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泄水孔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69060发布日期:2019-01-13 16:46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一种泄水孔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定位装置,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泄水孔定位装置,属于隧道防排水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我国高铁的飞速发展,隧道越来越多。随着工程质量及标准化施工要求不断提高,隧道防排水所需要的人力物力也不断加大,安全风险不断提高。但是,传统泄水孔盲管安装定位方法需要浇筑过程中人工去不断调整,其精度差、效果差;且由于安装精度、盲管材质、浇注过程人工操作不当等原因,极易引起泄水孔位置偏差现象,对于隧道后期排水存在巨大安全隐患,因此现有泄水孔盲管安装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施工精度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的泄水孔盲管安装中存在的定位效果差、极易引起泄水孔位置偏差现象、浇筑过程中人工消耗大、后期处理几率高等问题,提供一种泄水孔定位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泄水孔定位装置,包括定位钢管,所述的定位钢管两侧相对应分别焊接有径向定位钢筋,两侧的径向定位钢筋之间连线穿过定位钢管圆心,所述的径向定位钢筋通过径向定位卡槽固定在仰拱弧模上。

还包括有两个环向定位钢筋,所述的环向定位钢筋为T字型结构,T字型结构上部通过环向定位卡槽固定在仰拱弧模上,T字型结构下部通过弯钩和定位钢管相链接,且两个环向定位钢筋连线与两侧径向定位钢筋连线之间夹角为90°。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在仰拱弧模泄水孔位置安装定位钢管,然后将泄水孔盲管套在定位钢管上,实现了泄水孔盲管精确安装,提高了泄水孔盲管的安装质量,解决了目前存在的泄水孔后期无法正常发挥作用的问题;且安装之后在矮边墙浇筑过程几乎不需要人工二次定位,定位效率高,实现了浇筑过程无需人工矫正,大大降低了后期维护的几率,具有成本低,安装、操作方便,节约人工,设备重复使用等显著优点。

2、本实用新型可拆卸,且安装、拆除方便,循环使用节约成本;且进一步的实现了安装规范化、标准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中,定位钢管1,环向定位钢筋2,径向定位卡槽3,环向定位卡槽4,径向定位钢筋5。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参见图1至图2,一种泄水孔定位装置,用于隧道矮边墙施工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盲管位置的控制,包括定位钢管1;通常泄水盲管外径150mm、内径140mm,故定位钢管外径选用140mm。所述的定位钢管1两侧相对应分别焊接有径向定位钢筋5,两侧的径向定位钢筋5之间连线穿过定位钢管1圆心,所述的径向定位钢筋5通过径向定位卡槽3固定在仰拱弧模上。

参见图1至图2,还包括有两个环向定位钢筋2,所述的环向定位钢筋2为T字型结构,T字型结构上部通过环向定位卡槽4固定在仰拱弧模上,环向定位钢筋2能够以T字型结构上部为轴旋转;T字型结构下部通过弯钩和定位钢管1相链接,且两个环向定位钢筋2连线与两侧径向定位钢筋5连线之间夹角为90°。

参见图1至图2,在安装泄水盲管之前,在仰拱弧模泄水孔位置安装定位钢管1;通过径向定位钢筋5和径向定位卡槽3固定定位钢筋1使它不致前后移动,通过环向定位钢筋2和环向定位卡槽4确保其孔口位置水平标高低于矮边墙内纵向盲管高度;然后将泄水孔盲管套在定位钢管1上。避免了混凝土建筑过程中泄水盲管移位,克服了传统定位方法导致的泄水孔孔口水平高度高于纵向盲管的现象;从而达到了泄水盲管的精确定位,施工效果极为显著,有效的避免了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人工矫正。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上述结构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