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井下降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17928发布日期:2018-11-30 20:45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降温装置,尤其是一种煤矿井下降温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煤矿井下地热高温给生产和工作造成很多困难,现有煤矿井下降温大都采用压缩机制冷的传统空调模式,传统空调模式成本极高而且涉及电器元件,有失爆风险,给煤矿安全生产埋下隐患,因此一些高温区域依靠现有的煤矿通风系统降温无法达到作业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利用冰与水和井下通风系统实现降温的煤矿井下降温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煤矿井下降温装置,包括保温箱,散冷器,风动潜水泵,保温箱置于井下巷道的洞室中,风动潜水泵安装在保温箱的内部,散冷器置于井下通风系统的通风筒道内;保温箱的内部设置有储冰框,储冰框通过提升装置与保温箱连接;散冷器为井下通风系统的通风筒道的一部分且散冷器的两端与通风筒道连接;风动潜水泵通过冷却水出水管道与散冷器的进水口连接,冷却水回水管道与散冷器的出水口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保温箱内存储的冰块与水,由于冰与水的比重关系,冰浮在水上,冰将水冷却后,用风动潜水泵将冷却后的水输送至散冷器管道循环散冷后流入保温箱,使保温箱的冷在风动潜水泵的作用下保持循环,散冷器达到低温后,利用煤矿井下通风系统的风机及通风筒道输送的自然常温风经散冷器的低温变为冷风输送至所需降温的区域,实现为煤矿井下高温作业区域降温的目的。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优选方案是:

提升装置包括风动马达和滚筒,风动马达分别设置在储冰框的两侧且分别安装在保温箱的内壁上,风动马达的的输出轴上分别设置有滚筒,且滚筒通过提拉绳与储冰框两侧的连接杆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保温箱1;风动潜水泵2;冷却水出水管道3;风动马达4;滚筒5;提拉绳6;风动马达把手7;保温箱上盖8;丝杠手轮9;储冰框10;冷却水回水管道11;放水阀12;水温监测表13;散冷器14;通风筒道15;连接件16。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见附图:

一种煤矿井下降温装置,保温箱1置于井下巷道的洞室中,风动潜水泵2安装在保温箱1的内部,风动潜水泵2通过冷却水出水管道3与散冷器14的进水口连接,冷却水回水管道11与散冷器14的出水口连接;散冷器14为井下通风系统的通风筒道15的一部分且散冷器14的两端与通风筒道15连接。

保温箱1的内部设置有储冰框10,储冰框10通过提升装置与保温箱1连接,提升装置由风动马达4和滚筒5组成,风动马达4分别设置在储冰框10的两侧且分别安装在保温箱1的内壁上,风动马达4的的输出轴上分别设置有滚筒5,且滚筒5通过提拉绳6与储冰框10两侧的连接件16连接。

本实用新型应用时,松开保温箱上盖8,压紧丝杠手轮9,扳动储冰框10的风动马达把手7,在压缩空气的作用下,储冰框10两侧的风动马达4启动并带动滚筒5旋转拉动提拉绳6,将储冰框10向上提拉出保温箱1,操作人员将冰块放入储冰框10里面,并向保温箱1里加注一定比例的水;然后扳动风动马达把手7将储冰框10下降放入保温箱1,并压紧保温箱上盖8。储冰框10里的冰块与保温箱1的水相融,冰块将保温箱1的水冷却成冰水混合状,风动潜水泵2将冷却后的水由冷却水出水管道3由散冷器14的进水口进入散冷器14,因散冷器14与通风筒道连15接,通风筒道15的常温风流经散冷器14冷却变成低温风,低温风经通风筒道15输送至需要降温的区域。

由于风动潜水泵2不间断的将冷却水通过冷却水出水管道3排入散冷器14,经冷却水回水管道11流回保温箱1里,并与保温箱1里储水框10里的冰相淋。在淋水的作业下,冰在不间断的融化,待储冰框10里的冰全部融化后,通过冷却水回水管道11上的水温监测表13确定水温升高是否升高,将升高后的水通过打开放水阀12排入煤矿井下排水系统,然后再向保温箱1内添加冰块,冰块使保温箱1内的水长期保持低温状态。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不限于此,任何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能想到的与本技术方案技术特征等同的变化或替代,都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