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裂隙稠浆钻孔注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46411发布日期:2019-01-02 21:24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裂隙稠浆钻孔注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岩土工程技术领域,适用于地下工程(矿山、隧道)和地面边坡中涉及的大裂隙稠浆灌注的岩体维护,具体涉及一种大裂隙稠浆钻孔注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破碎岩体加固的主要方法是钻孔注浆加固,经加固可以使松散破碎的岩体胶结成整体,从而提高松散岩体的内摩擦强度、内聚力和弹性模量,改变围岩本身的物理力学性质,提高围岩自身的承载力,从而降低对支护系统的要求。

而现有技术中,经常使用的钻孔灌注水泥浆液水灰比大多数为5:1、3:1、2:1、1:1的稀浆,它们的含水量过高,析水率比较大,容易造成水与水泥固相分离,当水耗尽时,原水所占的空间成了空洞,尤其是在大裂隙灌注中由于析水率太大,水泥颗粒在裂隙底层凝结,留下空洞,降低了注浆加固作用。同时稀浆的可控性较差,凝固时间长,浆体易回流。但如果采用水灰比相对较小的浆体,含水量低,虽然有加固作用,但由于自身流动性太差和较大的注浆压力损失而灌不到裂隙中,大大降低了灌浆加固效果。

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结构简单、实用性强、操作方便的大裂隙稠浆钻孔注浆装置,解决稠浆灌注过程中流动性差和注浆压力损失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大裂隙稠浆钻孔注浆装置,所述注浆装置包括水泥浆池、注浆泵、输浆软管以及输浆机构,所述输浆机构包括螺旋杆、电机以及连接盘,所述螺旋杆包括中心旋转杆和旋叶,螺旋杆一端与电机主轴固定连接,在电机的带动下持续转动,旋叶螺旋式固定连接在中心旋转杆周向上,在螺旋杆的转动作用下推动稠浆流入裂隙深处,从而达到输送浆液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克服了水泥稠浆自流差的弱点,适用于灌注各种水灰比的粘稠水泥浆液;同时可以根据稠浆水灰比和裂隙的发育程度,通过改变电机和注浆泵功率可以有效控制灌注速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出的一种大裂隙稠浆钻孔注浆装置,包括水泥浆池、放置于水泥浆池上方的注浆泵、输浆软管以及输浆机构,所述输浆软管一端连接于注浆泵出口,另一端连接输浆机构。

所述输浆机构包括螺旋杆、电机以及连接盘,所述螺旋杆包括中心旋转杆以及固定连接于中心旋转杆周向上、螺旋式结构的旋叶,所述螺旋杆的一端穿过连接盘的中心与电机主轴进行固定连接,并在电机的带动下持续转动,所述螺旋杆与连接盘转动连接;所述连接盘上成型有软管连接口,所述输浆软管与输浆机构连接的一端连接于软管连接口上。

优选的,所述注浆装置还包括一套筒,所述套筒套设于螺旋杆上,一端与连接盘进行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套筒内径大于螺旋杆外径,套筒内径与螺旋杆外径相差6-8mm。

优选的,所述套筒上均布若干个浆体渗流孔。

优选的,所述连接盘与螺旋杆转动连接处设置有旋杆孔,所述旋杆孔靠近螺旋杆的一侧成型有环形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设置有密封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大裂隙稠浆钻孔注浆装置的优点是:

所述注浆装置包括水泥浆池、注浆泵、输浆软管以及输浆机构,所述输浆机构包括螺旋杆、电机以及连接盘,所述螺旋杆包括中心旋转杆和旋叶,螺旋杆一端与电机主轴固定连接,在电机的带动下持续转动,旋叶螺旋式固定连接在中心旋转杆周向上,在螺旋杆的转动作用下推动稠浆至钻孔深处,从而达到输送浆液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大裂隙稠浆钻孔注浆装置,克服了水泥稠浆自流差的弱点,适用于灌注各种水灰比的粘稠水泥浆液;同时可以根据稠浆水灰比和裂隙的发育程度,通过改变电机和注浆泵功率可以有效控制灌注速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盘处(A)装置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盘装置俯视图。

图中的数字或字母所代表的零部件名称为:

