以避免的,但是实际上的施工时,仍会遇到很多因数,比如地质条件的突变,或者设计措施不符合实际场地的施工等等诸多因素,都有可能会造成坍塌,针对隧道坍塌人员被困而研发一种隧道逃生管道,对于长距离逃生管道需要长时间爬行会造成人体疲劳,行动缓慢而影响逃生时机,并且一些较为陡峭的隧道,逃生管道在逃离时存在着一些危险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长距离水平面的隧道助推逃生管道,其结构包括逃生管道、环形凸圈、滑行装置、环形凹槽、l型安装板,所述的逃生管道前端上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的逃生管道前端表面上等距设有三个l型安装板,所述的逃生管道和l型安装板活动连接,所述的逃生管道后端上设有环形凸圈,所述的逃生管道和环形凸圈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逃生管道底端中间位置设有滑行装置,所述的逃生管道和滑行装置相连接;

所述的滑行装置由壳体、传动机构、轴承圈、传动带组成,所述的壳体内部安装有两个轴承圈,所述的传动机构设于壳体内部中间位置上,所述的传动机构和轴承圈活动连接,所述的传动机构表面上设有传动带,所述的传动机构和传动带采用间隙配合。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逃生管道还包括助推槽,所述的逃生管道内壁表面上设有助推槽。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传动机构由空心滚筒、环形套、固定轴承、滚珠、限位圈、调速机构组成,所述的空心滚筒内壁上设有两个环形套,所述的空心滚筒和环形套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环形套内侧上安装有两个以上的滚珠,所述的空心滚筒内部中间位置设有固定轴承,所述的固定轴承和环形套通过滚珠滑动配合,所述的空心滚筒内部左右两侧均设有限位圈,所述的限位圈和固定轴承固定连接,并且限位圈与空心滚筒相贴合,所述的空心滚筒左右两端均安装有调速机构。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调速机构由圈体、操作杆、弧形倾斜条、环形连条、顶杆、摩擦条组成,所述的圈体内壁上等距设有四个弧形倾斜条并且形成一个环形结构,所述的圈体和弧形倾斜条固定连接,所述的圈体内壁上安装有环形连条,所述的操作杆底端竖直插嵌在环形连条表面上,所述的环形连条内侧表面上设有顶杆,所述的环形连条和顶杆一端活动连接,所述的顶杆顶端表面上安装有摩擦条。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传动带还包括脚板、阻力条,所述的传动带表面上设有脚板,所述的传动带和脚板固定连接,所述的脚板表面上设有阻力条,所述的脚板和阻力条胶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摩擦条采用橡胶材质制作,阻力效果好。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环形凹槽和环形凸圈之间的直径相同。

有益效果

本发明一种用于长距离水平面的隧道助推逃生管道,将一条逃生管道上的环形凹槽与另一条逃生管道上的环形凸圈相对接,使其密封性能提高,并且可以通过l型安装板将逃生管道固定安装在墙壁上,当逃生管道处于横向水平面时,逃生人员将双腿伸直坐于传动带上,而逃生人员的脚掌抵在脚板上,而脚板利用阻力条增加脚掌与脚板之间的摩擦系数,避免逃生人员脚掌出现打滑,让逃生人员在滑行时身体保持不了平衡,然后逃生人员将手掌放在逃生管道内壁上的助推槽上,用力往后推去,借助逃生人员脚掌与脚板之间的阻力,而推动传动带滑动,传动带与空心滚筒相贴合,空心滚筒带动环形套上的滚珠与固定轴承相配合,减少空心滚筒与固定轴承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空心滚筒可以旋转并加快带动传动带传动,提高了逃生人员的逃生速度,也节省了逃生人员的体力消耗,进而提高了逃生的概率,当逃生管道处于陡峭的隧道时,逃生人员可以通过控制操作杆带动环形连条旋转,环形连条则带动顶杆往弧形倾斜条的高端滑动,使得顶杆能够推动摩擦条抵住空心滚筒,增加空心滚筒旋转的阻力,避免逃生人员在陡峭的逃生管道下滑过快而受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隧道逃生管道利用逃生人员自身的臂力和脚力配合推动传动带滑动,并且可持续推动环形凹槽,让滑行装置可以持续运行,而传动带带动传动机构运行,提高了逃生人员的逃生速度,也节省了逃生人员的体力消耗,进而提高了逃生的概率,并且逃生管道遇到陡峭的路段时,可以通过调速机构控制传动机构的旋转速度,降低了逃生人员在陡峭路段受伤的概率。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一种用于长距离水平面的隧道助推逃生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用于长距离水平面的隧道助推逃生管道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用于长距离水平面的隧道助推逃生管道传动机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用于长距离水平面的隧道助推逃生管道调速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用于长距离水平面的隧道助推逃生管道脚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用于长距离水平面的隧道助推逃生管道滑行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逃生管道-1、环形凸圈-2、滑行装置-3、环形凹槽-4、l型安装板-5、助推槽-101、壳体-301、传动机构-302、轴承圈-303、传动带-304、空心滚筒-3021、环形套-3022、固定轴承-3023、滚珠-3024、限位圈-3025、调速机构-3026、圈体-3026a、操作杆-3026b、弧形倾斜条-3026c、环形连条-3026d、顶杆-3026e、摩擦条-3026f、脚板-304a、阻力条-304b。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说明,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

