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盐田采卤井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91338发布日期:2018-08-17 21:07阅读:72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盐田采卤水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盐田采卤井结构,尤其适用于地质结构中含有多层较厚流沙层的地区。



背景技术:

采卤井是盐田深层采卤常用技术之一,传统做法是采用旋挖钻钻井,然后下采卤泵到井底开始抽水洗井,待井内卤水中流沙等杂质清洗完成后进行盐田卤水抽取。但是这种做法在盐田地质结构中存在多层较厚流沙层的情况下,因成井后流沙层中流沙随着卤水的不断抽取,流沙不断回流过来,造成洗井过程很长,很难清洗干净,不能及时成井,同时,在流沙层过厚的情况下,易造成塌井、埋泵等施工问题出现,导致成井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盐田采卤井结构,结构简单合理,能够有效防止塌井、埋泵等施工问题出现,对流沙层的流沙进行有效过滤,提升洗井效率,使得成井过程快捷顺利。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盐田采卤井结构,包括井体,在所述井体内设置有过滤钢筒,所述过滤钢筒的高度与所述井体深度相同,井体底部对过滤钢筒形成支撑,所述过滤钢筒的筒壁上开设有过滤孔。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盐田采卤井结构,所述井体内壁与过滤钢筒之间设置有碎石过滤层,所述碎石过滤层围绕着所述过滤钢筒、且高度与过滤钢筒相同。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盐田采卤井结构,所述过滤钢筒与所述碎石过滤层之间设置有密目钢丝网层。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盐田采卤井结构,所述碎石过滤层的厚度为200mm,所述碎石过滤层中的碎石粒径范围为40mm~60mm。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盐田采卤井结构,所述密目钢丝网层设置为3层。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盐田采卤井结构,沿所述过滤钢筒的筒壁圆周方向开设有若干列所述过滤孔,且相邻列的过滤孔交错布置,当过滤钢筒展开为矩形时,相邻过滤孔的孔中心距为80mm。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盐田采卤井结构,所述过滤钢筒壁厚为10mm,所述过滤孔的孔径为30mm。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盐田采卤井结构,所述过滤钢筒由若干节筒体焊接而成。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能够有效防止塌井、埋泵等施工问题出现,对流沙层的流沙进行有效过滤,提升洗井效率,使得成井过程快捷顺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过滤钢筒的展开示意图。

图中标记:1为过滤钢筒,2为过滤孔,3为井体内壁,4为碎石过滤层,5为密目钢丝网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2所示,一种盐田采卤井结构,包括井体,井体为旋挖钻机(图中未示出)在地基上钻挖出的具有一定深度的基孔,在井体内设置有过滤钢筒1,过滤钢筒1由若干节筒体焊接而成,方便整个过滤钢筒1的安装制造,过滤钢筒1的高度与井体深度相同,井体底部对过滤钢筒1形成支撑,过滤钢筒1的筒壁上开设有过滤孔2,过滤钢筒1能够对井体的内壁起支撑作用,防止塌井,过滤孔2供侧面的卤水进入过滤钢筒1内、且可起到过滤作用,井体内壁3与过滤钢筒1之间设置有碎石过滤层4,碎石过滤层4围绕着过滤钢筒1、且高度与过滤钢筒1相同,碎石过滤层4能够进一步对流沙层的流沙进行逐级过滤,使得进入到过滤钢筒1内的流沙进一步减少,过滤钢筒1与碎石过滤层4之间设置有密目钢丝网层5,密目钢丝网层5能够进一步对从碎石过滤层4过来的流沙进行过滤,使得进入到过滤钢筒1内的流沙再次减少,如此的逐级过滤使得能够进入到过滤钢筒1内的流沙很少,保证了洗井过程的效率,成井快,卤水能够顺利通过碎石过滤层4、密目钢丝网层5和过滤孔2进入过滤钢筒1内,后续抽取的卤水杂质含量少。

具体地,碎石过滤层4的厚度为200mm,碎石过滤层4中的碎石粒径范围为40mm~60mm,密目钢丝网层5设置为3层,沿过滤钢筒1的筒壁圆周方向开设有若干列过滤孔2,且相邻列的过滤孔2交错布置,当过滤钢筒1展开为矩形时,相邻过滤孔2的孔中心距为80mm,过滤钢筒1壁厚为10mm,过滤孔2的孔径为30mm,如此设置,有效保证了整个结构对井体内壁3的支撑,有效保证了整个结构对流沙层内流沙的逐级过滤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