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拟韵律型油藏的可视化填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93344发布日期:2018-12-18 20:52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拟韵律型油藏的可视化填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开采实验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拟韵律型油藏的可视化填砂装置。



背景技术:

储层非均质性是指储层内部的不均一性,主要表现为储层岩性、物性、含油性等方面的各向异性,它是影响剩余油分布的主要原因;根据储层纵向上的微观岩石学特征变化规律,分为正韵律、反韵律及复合韵律储层。

正韵律油藏是各种河流沉积砂体的共同特征,从砂岩底部向顶部粒度由粗变细,渗透率由高变低;由于河流沉积作用的差异,许多正韵律砂层的渗透率级差变化很大,从而导致含油饱和度的差异,是一种极不理想的油藏;反韵律油藏反映沉积环境水动力条件由弱到强规律变化,其最高渗透层在砂体顶部,由上到下岩性、物性逐渐变差,密度逐渐增大、视电阻率降低,由于沉积作用的差异,许多反韵律砂层的渗透率级差变化很大,从而导致含油饱和度的差异,同样也是是一种极不理想的油藏;复合韵律油藏是正、反两种韵律类型的组合,其内部的岩性、物性、电性特征和水淹规律分别受上下部韵律类型控制,在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表现为中部突进或较均匀的水线推进类型,韵律中部多为中、高水淹;在韵律顶部和底部为低、未水淹。

开发实验是油气田开发的基础,不仅能够为油气藏的储量计算、开发方案编制、油藏数值模拟等工作提供基本的油藏参数,还能够为解决油藏开发中遇到的许多问题提供方法保证。填砂装置是开发实验中用途最广泛的基础组件之一,但目前针对韵律型油藏、能实现可视化实验的填砂装置相对较少,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一种模拟韵律型油藏的可视化填砂装置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模拟韵律型油藏的可视化填砂装置,本新型结构简单、便于拆装更换多次使用,多个填砂腔填砂可模拟韵律型油藏,填砂装置主体为耐高温高强度透明板材制成,能实现可视化实验,对韵律型油藏驱油机理研究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模拟韵律型油藏的可视化填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填砂装置主体、注入端封盖、采出端封盖、注入端口、采出端口、固定螺栓孔、注入分流导管、填砂腔、采出导管,注入端封盖、采出端封盖通过固定螺栓孔连接于填砂装置主体两端,注入端封盖表面设有注入端口,其内部设有注入分流导管,采出端封盖表面设有采出端口,其内部设有采出导管,注入端口、注入分流导管、填砂腔、采出导管、采出端口依次连接形成通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模拟韵律型油藏的可视化填砂装置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拆装更换多次使用,多个填砂腔填砂可模拟韵律型油藏,填砂装置主体为耐高温高强度透明板材制成,填砂装置主体为透明的,可以观察到韵律型油藏模拟开采时不同时间段油层的变化,对韵律型油藏驱油机理研究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实用新型装置俯视图。

图2为实用新型装置侧视图。

图3为实用新型装置剖面图。

附图标号:1、填砂装置主体2、注入端封盖3、采出端封盖4、注入端口5、采出端口6、固定螺栓孔7、注入分流导管8、填砂腔9、采出导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装置包括填砂装置主体1、注入端封盖2、采出端封盖3、注入端口4、采出端口5、固定螺栓孔6、注入分流导管7、填砂腔8、采出导管9,注入端封盖2、采出端封盖3通过固定螺栓孔6连接于填砂装置主体1两端,注入端封盖2表面设有注入端口4,其内部设有注入分流导管7,采出端封盖3表面设有采出端口5,其内部设有采出导管9,注入端口4、注入分流导管7、填砂腔8、采出导管9、采出端口5依次连接形成通路。

下面基于上述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工作流程进行如下介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工作流程分为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填砂装置主体1一端封闭,对填砂腔8进行填砂、夯实,根据实验具体参数向填砂腔8内部填入不同目数的砂体,用以模拟正韵律油藏、反韵律油藏或复合韵律油藏。

步骤二:将注入端封盖2、采出端封盖3通过固定螺栓孔6连接于填砂装置主体1两端。

步骤三:将注入端口4与注入管汇相连接,将采出端口5与收集管汇相连接,开始驱替模拟实验。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