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泡排采气起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91339发布日期:2018-08-17 21:07阅读:68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泡排采气起泡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气井的生产,气井进入开采后期时,气井的能量逐渐下降,在积液的压力作用下,气井减产甚至水淹停产,严重影响了气田采收。目前较为有效的方法为泡排法,该方法是向气井内加注泡排剂,一方面降低了地层水表面张力,使水在气流的扰动下容易分散并雾化为细小液滴,进而利于气体的溢出,另一方面降低了积液的密度,起泡后积液转化为泡沫,积液对气体的压力大幅降低,利于气体的溢出,达到采气的目的。然而,上述方法需要气井有一定的产量,才能对泡排剂进行搅动,进而产生泡沫,而对一些产量较低和已经水淹的气井,泡排法难以取得明显效果。

授权公告号为CN205314970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低产气水淹井专用气体搅拌积液式泡排装置,该泡排装置包括输料管,输料管地段与气井内腔连通,输料管顶端同时与泡排剂储存罐和二氧化碳储存罐连通,输料管与各储存罐之间设有相应的气泵和水泵以及电磁阀。该泡排装置通过控制电磁阀使泡排剂和二氧化碳间歇进入气井内腔,利用二氧化碳产生的气泡达到搅拌泡排剂的目的进而使积液转化为泡沫,达到泡排采气的目的。

由于上述泡排装置利用二氧化碳产生的气泡进行搅动,搅动量并不可观,难以使泡排剂充分形成泡沫,影响起泡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泡排采气起泡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泡排装置搅动量较小难以使泡排剂充分形成泡沫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泡排采气起泡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泡排采气起泡装置包括装置本体,该装置本体上设有用于喷出泡排剂的泡排剂喷头,所述装置本体上于所述泡排剂喷头处设有用于承接泡排剂的起泡网格栅,所述装置本体具有用于将泡排剂压出所述起泡网格栅以产生泡沫的喷气通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起泡网格栅为网状格栅,利用泡排剂喷头将泡排剂喷洒在起泡网格栅上以形成泡排剂覆膜,通过喷气通道将泡排剂覆膜压出起泡网格栅,泡排剂容易形成密集的泡沫,与现有技术相比,大大增加了泡排剂形成泡沫的效率,缩短了泡沫形成周期,进而提高了泡排采气的效率。

所述装置本体上设具有喷气腔室和设于喷气腔室旁侧的泡排剂腔室,所述喷气腔室具有用于连通井外输气管的进气口和用于排出气体的排气口,进气口、喷气腔室和排气口形成所述喷气通道;所述泡排剂腔室具有用于排入泡排剂的进液口,所述泡排剂喷头与泡排剂腔室连通,所述起泡网格栅设于所述装置本体上的所述排气口和泡排剂喷头处。通过井外输气管向喷气腔室压入气体,通过进液口将泡排剂压入泡排剂腔室,泡排剂喷洒到起泡网格栅上后利用排气口排出气体将泡排剂压出起泡网格栅,以形成密集的泡沫。

所述喷气腔室的排气口处设有半球形喷气嘴。半球形喷气嘴使气压分布更加均匀,进而均匀压出泡排剂以提高泡沫的形成质量。

所述泡排剂喷头为雾化喷头。雾化泡排剂以更加均匀地喷洒在起泡网格栅上,进一步提高泡沫的形成质量。

所述装置本体上设有用于向所述喷气腔室和泡排剂腔室提供压力的供压装置,该供压装置包括与两个腔室密封滑动配合的两个活塞,还包括驱动所述两个活塞往复运动的驱动装置。通过两个活塞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做往复运动来产生喷出空气的压力和雾化泡排剂的压力,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同时能够反复循环工作,进而产生源源不断的泡沫。

所述泡排剂喷头和所述喷气通道的排气口并排布置,两活塞在往复运动过程中交替地靠近所述起泡网格栅。两活塞交替靠近起泡网格栅的工作方式能够保证喷出泡排剂和压出空气两动作交替进行,进而保证泡沫的产出效率。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和转动装配在所述装置本体上的活塞齿轮组,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与所述活塞齿轮组传动啮合的第一齿轮,各活塞上分别设有活塞杆,活塞杆上铰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背离相应活塞的一端偏心铰接在所述活塞齿轮组上。