实施例

请参阅图1-图6,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长距离水平面的隧道助推逃生管道,其结构包括逃生管道1、环形凸圈2、滑行装置3、环形凹槽4、l型安装板5,所述的逃生管道1前端上设有环形凹槽4,所述的逃生管道1前端表面上等距设有三个l型安装板5,所述的逃生管道1和l型安装板5活动连接,所述的逃生管道1后端上设有环形凸圈2,所述的逃生管道1和环形凸圈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逃生管道1底端中间位置设有滑行装置3,所述的逃生管道1和滑行装置3相连接,所述的滑行装置3由壳体301、传动机构302、轴承圈303、传动带304组成,所述的壳体301内部安装有两个轴承圈303,所述的传动机构302设于壳体301内部中间位置上,所述的传动机构302和轴承圈303活动连接,所述的传动机构302表面上设有传动带304,所述的传动机构302和传动带304采用间隙配合,

上述的逃生管道1前端设有环形凹槽4是用于另外一条逃生管道1一端环形凸圈2的对接,让其保持高效的密封性,避免水分的渗透,而影响逃生管道1的工作。

所述的逃生管道1还包括助推槽101,所述的逃生管道1内壁表面上设有助推槽101,

上述的助推槽101是用于逃生人员用手助推或者阻止滑行的凹槽。

所述的传动机构302由空心滚筒3021、环形套3022、固定轴承3023、滚珠3024、限位圈3025、调速机构3026组成,所述的空心滚筒3021内壁上设有两个环形套3022,所述的空心滚筒3021和环形套302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环形套3022内侧上安装有两个以上的滚珠3024,所述的空心滚筒3021内部中间位置设有固定轴承3023,所述的固定轴承3023和环形套3022通过滚珠3024滑动配合,所述的空心滚筒3021内部左右两侧均设有限位圈3025,所述的限位圈3025和固定轴承3023固定连接,并且限位圈3025与空心滚筒3021相贴合,所述的空心滚筒3021左右两端均安装有调速机构3026,

上述的限位圈3025是用来限制空心滚筒3021的动作,防止其偏离轨迹。

所述的调速机构3026由圈体3026a、操作杆3026b、弧形倾斜条3026c、环形连条3026d、顶杆3026e、摩擦条3026f组成,所述的圈体3026a内壁上等距设有四个弧形倾斜条3026c并且形成一个环形结构,所述的圈体3026a和弧形倾斜条3026c固定连接,所述的圈体3026a内壁上安装有环形连条3026d,所述的操作杆3026b底端竖直插嵌在环形连条3026d表面上,所述的环形连条3026d内侧表面上设有顶杆3026e,所述的环形连条3026d和顶杆3026e一端活动连接,所述的顶杆3026e顶端表面上安装有摩擦条3026f。

所述的传动带304还包括脚板304a、阻力条304b,所述的传动带304表面上设有脚板304a,所述的传动带304和脚板304a固定连接,所述的脚板304a表面上设有阻力条304b,所述的脚板304a和阻力条304b胶连接,

上述的脚板304a是用来让逃生人员脚掌可以固定和助力推动传动带304滑动,阻力条304b是避免逃生人员脚掌出现打滑,导致逃生人员在滑行时身体保持不了平衡。

所述的摩擦条3026f采用橡胶材质制作,阻力效果好,所述的环形凹槽4和环形凸圈2之间的直径相同。

本发明的原理:将一条逃生管道1上的环形凹槽4与另一条逃生管道1上的环形凸圈2相对接,使其密封性能提高,并且可以通过l型安装板5将逃生管道1固定安装在墙壁上,当逃生管道1处于横向水平面时,逃生人员将双腿伸直坐于传动带304上,而逃生人员的脚掌抵在脚板304a上,而脚板304a利用阻力条304b增加脚掌与脚板304a之间的摩擦系数,避免逃生人员脚掌出现打滑,让逃生人员在滑行时身体保持不了平衡,然后逃生人员将手掌放在逃生管道1内壁上的助推槽101上,用力往后推去,借助逃生人员脚掌与脚板304a之间的阻力,而推动传动带304滑动,传动带304与空心滚筒3021相贴合,空心滚筒3021带动环形套3022上的滚珠3024与固定轴承3023相配合,减少空心滚筒3021与固定轴承3023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空心滚筒3021可以旋转并加快带动传动带304传动,提高了逃生人员的逃生速度,并且也节省了逃生人员的体力消耗,进而提高了逃生的概率,当逃生管道1处于陡峭的隧道时,逃生人员可以通过控制操作杆3026b带动环形连条3026d旋转,环形连条3026d则带动顶杆3026e往弧形倾斜条3026c的高端滑动,使得顶杆3026e能够推动摩擦条3026f抵住空心滚筒3021,增加空心滚筒3021旋转的阻力,避免逃生人员在陡峭的逃生管道1下滑过快而受伤。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隧道逃生管道1利用逃生人员自身的臂力和脚力配合推动传动带304滑动,并且可持续推动环形凹槽4,让滑行装置3可以持续运行,而传动带304带动传动机构302运行,提高了逃生人员的逃生速度,也节省了逃生人员的体力消耗,进而提高了逃生的概率,并且逃生管道1遇到陡峭的路段时,可以通过调速机构3026控制传动机构302的旋转速度,降低了逃生人员在陡峭路段受伤的概率。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或基本特征的前提下,不仅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因此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