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侧开口排水管及施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14620发布日期:2019-01-22 23:07阅读:6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单侧开口排水管及施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工程的防水排水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侧开口型排水管及施工结构,适用于隧道拱脚纵向排水盲管。



背景技术:

防、排水是隧道工程实施的难点,渗漏水是隧道工程的一个质量通病。目前隧道采用混凝土结构自防水+防水板加强防水,沿渗、流水面设系统盲管排水,隧道拱脚纵向采用圆形塑料管排水,卷曲防水板包裹圆形塑料管,圆形塑料管上部钻孔,渗流水通过钻孔流入塑料管,再通过横向排水管进入中心水沟。然而,卷曲防水层包裹不易操作,不易固定,耗费卷材,通过钻孔流入排水不畅,易积水,圆形塑料管需穿透防水层,不易操作,易渗漏,影响隧道防排水效果和隧道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单侧开口型排水管,可解决现有隧道工程防渗水采取的卷曲防水层包裹不易操作,不易固定,耗费卷材,通过钻孔流入排水不畅,易积水,圆形塑料管需穿透防水层,不易操作,易渗漏,影响隧道防排水效果和隧道环境的是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单侧开口排水管,该排水管包括一片式的外缘板和一中部为管体上下两端带侧翼的开放的Ω形管,所述外缘板下部和Ω形管的下侧翼叠合连为一体,所述外缘板上部内侧设置一层伸出外缘板顶面的透水材料,所述透水材料与Ω形管的上侧翼之间形成集水开口,所述外缘板上部设固定钉孔,所述管体内为流水区。

所述外缘板板面采用矩形、梯形、流线形或组合形状。

所述管体采用半圆形、半椭圆形、多边形、流线形或组合形状。

所述外缘板和Ω形管均为柔性的不透水材料。

一种单侧开口排水管的施工结构,所述外缘板外侧面贴合围岩或初期支护面并通过穿过所述钉孔的施工钉固定,所述集水开口内插入防水板,所述防水板上端高于所述Ω形管的上侧翼并沿围岩或初期支护面向上随形延伸、下端伸入所述管体内;施工衬砌结构支撑压紧所述管体外部使集水开口闭合夹紧所述防水板。

所述防水板为柔性的不透水材料。

本实用新型有以下积极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排水管需穿透防水层,易渗漏,耗费卷材,且不易操作,不易固定等状况,可以汇聚和集中引排渗、流水,有利于施工操作和衬砌施工,有利于防排水,节约卷材,提高隧道防排水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施工结构示意图。

附图编号:1-钉孔,2-外缘板,3-Ω形管,4-管体,5-透水材料,6-围岩或初期支护面,7-防水板,8-衬砌结构,9-集水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以下实施例仅是为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下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他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而这些属于本发明精神所引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实施例

请参见图1、图2,一种单侧开口排水管,该排水管包括一片式的外缘板2和一中部为管体4上下两端带侧翼的开放的Ω形管3,所述外缘板2下部和Ω形管3的下侧翼叠合连为一体,所述外缘板2上部内侧设置一层伸出外缘板2顶面的透水材料5,所述透水材料5与Ω形管3的上侧翼之间形成集水开口9,所述外缘板2上部设固定钉孔1,所述管体4内为流水区。

所述外缘板2板面采用矩形、梯形、流线形或组合形状。

所述管体4采用半圆形、半椭圆形、多边形、流线形或组合形状。

所述外缘板2和Ω形管3均为柔性的不透水材料。

一种单侧开口排水管的施工结构,所述外缘板2外侧面贴合围岩或初期支护面6并通过穿过所述钉孔1的施工钉固定,所述集水开口9内插入防水板7,所述防水板7上端高于所述Ω形管3的上侧翼并沿围岩或初期支护面6向上随形延伸、下端伸入所述管体4内;施工衬砌结构8支撑压紧所述管体外部使集水开口9闭合夹紧所述防水板7。

所述防水板7为柔性的不透水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单侧开口排水管,该排水管包括附加透水材料5的外缘板2和带管体4的Ω形管3,竖向的外缘板2和带管体4的Ω形管3下部连为一体、上部开口,闭合后形成b形。外缘板2与围岩或初期支护面6接触固定,上部附加透水材料5,Ω形管3下部设曲面的管体4,Ω形管3上侧翼平直便于闭合,防水板7伸进集水开口9中,闭合处设在透水材料5处,Ω形管3闭合后压住防水板7,渗流水通过透水材料5形成水流通道,进入管体4收集,引排。

透水材料5可从外缘板2分离。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