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气井负压诱喷投产一体化管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73174发布日期:2018-10-16 19:42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体化管柱,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气井负压诱喷投产一体化管柱。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低渗、特低渗透气藏的不断开发,大部分气井通过压裂改造才能获得气流,目前现场传统做法就是下入采气管柱后再借助抽汲、气举等外力诱喷手段进行放喷排液、投产,使用时存在以下缺点:

(1)采用液氮气举工艺,泵注压力高,易把井筒液体挤入地层,对地层损害较大,而且长期使用作业成本高;

(2)采用抽汲诱喷工艺,存在抽汲工作效率较低,防喷效果差,存在气顶或井涌现象,易引发井控事故,无法满足气田安全、清洁、高效开发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气井现有的采气管柱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而提供的一种用于气井负压诱喷投产一体化管柱。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气井负压诱喷投产一体化管柱包括有油管、封隔器、撞击式开孔装置、筛管和丝堵,其中封隔器套设在油管的下部,撞击式开孔装置装配在封隔器的下部,筛管设在撞击式开孔装置的底部,丝堵设在油管的底部,丝堵和筛管之间设有尾管。

撞击式开孔装置是由上接头、止退套、密闭件和下接头组成,其中上接头和下接头相螺接,上接头和下接头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圈,止退套设在上接头的内腔中,密闭件设在止退套的下部,密闭件外侧壁与下接头的连接处也设有密封圈,密闭件为陶瓷件。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首先将投产管柱按设计要求下至预定位置后,然后坐封封隔器,安装采气井口和地面流程后,从测试闸门投入铁棒后关闭井口,靠自由落体撞碎密闭件实现开孔,地层油气在负压的作用下,诱喷至地面进入流程,从而实现一趟管柱负压诱喷投产一体化作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体化管柱在不借助气举、抽汲等外力诱喷条件下,自造负压实现了一趟管柱完成负压诱喷、放喷求产等多项作业,减少气举、抽汲等作业工序,降低劳动强度和作业成本。达到保护储层、安全、清洁、经济、高效开发天然气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合理,其关键工具撞击式开孔装置密闭件由陶瓷制成,铁棒击碎密闭件后,沉入尾管中,可保证密闭件破碎符合标准,确保施工成功率。本实用新型操作方便,结构简单、制造容易,经济技术可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撞击式开孔装置结构示意图。

1、油管 2、封隔器 3、撞击式开孔装置 4、筛管 5、丝堵

6、尾管 7、上接头 8、止退套 9、密闭件 10、下接头

11、测试闸门 12、铁棒 13、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气井负压诱喷投产一体化管柱包括有油管1、封隔器2、撞击式开孔装置3、筛管4和丝堵5,其中封隔器2套设在油管1的下部,撞击式开孔装置3装配在封隔器2的下部,筛管4设在撞击式开孔装置3的底部,丝堵5设在油管1的底部,丝堵5和筛管4之间设有尾管6。

撞击式开孔装置3是由上接头7、止退套8、密闭件9和下接头10组成,其中上接头7和下接头10相螺接,上接头7和下接头10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圈13,止退套8设在上接头7的内腔中,密闭件9设在止退套8的下部,密闭件9外侧壁与下接头10的连接处也设有密封圈13,密闭件9为陶瓷件。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首先将投产管柱按设计要求下至预定位置后,然后坐封封隔器2,安装采气井口和地面流程后,从测试闸门11投入铁棒12后关闭井口,靠自由落体撞碎密闭件9实现开孔,地层油气在负压的作用下,诱喷至地面进入流程,从而实现一趟管柱负压诱喷投产一体化作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