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沿隧道轨道左右线运动的施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85071发布日期:2018-12-14 23:11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一种沿隧道轨道左右线运动的施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施工结构,具体涉及一种沿隧道轨道左右线运动的施工结构,属于隧道轨道施工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隧道轨道施工后,洞内交通不便,登高车无法进入现场使用,衬砌拱顶拱腰范围检测及缺陷处理由于位置较高,传统的台架受限于安全考虑,均采用工字钢焊接作为底盘,无缝钢管作为台架主要构件,导致自重大,移动不便,耗费较多材料,耗时耗工,且由于轨道铺设后,每日火车不定时运行,造成火车运行一侧的拱腰拱顶检测或缺陷处理无法开展,给现场检测或缺陷处理带来了不小的难度,极大影响工效,国内尚无较好的解决方案。因此针对这一施工环节目前的施工方法需进行优化,改善,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基于上述洞内拱腰拱顶检测及缺陷处理施作难度大,传统处理台车移动不便,自重大等问题,经认真研究、探索,提供一种沿隧道轨道左右线运动的施工结构,该结构操作安全、使用简便、可在轨道左右线来回移动的台架,满足现场施工需求,提高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沿隧道轨道左右线运动的施工结构,包括设于隧道两侧的轨道之一上的台架,台架下端设有若干第一定向轮和第二定向轮,第一定向轮使得台架沿轨道前后运动,两侧轨道之间设有若干轨道更换组件,轨道更换组件包括设于轨道中部的千斤顶组、沿两侧轨道左右线设置的横向轨道以及设于横向轨道下端的支撑件,千斤顶组将台架抬高,第二定向轮沿横向轨道运动,使得台架沿隧道轨道左右线运动。

进一步地,第一定向轮为钢轮,第二定向轮为胶轮,第一定向轮和第二定向轮轴线方向相互垂直。

进一步地,千斤顶组为四个分布于轨道两侧的千斤顶,四个千斤顶对应于台架底部四角。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件为方木。

进一步地,所述台架包括底板、设于底板上的主骨架、设于主骨架之间相互交错的斜拉杆和设于主骨架上的若干平台,平台一端通过斜支撑设于主骨架上,另一端与主骨架连接。

进一步地,其中一个平台上设有脚手架钢跳板。

进一步地,底板、主骨架、斜拉杆、斜支撑之间通过焊接或扣接固定,其中,扣接的扣件端部距连接杆端不小于10cm,接头错开不在同步内,错开的距离不小于50c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60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自重轻,移动方便,拆装简洁,通过轨道更换组件可实现轨道左右线来回移动,安全可靠,极大地提高了洞内检测及缺陷处理的工作效率,具有较大的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沿左右线移动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隧道,2-轨道,3-台架,3.1-底板,3.2-定向钢轮,3.3-定向胶轮,3.4-脚手架主骨架,3.5-脚手架斜拉杆,3.6-第一平台,3.7-第一斜支撑,3.8-第二平台,3.9-第二斜支撑,3.10-脚手架钢跳板,4-千斤顶,5-方木,6-槽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一部分实例,而不是全部的实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可用于隧道内衬砌检测及拱腰拱顶范围缺陷处理,弧定范围取芯、电缆下架设等。

本实施例的沿隧道轨道左右线运动的施工结构,包括设于隧道1两侧的轨道2左侧上的台架3,台架3包括底板3.1、设于底板3.1上的脚手架主骨架3.4、设于脚手架主骨架3.4之间相互交错的三组脚手架斜拉杆3.5和设于脚手架主骨架3.4上的第一平台3.6和第二平台3.8,第一平台3.6设于从台架3底部往上的第二组脚手架斜拉杆和第三组脚手架斜拉杆之间的脚手架主骨架3.4上,第一平台3.6一端通过斜支撑3.7设于底端的脚手架主骨架3.4上,另一端与架主骨架3.4连接。第二平台3.8设于第三组脚手架斜拉杆的脚手架主骨架3.4上,如图3所示,第二平台3.8上设有脚手架钢跳板3.10。

底板、主骨架、斜拉杆、斜支撑之间通过焊接或扣接固定,其中,扣接的扣件端部距连接杆端不小于10cm,接头错开不在同步内,错开的距离不小于50c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60cm。

如图2所示,台架3下端的底板由φ42无缝钢管横向、纵向连接构成,其上设有十个定向钢轮3.2和四个定向胶轮3.3,十个定向钢轮3.2设置在横向φ42无缝钢管上,带动台架3沿轨道2前后运动,2-3人便可利用已铺好的轨道自由通行。四个定向胶轮3.3设置在纵向φ42无缝钢管上,带动台架3沿隧道轨道1左右线运动。定向钢轮3.2和定向胶轮3.3轴线方向相互垂直。

如图3所示,两侧轨道之间设有若干轨道更换组件,轨道更换组件包括设于轨道中部的千斤顶组4、沿两侧轨道左右线设置的钢槽6以及设于钢槽6下端的方木5,千斤顶组4将台架3抬高,并将定向胶轮3.3放置于横向连接左右线轨道的槽钢6上,可实现台架轨道左右线来回移动,千斤顶组4为四个分布于轨道两侧的千斤顶,四个千斤顶对应于台架3底部四角。

台架底盘钢管及定向轮与底板连接方式均采用焊接,如由于构件自身尺寸原因,导致部分构件与构件之间不能完全粘合的,需采用帮条焊进行连接,其余部位钢管之间及脚手架主骨架与底盘之间均采用扣件连接,脚手架主骨架之间采用销杆连接,脚手架斜拉杆与主骨架采用锁销锁牢。拱腰范围悬挑出作业平台下方需采用φ42无缝钢管作为斜撑,确保受力更加合理。

加工安装的过程必须在隧道轨道上进行,避免安装后尺寸与现场衬砌或轨道冲突,安装工程前后方必须做好安全警戒。

本实施例可在火车运行间歇对其线路运行侧进行检测或缺陷处理,移动至右线之后,需对下方斜撑进行拆除,以防运行火车碰撞,同时重新搭设靠衬砌侧斜撑。

为满足隧道左右线来回移动,槽钢宽6cm,长24m,千斤顶为5t千斤顶,方木规格为 10cm*15cm。

本实施例按以下步骤进行:

1、扣件需逐一检查,必须拧紧,安装完后,需经相关安全质量部门对其原材料、焊缝焊接质量,扣件质量等关键环节进行相应检查,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2、在脚手架移动前,让所有的作业人员从脚手架作业平台下到地面,待移动到位后,定向轮需锁定,避免外界冲击造成人员跌落。

3、严禁在支架外悬挂重物,防止支架因严重偏载而翻倒,应该避免两人同时由一边上下梯子。

4、顶部及拱腰作业平台四周需采用防护绿网防护,避免人员意外跌落。

5、施工完成后,脚手架的拆卸,请遵循由上到下,零部件必须由人工逐一传送、或用绳索逐一吊下或在保证脚手架不受损伤的其他工具与方法拆卸至地面.切忌直接抛下。尽量采用塑料布进行覆盖,以免钢材生锈后对放置上面的设备造成破坏。

6、扣件端部距连接杆端不小于10cm,接头应错开不在同步内,错开的距离不小于50c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60cm。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