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海底盾构隧道的盾尾密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74395发布日期:2019-02-15 20:58阅读:54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海底盾构隧道的盾尾密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盾构隧道施工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海底盾构隧道的盾尾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跨海盾构隧道施工过程中,由于隧道穿越地层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水土压力较高,土体渗透系数较大,施工中面临较为严重的管片渗漏风险,盾构密封防漏任务艰巨。一般陆上盾构隧道防漏方式较为单一简单,多依赖盾尾密封刷及注浆层密封,管片间隙自身防水设计不足,应对突发性渗漏的设计及装置欠缺,注浆层渗漏后隧道防渗效果难以保障,严重影响隧道使用寿命及安全性。因此研究针对跨河海隧道或高渗透性地层的盾尾密封装置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海底盾构隧道的盾尾密封装置,能解决现有盾构隧道施工中普遍存在的管片间密封措施匮乏问题,进而能有效提高管片接缝抗渗性能,保障施工安全。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一种用于海底盾构隧道的盾尾密封装置,包括弧形板、千斤顶、液压油缸、盾体、面板、盾壳、盾尾密封刷、管片和垫板,其中,盾体安装在面板的工作侧,液压油缸的一端焊接在盾体上;液压油缸的另一端与千斤顶固定连接,千斤顶用于将弧形板压紧在管片的内侧壁上,弧形板设置在千斤顶与管片之间,弧形板以盾构中轴线为中心环状设置且若干弧形板之间紧密连接,弧形板用于在施工过程中海水渗漏时受到挤压密封管片,且弧形板与千斤顶的数量相同;盾尾刷安装在盾壳上,盾尾刷的刷尾部分分布在盾壳与管片之间的空隙中且与管片过盈接触,盾尾刷用于在拼装及顶进过程中密封管片与盾壳之间的空隙,盾壳通过垫板与液压油缸密封连接,盾壳用于密封管片侧面。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海底盾构隧道的盾尾密封装置,弧形板采用聚乙烯硬塑胶板,数量为16~30块,弧形板的内环半径为3075mm,内环半径为1207.5mm,外环半径为3425mm,外环长度为1345mm,宽度为350mm。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海底盾构隧道的盾尾密封装置结构简单安全,构思巧妙,可靠稳定,成本较低。

2、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海底盾构隧道的盾尾密封装置可以有效提高管片间密封程度,保障海底盾构隧道施工安全。

3、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海底盾构隧道的盾尾密封装置易于加工制造,安装方便迅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海底盾构隧道的盾尾密封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海底盾构隧道的盾尾密封装置的弧形板尺寸图。

附图标记含义:1:弧形板、2:千斤顶、3:液压油缸、4:盾体、5:面板、6:盾壳、7:盾尾密封刷、8:管片、9:垫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一种用于海底盾构隧道的盾尾密封装置,包括弧形板1、千斤顶2、液压油缸3、盾体4、面板5、盾壳6、盾尾密封刷7、管片8和垫板9,其中,盾体4安装在面板5的工作侧,液压油缸3的一端焊接在盾体4上;液压油缸3的另一端与千斤顶2固定连接,千斤顶2用于将弧形板1压紧在管片8的内侧壁上,弧形板1设置在千斤顶2与管片8之间,弧形板1以盾构中轴线为中心环状设置且若干弧形板1之间紧密连接,弧形板1用于在施工过程中海水渗漏时受到挤压密封管片8,且弧形板1与千斤顶2的数量相同;盾尾刷7安装在盾壳6上,盾尾刷7的刷尾部分分布在盾壳6与管片8之间的空隙中且与管片8过盈接触,盾尾刷7用于在拼装及顶进过程中密封管片8与盾壳6之间的空隙,盾壳6通过垫板9与液压油缸3密封连接,盾壳6用于密封管片8侧面。

实施例1

一种用于海底盾构隧道的盾尾密封装置,包括16块聚乙烯硬塑胶弧形板1、16个千斤顶2、液压油缸3、盾体4、面板5、盾壳6、盾尾密封刷7、管片8和垫板9。

盾体4安装在面板5的工作侧,液压油缸3的一端焊接在盾体4上。

液压油缸3的另一端与千斤顶2固定连接,千斤顶2用于将聚乙烯硬塑胶弧形板1压紧在管片8的内侧壁上,聚乙烯硬塑胶弧形板1设置在千斤顶2与管片8之间,聚乙烯硬塑胶弧形板1以盾构中轴线为中心环状设置且若干聚乙烯硬塑胶弧形板1之间紧密连接,聚乙烯硬塑胶弧形板1用于在施工过程中海水渗漏时受到挤压密封管片8,且聚乙烯硬塑胶弧形板1与千斤顶2一一对应。其中,聚乙烯硬塑胶弧形板1的内环半径为3075mm,内环半径为1207.5mm,外环半径为3425mm,外环长度为1345mm,宽度为350mm。

盾尾刷7安装在盾壳6上,盾尾刷7的刷尾部分分布在盾壳6与管片8之间的空隙中且与管片8过盈接触,盾尾刷7用于在拼装及顶进过程中密封管片8与盾壳6之间的空隙,盾壳6通过垫板9与液压油缸3密封连接,盾壳6用于密封管片8侧面。

实施例1

一种用于海底盾构隧道的盾尾密封装置,包括30块弧形板1、30个千斤顶2、液压油缸3、盾体4、面板5、盾壳6、盾尾密封刷7、管片8和垫板9。

盾体4安装在面板5的工作侧,液压油缸3的一端焊接在盾体4上。

液压油缸3的另一端与千斤顶2固定连接,千斤顶2用于将弧形板1压紧在管片8的内侧壁上,弧形板1设置在千斤顶2与管片8之间,弧形板1以盾构中轴线为中心环状设置且若干弧形板1之间紧密连接弧形板1用于在施工过程中海水渗漏时受到挤压密封管片8,且弧形板1与千斤顶2一一对应。其中,弧形板1的内环半径为3075mm,内环半径为1207.5mm,外环半径为3425mm,外环长度为1345mm,宽度为350mm。

盾尾刷7安装在盾壳6上,盾尾刷7的刷尾部分分布在盾壳6与管片8之间的空隙中且与管片8过盈接触,盾尾刷7用于在拼装及顶进过程中密封管片8与盾壳6之间的空隙,盾壳6通过垫板9与液压油缸3密封连接,盾壳6用于密封管片8侧面。

实施例3

用于海底盾构隧道的盾尾密封装置在实际使用时,需要事先准确测量工程使用的盾构机盾尾内轮廓,获得轮廓准确尺寸后,采用聚乙烯硬塑胶材料,加工16块弧形板1(弧形板1的数量对应推进千斤顶2的数量),用千斤顶2将弧形板1压紧至管片8的环侧壁上,弧形板1紧贴盾尾管片8的内轮廓,从而封闭管片8与盾尾之间空隙;弧形板1质量轻、便于操作并且有足够的强度,各弧形板1保持尺寸一致,尤其是弧形板1的厚度不应差异过大。此外隧道内保证将渗漏水及时排出隧道。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