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煤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32419发布日期:2019-01-16 06:42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一种风煤钻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煤矿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风煤钻。



背景技术:

风煤钻以压风为动力的气动工具,是一种可以在有瓦斯(甲烷)或煤尘爆炸危险矿井中使用,是一种高效率、多用途的手持式回转钻机。在煤和软岩层中作钻眼之用的手持式钻机。具有结构紧凑、重量轻、使用维护方便等优点。

但是现有的风煤钻在使用时仍然存在一定缺陷,现有的风煤钻在工作时需要工作人员用肉体顶住钻体后端进行钻孔,装置在工作时振荡力强,对工作人员身体健康可能造成影响,且不容易进行打孔,容易发生引偏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风煤钻,该风煤钻通过在装置后端设置钻体缓冲结构,减少振荡力,提高装置的使用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风煤钻,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前端通过螺钉固定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前端通过螺钉固定有伸缩套,所述伸缩套外侧卡嵌有压缩弹簧,所述伸缩套前端通过螺钉固定有导向圈,所述导向圈外侧加工成型有托板,所述机壳内部通过定位销连接有风马达,所述风马达前端传动连接有太阳轮,所述太阳轮外侧传动连接有行星轮,所述行星轮外侧传动连接有齿圈,所述太阳轮前端传动连接有钻杆,所述机壳前端通过螺纹连接有钻头导向套,所述钻头导向套内部加工成型有钻头安装孔,所述机壳外侧两端通过螺钉固定有握杆,所述握杆上包裹有手持端,其中一端的所述握杆顶部卡嵌连接有操作端,所述握杆顶部焊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中间位置通过螺钉固定有控制端,所述控制端内设置有ky02s的控制芯片,所述控制端前端通过螺钉固定有聚光灯,所述聚光灯两侧通过螺钉固定有定位器,所述定位器的型号为g500,所述机壳后端通过螺钉固定有缓冲垫,所述导向杆之间焊接有所述导向杆,所述导向杆外侧卡嵌有减震弹簧,所述聚光灯、定位器、风马达和操作端均与控制端电性连接,所述定位器与聚光灯电性连接,所述风马达与操作端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托板前端表面高出导向圈前端表面2mm。

进一步的,所述托板分为内托板和外托板。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圈与握杆上均设置有进排气管道。

进一步的,所述伸缩套设置有三层卡嵌连接的高度相同的伸缩套圈。

进一步的,所述齿圈通过定位销与缓冲垫相连,所述行星轮设置有两组,对称布置在太阳轮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杆前端为套筒,后端为套杆,所述套筒内同样设置有减震弹簧。

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发明可以通过导向圈、托板和伸缩套的导向作用进行钻孔,且可防止钻孔时钻杆断裂引发的事故,装置通过定位器进行定位后进行聚光打灯,方便进行井下钻孔,通过对工作人员所要接触的机壳后端设置有缓冲减震结构,降低使用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风煤钻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风煤钻的机壳内部右视结构简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风煤钻的导向圈右视结构简图;

图4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风煤钻的电路系统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导向圈;2、握杆;3、手持端;4、机壳;5、连接杆;6、聚光灯;7、定位器;8、控制端;9、操作端;10、钻头安装孔;11、托板;12、钻头导向套;13、减震弹簧;14、缓冲垫;15、导向杆;16、风马达;17、齿圈;18、钻杆;19、太阳轮;20、行星轮;21、伸缩套;22、支撑架;23、压缩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参考图1-图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风煤钻,包括机壳4,所述机壳4前端通过螺钉固定有支撑架22,所述支撑架22前端通过螺钉固定有伸缩套21,所述伸缩套21外侧卡嵌有压缩弹簧23,所述伸缩套21前端通过螺钉固定有导向圈1,所述导向圈1外侧加工成型有托板11,所述机壳4内部通过定位销连接有风马达16,所述风马达16前端传动连接有太阳轮19,所述太阳轮19外侧传动连接有行星轮20,所述行星轮20外侧传动连接有齿圈17,所述太阳轮19前端传动连接有钻杆18,所述机壳4前端通过螺纹连接有钻头导向套12,所述钻头导向套12内部加工成型有钻头安装孔10,所述机壳4外侧两端通过螺钉固定有握杆2,所述握杆2上包裹有手持端3,其中一端的所述握杆2顶部卡嵌连接有操作端9,所述握杆2顶部焊接有连接杆5,所述连接杆5中间位置通过螺钉固定有控制端8,所述控制端8内设置有ky02s的控制芯片,所述控制端8前端通过螺钉固定有聚光灯6,所述聚光灯6两侧通过螺钉固定有定位器7,所述定位器7的型号为g500,所述机壳4后端通过螺钉固定有缓冲垫14,所述导向杆15之间焊接有所述导向杆15,所述导向杆15外侧卡嵌有减震弹簧13,所述聚光灯6、定位器7、风马达16和操作端9均与控制端8电性连接,所述定位器7与聚光灯6电性连接,所述风马达16与操作端9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托板11前端表面高出导向圈1前端表面2mm,减少所述导向圈1的磨损。

进一步的,所述托板11分为内托板和外托板,方便进行定位。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圈1与握杆2上均设置有进排气管道,方便所述风马达16进行工作。

进一步的,所述伸缩套21设置有三层卡嵌连接的高度相同的伸缩套圈,方便进行导向。

进一步的,所述齿圈17通过定位销与缓冲垫14相连,所述行星轮20设置有两组,对称布置在太阳轮19两侧,方便进行动力传输。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杆15前端为套筒,后端为套杆,所述套筒内同样设置有减震弹簧13,方便进行减振。

应用上述结构时,工作人员可手持手持端3,将装置拿起,在钻头安装孔10内安装需要进行钻孔大小对应的钻杆18,并将钻杆18与太阳轮19连接,通过定位器7对钻孔位置进行定位,控制端8控制聚光灯6进行工作,聚光灯6对钻孔位置进行聚光打灯,工作人员胸顶缓冲垫14,将钻杆18对准钻孔位置,此时工作人员可通过操作端9对风马达16进行操作,风马达16带动太阳轮19转动,太阳轮19带动钻杆18转动,使钻杆18进行钻孔,此时在导向圈1和托板11的导向作用下,可防止钻孔引偏,且钻孔越深,伸缩套21在压缩弹簧23的作用下进行缩回,导向杆15与减震弹簧13可进行减振作用,减少振荡力,钻孔结束后,将钻杆18退出,伸缩套21在压缩弹簧23的作用下返回原位。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