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极破碎薄矿浅孔留矿采场防塌支护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427805发布日期:2019-04-17 03:05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极破碎薄矿浅孔留矿采场防塌支护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采场防塌支护方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极破碎薄矿浅孔留矿采场防塌支护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有许多中小矿山矿体受断裂构造控矿,矿体呈现急倾斜破碎薄脉状,而且上下盘围岩稳固性差。对于该类型的矿山,最通用采矿方法为浅孔留矿法,但是采用浅孔留矿法集中出矿时上下盘容易垮塌,导致贫化加大,甚至出现贫化达到50-80%情况,严重影响了矿山效益。目前解决该类问题时,一般采用充填采矿法,有效防止上下盘垮落带来的严重贫损,但是充填法成本高,是浅孔留法成本的1.5-1.8倍左右,显然该方法能完全解决上述问题,但极大提高矿山成本,对盈利微薄的矿山极为不适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极破碎薄矿浅孔留矿采场防塌支护方法,该方法适用于矿体呈现急倾斜破碎薄脉状,而且上下盘围岩稳固性差的矿山,该方法对浅孔留矿法采场进行横撑支护,限制顶底板位移,防止顶底板垮塌。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极破碎薄矿浅孔留矿采场防塌支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根据采场宽度加工工字钢预埋件,按照采场实际宽度进行加工,工字钢长度=采场实际空间宽度+两个预埋件掏槽孔深度,利用小型冲击钻进行施工;

b.在已回采矿体上进行预埋,预埋件间距上下左右均采用2.8-3.5m×2.8-3.5m间距;

c.在采场工作面进行崩落未回采矿体,落矿将工字钢预埋件完全淹埋;

d.依次循环往复回采至顶柱,进行集中放矿,采场内矿体陆续下移,工字钢预埋件对矿体围岩起支撑作用,最终采场形成上下左右间距为3m×3m工字钢支护群,对围岩进行支撑支护,防止破碎围岩垮落。

其中,所述步骤a中,加工工字钢预埋件选择矿山废旧钢轨,选择16-22kg/m的工字钢。

其中,所述步骤a中,预埋件掏槽孔深度为50-100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有效解决上盘硅化大理岩稳固性差且破碎,导致采用浅孔留矿法开采因上盘围岩混入形成的贫化,该方法相对充填法成本相对较低,取得良好经济效益。

2.本发明适用于矿体受断裂构造控矿,矿体呈现急倾斜破碎薄脉状,而且上下盘围岩稳固性差的小型矿山,对该类矿山极具推广价价值,该支护方法,最大的特点相对成本低廉,施工简便灵活,支护方式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原理图。

其中,1.工字钢预埋件,2.回采矿体,3.采场工作面,4.预埋件掏槽孔,5.未回采矿体,6.矿体围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本发明在内蒙某矿企具体实施方式来具体说明

实施例1

该矿属已建矿山,采用浅孔留矿法开采,目前正在开采第5中段,开采深度230m,矿体处于硅化大理岩与花岗岩的接触部位靠近硅化大理岩的一侧,矿体平均厚度为1m,倾角为65°。由于上盘硅化大理岩稳固性差且破碎,导致采用浅孔留矿法开采因上盘围岩混入形成的贫化率达到80%,对矿山稳定生产带来极大损害。采用一种极破碎薄矿浅孔留矿采场防塌支护方法,对采场围岩进行支撑支护,防止围岩塌落,为浅孔留法集中出矿争取窗口期,有效解决出矿贫化损失。

如图1,一种极破碎薄矿浅孔留矿采场防塌支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根据采场宽度加工工字钢预埋件1,按照采场实际宽度进行加工,工字钢长度=采场实际空间宽度+两个预埋件掏槽孔4深度,利用小型冲击钻进行施工,其中,加工工字钢预埋件1选择矿山废旧钢轨,选择16kg/m的工字钢,预埋件掏槽孔4深度为50mm;

b.在已回采矿体2上进行预埋,预埋件间距上下左右均采用2.8m×2.8m间距;

c.在采场工作面3进行崩落未回采矿体5,落矿将工字钢预埋件1完全淹埋;

d.依次循环往复回采至顶柱,进行集中放矿,采场内矿体陆续下移,工字钢预埋件1对矿体围岩6起支撑作用,最终采场形成上下左右间距为3m×3m工字钢支护群,对围岩进行支撑支护,防止破碎围岩垮落,为浅孔留法集中出矿争取窗口期,有效解决出矿贫化损失。

实施例2

该矿属已建矿山,采用浅孔留矿法开采,目前正在开采第5中段,开采深度230m,矿体处于硅化大理岩与花岗岩的接触部位靠近硅化大理岩的一侧,矿体平均厚度为1m,倾角为70°。由于上盘硅化大理岩稳固性差且破碎,导致采用浅孔留矿法开采因上盘围岩混入形成的贫化率达到80%,对矿山稳定生产带来极大损害。采用一种极破碎薄矿浅孔留矿采场防塌支护方法,对采场围岩进行支撑支护,防止围岩塌落,为浅孔留法集中出矿争取窗口期,有效解决出矿贫化损失。

如图1,一种极破碎薄矿浅孔留矿采场防塌支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根据采场宽度加工工字钢预埋件1,按照采场实际宽度进行加工,工字钢长度=采场实际空间宽度+两个预埋件掏槽孔4深度,利用小型冲击钻进行施工,其中,加工工字钢预埋件1选择矿山废旧钢轨,选择22kg/m的工字钢,预埋件掏槽孔4深度为100mm;

b.在已回采矿体2上进行预埋,预埋件间距上下左右均采用3.5m×3.5m间距;

c.在采场工作面3进行崩落未回采矿体5,落矿将工字钢预埋件1完全淹埋;

d.依次循环往复回采至顶柱,进行集中放矿,采场内矿体陆续下移,工字钢预埋件1对矿体围岩6起支撑作用,最终采场形成上下左右间距为3m×3m工字钢支护群,对围岩进行支撑支护,防止破碎围岩垮落,为浅孔留法集中出矿争取窗口期,有效解决出矿贫化损失。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极破碎薄矿浅孔留矿采场防塌支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根据采场宽度加工工字钢预埋件(1),按照采场实际宽度进行加工,工字钢长度=采场实际空间宽度+两个预埋件掏槽孔(4)深度,根据采场岩体实际情况,利用小型冲击钻进行施工;b.在已回采矿体(2)上进行预埋,预埋件间距上下左右均采用2.8‑3.5m×2.8‑3.5m间距;c.在采场工作面(3)进行崩落未回采矿体(5),落矿将工字钢预埋件(1)完全淹埋;d.依次循环往复回采至顶柱,进行集中放矿,采场内矿体陆续下移,工字钢预埋件(1)对矿体围岩(6)起支撑作用,最终采场形成上下左右间距为3m×3m工字钢支护群,对围岩进行支撑支护。

技术研发人员:严文炳;柴衡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北矿冶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18.11.16
技术公布日:2019.04.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