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盾构钢套筒接收的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34015发布日期:2018-12-28 20:21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盾构钢套筒接收的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盾构钢套筒接收的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盾构钢套筒在隧道施工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确保盾构以正确的姿态顺利到达,防止出现塌陷等事故是施工的重点,目前国内使用的盾构到达方式有到达端头地层加固、化学浆加固法、冻结法、挖填法、竖井加气法等。盾构到达直接地面加固+接收钢套筒是城际轨道广州至佛山段某盾构工程的盾构到达方式,该方案在广州地铁二、八线延长线某工程也成功应用。

但传统的接收钢套筒为一整体结构,不仅加工困难而且运输成本高,后来也出现了拆分拼接式的盾构钢套筒,然后现实套筒在使用的过程中,往往在套筒的连接处会出现漏水、安全性不高和抗震性较差的情况。为此,需要设计一种新的技术方案给予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盾构钢套筒接收的辅助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盾构钢套筒接收安全性低,抗震性能差等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盾构钢套筒接收的辅助装置,该装置包括加固抗震基座、连接套管、防漏加固器和预警装置,所述加固抗震基座包括基座、锥形固定器、回力弹簧、金属板和支撑架,所述基座底部焊接有锥形固定器,所述回力弹簧镶嵌于所述基座上侧,且上侧连接金属板,所述金属板上侧焊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上侧的所述连接套管,所述连接套管内侧活动连接防漏加固器,所述预警装置位于所述连接套管上侧。

所述连接套管包括上套管、下套管、连接扣和固定栓,所述上套管下侧设有下套管,且通过连接扣固定连接。

所述上套管上表面和下套管下表面设置有固定栓。

所述防漏加固器包括防护外壳、固定器和密封垫,所述密封垫设置在防护外壳内,所述固定器一端固定在密封垫外表面上,另一端伸出防护外壳固定在防护外壳外表面。

所述密封垫采用聚氨酯材料。

所述固定器包括金属杆、弹簧和卡板,所述金属杆为“T”形结构,金属杆水平端镶嵌于防护外壳上,竖直段伸向防护外壳壳内且外侧缠绕有弹簧,弹簧与卡板相连接,所述卡板为扇环形结构,且与内侧的所述密封垫固定连接。

所述预警装置包括压力传感器、控制器和报警灯,所述压力传感器固定在所述连接套管上侧,且电性连接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报警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盾构钢套筒接收的辅助装置,通过在盾构钢套筒的底部设置有加固抗震基座,在隧道底部打好地基,然后通过锥形固定器将基座固定在地面,然后通过回力弹簧达到抗震缓冲的目的,并通过支撑架达到支撑的目的,提高盾构钢套筒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通过在盾构钢套筒的连接处设置有连接套管,可以加固连接处的强度,然后利用防漏加固器,通过固定器的弹簧使卡板将内侧的卡板,提高内侧的密封垫与盾构钢套筒的契合度,防止漏水;通过在连接套管上设置预警装置,利用压力传感器检测连接套管外侧的压力变化,如果压力超出标准值,控制器控制报警灯发出报警,从而达到预警的目的,提高装置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盾构钢套筒接收的辅助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盾构钢套筒接收的辅助装置侧视图。

图中:1为加固抗震基座,2为连接套管,3为防漏加固器,4为预警装置,11为基座,12为锥形固定器,13为回力弹簧,14为金属板,15为支撑架,21为上套管,22为下套管,23为连接扣,24为固定栓,31为防护外壳,32为固定器,33为密封垫,321为金属杆,322为弹簧,323为卡板,41为压力传感器,42为控制器,43为报警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2所示,一种用于盾构钢套筒接收的辅助装置,包括加固抗震基座1、连接套管2、防漏加固器3和预警装置4,所述加固抗震基座1由基座11、锥形固定器12、回力弹簧13、金属板14和支撑架15组成,所述基座11底部焊接有锥形固定器12,所述回力弹簧13镶嵌于基座11上侧,且上侧连接金属板14,所述金属板14上侧焊接有支撑架15,所述支撑架15固定连接上侧的连接套管2,所述连接套管2内侧活动连接防漏加固器3,所述预警装置4位于连接套管2内侧,通过在盾构钢套筒的底部设置有加固抗震基座1,在隧道底部打好地基,然后通过锥形固定器12将基座11固定在地面,然后通过回力弹簧13达到抗震缓冲的目的,并通过支撑架15达到支撑的目的,提高盾构钢套筒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所述连接套管2由上套管21、下套管22、连接扣23和固定栓24组成,所述上套管21下侧设有下套管22,且通过连接扣23相连接,所述上套管21和所述下套管22上侧通过固定栓24加固,通过在盾构钢套筒的连接处设置有连接套管2,可以加固连接处的强度。所述防漏加固器3由防护外壳31、固定器32和密封垫33组成,所述防护外壳31上侧镶嵌有固定器32,所述固定器32与内侧的密封垫33相连接,所述密封垫33采用聚氨酯材料,利用防漏加固器3,通过固定器32的弹簧322使卡板323将内侧的卡板323,提高内侧的密封垫33与盾构钢套筒的契合度,防止漏水。所述固定器32由金属杆321、弹簧322和卡板323组成,所述金属杆321镶嵌于所述防护外壳31上,且外侧镶嵌有弹簧322,所述弹簧322与卡板323相连接,所述卡板323为凹形结构,且与内侧的所述密封垫33相连接,利用防漏加固器3,通过固定器32的弹簧322使卡板323将内侧的卡板323,提高内侧的密封垫33与盾构钢套筒的契合度,防止漏水。所述预警装置4由压力传感器41、控制器42和报警灯43组成,所述压力传感器41镶嵌于所述连接套管2上侧,且电性连接控制器42,所述控制器42电性连接报警灯43,通过在连接套管2上设置预警装置4,利用压力传感器41检测连接套管2外侧的压力变化,如果压力超出标准值,控制器42控制报警灯43发出报警,从而达到预警的目的,提高装置的安全性。

该盾构钢套筒接收辅助装置在使用时,通过在盾构钢套筒的底部设置有加固抗震基座1,在隧道底部打好地基,然后通过锥形固定器12将基座11固定在地面,然后通过回力弹簧13达到抗震缓冲的目的,并通过支撑架15达到支撑的目的,提高盾构钢套筒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通过连接扣23相连接,所述上套管21和所述下套管22上侧通过固定栓24加固,通过在盾构钢套筒的连接处设置有连接套管2,可以加固连接处的强度,利用防漏加固器3,通过固定器32的弹簧322使卡板323将内侧的卡板323,提高内侧的密封垫33与盾构钢套筒的契合度,防止漏水,最后通过在连接套管2上设置预警装置4,利用压力传感器41检测连接套管2外侧的压力变化,如果压力超出标准值,控制器42控制报警灯43发出报警,从而达到预警的目的,提高装置的安全性。

上面仅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各种变化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