所述活塞齿轮组包括两个第二齿轮,与两活塞对应的两传动杆一一对应地偏心铰接在两个第二齿轮上。

所述两个第二齿轮具有的轮齿段相互互补以与所述第一齿轮连续啮合传动配合。

所述两传动杆的偏心铰接点关于所述活塞齿轮组的转动中心对称布置。两个活塞上下交错运行,保证了第二齿轮的动载荷平衡,减轻转动轴的磨损,延长各个传动部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泡排采气起泡装置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1所示泡排采气起泡装置实施例1中两个第二齿轮的另一位置状态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泡排采气起泡装置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装置本体,2-泡排剂腔室,3-喷气腔室,4-进液口,5-雾化喷头,6-进气口,7-半球形喷气嘴,8-活塞,9-起泡网格栅,10-第二齿轮,12-支架,13-驱动电机,14-第一齿轮,15-传动杆,16-连接轴,17-曲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提供泡排采气起泡装置的实施例1,如图1至图2所示,泡排采气起泡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装置本体1上具有喷气腔室3和泡排剂腔室2,喷气腔室3具有连通井外输气管的进气口4和排出气体的排气口,进气口4处设有单向阀,排气口处设有半球形喷气嘴7,进气口4、喷气腔室3和排气口形成连通的喷气通道,泡排剂腔室2具有排入泡排剂的进液口4和泡排剂喷头,泡排剂喷头具体为雾化喷头5,装置本体1于雾化喷头5和半球形喷气嘴7处设有起泡网格栅9,泡排采气起泡装置还包括向雾化喷头5和喷气通道提供压力的供压装置。

上述提供泡排采气起泡装置的实施例1中,供压装置具体包括两个与相应腔室密封滑动配合的两个活塞8,还包括驱动两个活塞往复运动的驱动装置,其中,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13和活塞齿轮组,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第一齿轮14,活塞齿轮组包括两个第二齿轮10,两个活塞8上分别设有活塞杆,两个活塞杆上铰接有两个传动杆15,两传动杆对应偏心铰接在活塞齿轮组上,两传动杆15的偏心铰接点关于所述活塞齿轮组的转动中心对称布置,两个第二齿轮10具有的齿轮段相互互补以与第一齿轮14连续啮合传动配合。另外,两个第二齿轮10通过连接轴16固定连接在一起,两个第二齿轮10之间设有用于转动安装连接轴16的支架12,支架两端固定在装置本体1上以使活塞齿轮组转动装配在装置本体上。

本实施例提供泡排采气起泡装置在使用时,通过第一齿轮14带动两个第二齿轮10转动,进而带动偏心布置的传动杆,传动杆推动活塞进行往复地活塞运动,继而在两个腔室内产生压出气体和排出泡排剂的压力,泡排剂腔室将泡排剂压入雾化喷头以使泡排剂雾化喷洒在起泡网格栅上,喷气腔室将气体通过半球形碰头压出,进而将喷洒在起泡网格栅上的泡排剂压出,泡排剂形成密集的泡沫,通过现有手段将泡沫打进气井积液中,完成泡排采气。

本实用新型提供泡排采气起泡装置的优势在于,利用起泡网格栅充分使泡排剂形成密集的泡沫,大大优化了泡沫形成的质量,缩短了泡沫的形成周期;另外,泡排剂喷出和空气压出两个动作交替进行,保证了产生泡沫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提供泡排采气起泡装置的实施例2,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主要在于,取消了各个齿轮并使用曲轴17替代。本实施例的结构与齿轮结构相比更加简单。

上述泡排采气起泡装置实施例1中采用两个形状互补的半齿轮传动,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使用两个平行间隔布置的齿轮代替,并同样将支架设置在两个齿轮之间以避免支架对传动杆造成干涉。

上述泡排采气起泡装置实施例1中将传动杆铰接在形成的圆形齿轮径向的相对两侧,在其他实施例中可设置在齿轮径向的同一侧,该设置方式可避免喷气腔室压出空气时空气由雾化喷嘴进入泡排剂腔室,导致产生泡沫的效率降低。

上述泡排采气起泡装置实施例中喷气腔室和泡排剂腔室均设置了一个,在其他实施例中可在装置本体上设置多个喷气腔室和泡排剂腔室,以进一步提高泡沫的产生效率。

上述泡排采气起泡装置实施例中的供压装置包括活塞和驱动活塞的驱动装置,在其他实施例中可设置两个气泵作为供压装置,直接将空气和泡排剂对应通过相应的喷头喷洒在起泡网格栅上,同样可实现产生密集的泡沫的目的。

上述泡排采气起泡装置实施例中采用齿轮来带动活塞运动,在其他实施例中可设置两个伸缩缸来控制活塞的运动,活塞缸控制更加精确的同时,能够更好地使两个活塞相互配合以提高泡沫的生产效率。

上述泡排采气起泡装置实施例中,喷气腔室压出气体时,气体可能由雾化喷头进入泡排剂腔室,为避免此情况的发生,可在泡排剂腔室中设置简单的单向流通装置,如单向阀即可解决问题。

上述泡排采气起泡装置实施例中可将进气口和进液口设置在装置本体的底部位置,以减轻在活塞的运动中活塞对进气口和进液口处压力的影响。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