1-水泥浆池;2-注浆泵;3-输浆软管;4-紧固螺栓;5-软管连接口;6-连接盘;7-套筒;8-螺旋杆;9-螺栓固定孔;10-电机;11-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简要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结构进行了详细的剖析。

如图1-3所示的一种大裂隙稠浆钻孔注浆装置,包括水泥浆池1、放置于水泥浆池1上方的注浆泵2、输浆软管3以及输浆机构,输浆软管3一端连接于注浆泵2出口,另一端连接输浆机构。

输浆机构包括螺旋杆8、电机10以及连接盘6,螺旋杆8包括中心旋转杆以及固定连接于中心旋转杆周向上、螺旋式结构的旋叶。螺旋杆8的一端穿过连接盘6的中心与电机10主轴进行固定连接,并在电机10的带动下持续转动,从而带动旋叶转动,将水泥稠浆压入钻孔深处。

螺旋杆8与连接盘6转动连接,其中转动连接方式不限,能够保证螺旋杆8在电机10的带动下灵活、持续转动即可。具体的,连接盘6与螺旋杆8转动连接处设置有旋杆孔,螺旋杆8于旋杆孔内转动,而旋杆孔的内径与螺旋杆8的外径之间设计一定间隙,并用密封圈11进行密封,具体的,旋杆孔靠近螺旋杆8的一侧成型有环形密封槽,密封圈11嵌入密封槽内,达到了既能密封筒体内部浆体,又能使螺旋杆8旋转稳定的目的。

连接盘6上成型有软管连接口5,输浆软管3与输浆机构连接的一端连接于软管连接口5上。

进一步的,注浆装置还包括一套筒7,套筒7套设于螺旋杆8上,一端与连接盘6进行固定连接,浆液通过软管连接口5注入套筒7内。具体的,套筒7用紧固螺栓4通过成型于连接盘6上的螺栓固定孔9连接到连接盘6上,加设套筒7后可以防止旋叶在孔中的无效旋转又能对浆体进行二次加压。具体的,套筒7优选无缝钢管制造。

进一步的,套筒7内径大于螺旋杆8外径,两者相差6-8mm,从而可以减少螺旋杆8与套筒7之间的摩擦。

进一步的,套筒7上均布若干个浆体渗流孔。浆体渗流孔的设置使得浆体可以通过渗流孔流入裂隙,套筒7上渗流孔数量不限,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设。

具体实施中,首先将注浆泵2固定安装在水泥浆池1上,输浆软管3一端与注浆泵2出口连接,另一端通过软管连接口5与连接盘6固定连接;然后将螺旋杆8一端穿过旋杆孔与电机10主轴固定连接;最后安装套筒7,套筒7套设于螺旋杆8上,一端用紧固螺栓4通过成型于连接盘6上的螺栓固定孔9连接到连接盘6上。在使用时,将本装置穿入钻孔中,孔口用封口装置封堵,先启动外接电机10带动螺旋杆8旋转,再启动注浆泵2,浆体通过软管连接口5注入套筒7内,并在螺旋杆8的旋转作用下流入钻孔深处。灌注结束时先停止注浆泵2,后停止外接电机10,取出注浆装置后进行清洗。这一结构不但成功克服水泥稠浆自流差的弱点,而且可以减少压力损失达到二次加压的目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大裂隙稠浆钻孔注浆装置,包括水泥浆池、注浆泵、输浆软管以及输浆机构,所述输浆机构包括螺旋杆、电机以及连接盘,所述螺旋杆包括中心旋转杆和旋叶,螺旋杆一端与电机主轴固定连接,在电机的带动下持续转动,旋叶螺旋式固定连接在中心旋转杆周向上,在螺旋杆的转动作用下推动稠浆流入钻孔深处,从而达到输送浆液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大裂隙稠浆钻孔注浆装置,克服了水泥稠浆自流差的弱点,加设套筒可以减少压力损失进行二次加压,适用于灌注各种水灰比的粘稠水泥浆液;同时可以根据稠浆水灰比和裂隙的发育程度,通过改变电机和注浆泵功率可以有效控制灌注速度。

另外,电机和注浆泵型号、旋杆和套筒等尺寸可以根据钻孔直径大小进行改变,做到匹配即可,可以制成系列产品,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和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方式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在其他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